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冰,張 旭,汪 娟(1.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長春13105;.吉林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六○七隊,吉林吉林13105)
?
吉林紅旗嶺銅鎳礦床成礦規律及找礦遠景評價
高原冰1,2,張旭2,汪娟2
(1.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長春132105;2.吉林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六○七隊,吉林吉林132105)
摘要:銅鎳是具有極大經濟價值的金屬,中國是全世界最重要的銅鎳生產國,其中有90%的銅鎳產于甘肅金川一帶和吉林紅旗嶺一帶。本研究分析了吉林紅旗嶺銅鎳礦床的成礦規律及找礦遠景,對該地區成礦地質背景、成礦規律以及成礦遠景進行了分析,對做好銅鎳礦床找礦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吉林紅旗嶺;銅鎳礦床;成礦規律;找礦遠景
銅鎳是具有極大經濟價值的金屬,中國是全世界最重要的銅鎳生產國,其中有90%的銅鎳產于甘肅金川一帶和吉林紅旗嶺一帶。吉林紅旗嶺是一片富產金屬的礦區,對該礦區進行準確分析,掌握其規模,估計開采的成本和經濟效率,對做好銅鎳礦床找礦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圖 吉林紅旗嶺銅鎳礦床地形Fig.Terrain of Hongqiling cooper- nickel deposit in Jilin
吉林紅旗嶺銅鎳礦床位于天山——興蒙地槽、華北地臺和吉黑地槽系接觸帶,即分布于輝發河斷裂帶中。該礦床的構造特征以斷裂為主,褶皺構造并不明顯,最明顯的褶皺構造位于輝發河深處的斷裂帶。吉林紅旗嶺銅鎳礦床的脈礦主要分為兩條:一條為北西向的構造,這是以輝發河斷裂帶為主的一條脈礦。另一條為北東向的構造,這是以古元古界呼蘭群變質巖系為主的一條脈礦。其余的部分砂巖、礫巖、殘坡積層中也有少量的礦床。吉林紅旗嶺銅鎳礦床詳細分布如圖所示。
2.1地質特征分析
結合上圖來描述吉林紅旗嶺銅鎳礦床的地質構造,可將地質構造描述如下表:

表 吉林紅旗嶺銅鎳礦床的地質構造Tab.Geological sturucture of Hongqiling cooper- nickel depasit in Jilin
結合圖與表可分析該地區的地質特征如下:1號巖體隸屬于北西向的脈礦,它的走向為北西向320°,長為980m、寬為150~280m,其中巖體北端被控制最深,為500m,平均地表出露面積為0.2km2。7號巖為北西向脈礦最大的礦床,它位于北西向的斷裂層中,它的巖體為巖墻狀,礦床傾向為北東向,傾角為75°~80°。以上23個礦床中有板狀礦體、脈狀礦體、純硫化物脈狀礦體,這3種礦體或單獨存在,或交雜存在。
2.2成礦過程分析
從吉林紅旗嶺銅鎳礦床的地質特征來分析它的成礦原因,可推定,當地原有一個極大的銅鎳礦床,由于輝發河周圍曾發生巨大的變化,使周圍的巖體出現斷裂帶。當輝發河地質產生變化后,該地的礦床產生了層次的變化。部分固態的礦體呈斷裂狀,分布在輝發河四周,部分含礦的巖體受到重力的影響埋在地層深處,成為純硫化物脈礦,地表和深處中間出現不含礦的巖漿與少量含礦的巖漿。
2.3綜合信息分析
2.3.1巖石化學信息
固結指數、長英指數、鎂鐵指數是巖石的化學信息,根據這類信息可了解巖漿的總體特征,即可分析出該地是否蘊藏有大量的礦藏。一般來說固結指數與氧化物的氧化性相關程度越高,該地的巖體分異程度就越高,即巖漿中可能含有豐富的礦藏。
2.3.2地球物理