崔興道?
摘 要:隨著計算機信息服務云計算時代的到來,云計算技術以一種全新的數據處理方式開始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在科技期刊編輯出版社工作中,云計算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不僅能提高編輯部的工作效率,而且能擴大科技期刊的影響力。本文對云計算技術在科技期刊編輯出版工作中的應用領域、應用效果以及安全問題與防范措施進行初步探討。
關鍵詞:科技期刊;編輯出版社工作;云計算技術;數據處理
中圖分類號:G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5-0131-02
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是2007年末新出現的一個術語,它是一類將多種計算機技術融合并用的新技術,其成熟度較高,且近幾年更是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已廣泛被應用于各大網絡應用中[1]。云計算同時也是一種新興的商業計算模型,它能把各項任務匯集于虛擬資源庫中,進而提升各個應用軟件的計算功能、存儲功能等。云計算環境下,用戶端能通過遠程連接獲得計算資源,用戶只需支付所用的資源費用即可。在科技迅猛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科技期刊也不斷涌現出來,科技期刊編輯部對編輯人員的職責劃分也越來越細化,工作模式也越來越智能化[2]。對于科技期刊編輯部而言,為了提升其工作效率,云計算得到了廣泛應用,它不僅實現了編輯工作數據資源的分享,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編輯部的資金投入。
一、云計算技術在科技期刊編輯出版社工作中的應用領域
云計算技術在科技期刊編輯出版工作中的應用領域主要包括:1.科技期刊編輯部可應用云計算技術,為讓供應商提供按需服務,無需購買服務器與存儲設備,也無需配置機房,因此也不用聘請機房管理員進行維護與管理;2.科技期刊編輯部應用了云計算技術后,就能擺脫服務供應商的限制。由于當前市場中存在的云計算服務供應商較多,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使得科技期刊編輯部在云計算服務的選擇上有更多的選擇余地,靈活的商業模式更讓科技期刊編輯部有更多的資本與云計算服務供應商討價還價,進而降低云計算的應用成本;3.科技期刊編輯部能根據服務拆分原則,租用工作中所需的軟、硬件,甚至可以僅租用采編所需的單個軟件;另外還可以選擇不同的供應商,以實現不同軟、硬件的混合應用,這樣不僅節省了科技期刊編輯部租用整個服務系統的成本,也實現了軟、硬件資源的合理利用;4.科技期刊編輯部能應用云計算平臺實現數據計算與資源共享,基于云端的各項功能,還能夠免費獲取多維度的統計數據圖表;也可選擇多種模式將信息傳遞給用戶,具有操作簡單、方便、快速等優勢。
二、云計算技術在科技期刊編輯出版社工作中的應用效果
從云計算技術的特點以及科技期刊編輯部的工作需求分析,總結云計算技術在科技期刊編輯出版社工作中的應用效果。
1.減少成本,提升效率
在云計算平臺上,科技期刊編輯部能夠存儲的信息量非常龐大,而且工作中的數據計算非常快。科技期刊編輯部通過云計算技術進行各項工作與數據的處理時,可免去自建數據庫的工作量,這樣不僅節省了大量的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與財力資源,同時也促進了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另外,自建的數據庫穩定性較差,且利用率較低,難以滿足科技期待不同讀者的閱讀需求[3]。通過云計算技術的應用,科技期刊編輯部在工作時能夠快速檢索關鍵詞,以獲取和編輯內容相關的“云端”,進而同云計算服務供應商簽訂租約,這樣不僅節約了租用成本,也讓“云資源”在科技期刊編輯儲備工作中獲得了充分、有效的利用。
2.自我推銷,增強影響
云計算技術的云端資源庫既是一個云計算平臺,也是一個極佳的宣傳平臺。科技期刊編輯部可向云計算服務供應商提供數據,以在云計算平臺上進行自我推銷,進而增強科技期刊的知名度與影響力。此模式就如同通過搜索引擎平臺推廣網站一樣,效果非常顯著。借助云計算平臺的強大功能,能夠讓科技期刊的短時間內獲得較大的搜索量,最終讓科技期刊的文章獲得大量的點擊率與閱讀率。
3.促進升級,加速創新
云計算平臺出現后,科技期刊出版單位與其出版期間的技術供應商等之間的產業鏈混亂的現象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解決,這不僅能夠促進云計算技術的不斷升級,也為科技期刊出版單位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數字出版模式,使科技期刊出版單位形成一條高質量的產業鏈,使產業鏈中各利益方不斷進行自身能力的提升。簡單的說,云計算的應用,創新了科技期刊出版單位的工作模式,為其轉型與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4.可遏制學術不端行為
通過云計算平臺的查詢功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學術的不端行為[4]。在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的過程中,科技期刊發展迅速,科技文章的發表數量與閱讀點擊率也均呈現出了快速增長的發展趨勢。但與此同時,科技文章內容的重復率、抄襲率也隨之提升,雷同文章數不勝數,甚至還出現了著作權侵權的現象。因此,為了預防著作權侵權的情況發生,科技期刊編輯部在接收文章的投稿時,可通過云計算平臺的查詢功能對文章的重復率、抄襲率進行核查,以從根源上預防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率。然而,在查詢過程中,因為已發表的科技文章不計其數,數據非常龐大,單憑科技期刊編輯部內部數據庫的計算功能與存儲量,根本無法獲得較為準確的數據。但應用了云計算技術后,科技期刊編輯部就能借助云端上的數據庫進行關鍵詞檢索,通過查詢與比較,快速辨識所接收的科技文章是否為作者的原創文章。這樣,不但能提升科技期刊編輯部審核文章的效率,也能將學術不端行為控制在萌芽階段。
5.可降低編輯工作強度
因為云端軟件與硬件的配置與升級均來源于云服務供應商,科技期刊編輯部可利用瀏覽器進行科技文章查詢,同時還能從云計算平臺上下載編輯工作中相關的資料,減少了編輯人員從不同平臺上搜集資料的工作量與時間[5]。如此一來,就能夠讓科技期刊編輯部在有限的軟件、硬件配置條件下,充分利用云計算平臺的資源,進而降低資源搜集的時間成本與工作強度,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科技期刊編輯部的開支。
6.可實現專業化運營
從經營角度來看,在應用與計算技術后,科技期刊編輯出版單位可以免去開發網站的各種費用,可通過利用服務商已開發好的平臺直接進行編輯、出版、發型等相關工作。另外,在這種專業化的經營模式下,科技期刊編輯出版單位需要與云計算技術供應商合作,二者之間形成了配合協作的關系,有助于共同發展。
三、云計算技術應用的安全問題與防范措施
云技術在科技期刊編輯出版工作中的應用優勢顯而易見,但同時它也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科技期刊編輯部在應用云計算技術的過程中,應該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以確保編輯工作的順利開展。
1.云計算技術應用的安全問題分析
總結科技期刊編輯部在應用云計算技術期間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主要包括:(1)管理員等特權用戶可隨時訪問云計算平臺,存在一定的訪問風險;(2)云服務供應商難以用內部標準杜絕外部審計的核查,存在一定的法規風險;(3)科技期刊編輯部的隱私信息無法單獨存放,存儲位置的不確定因素較多,存在一定的存儲風險;(4)多個云計算用戶進行信息分享時,難以對數據進行合理區分,存在一定的數據風險;(5)云計算服務供應商必須對所有數據進行備份,但這些數據非常龐大,因此存在數據丟失風險。
2.云計算技術應用的安全問題防范措施
從技術方面來分析,科技期刊編輯部在應用云計算技術時,可采取的安全問題防范措施主要包括:(1)實施用戶訪問授權:對所有訪問者設置權限,且在登陸云計算平臺時均應進行身份驗證;(2)完善數據訪問權限:建立并不斷完善數據訪問權限制度,對用戶的具體訪問情況進行詳細記錄;(3)保護隱私信息安全:科技期刊編輯部對其隱私信息應進行加密存儲,以防被包括云計算服務供應商在內的其他人員非法查看與修改。從保障體系來分析,可以通過以下措施防范安全問題的產生:(1)利用媒體、學校、社會活動等力量,加大宣傳力度,提升版權保護意識,嚴格抵制侵權行為;(2)強化與網絡管理、電信部門等的聯系,建立互相協調的良好關系,以不斷提高網絡監管水平,預防網絡出版安全問題發生;(3)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頒布并嚴格執行《手機媒體出版服務管理辦法》《數據庫出版管理辦法》《互聯網出版管理辦法》等,以確保科技期刊編輯出版單位的版權不受侵犯,進而推動云計算技術在科技期刊編輯出版單位中的應用[6]。
四、結 語
云計算平臺不但能夠實現科技期刊編輯出版工作中的各項功能,且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優點。盡管,當前云計算平臺在訪問、存儲、數據等方面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但我們堅信,在云計算激素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其應用將會越來越廣泛,其功能將會越來越完善,最終提升科技期刊編輯出版單位的學術影響力,促進我國科學家技術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明勝.關于對云計算技術的研究與應用[J].信息系統工程,2012(1).
[2] 馬嵐,譚偉.云計算在科技期刊編輯出版工作中的應用與安全問題[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3(24).
[3] 張景云,蔣念平.云計算的發展與應用[J].微計算機信息,2012(1).
[4] 虞慧群,范貴生.云計算技術的應用及發展趨勢綜述[J].微型電腦應用,2011(10).
[5] 王曉艷.云計算的應用改進與安全問題分析[J].軟件,2014(3).
[6] 馬金玉.基于云計算的期刊出版業的發展思考[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4(9).
[責任編輯:傳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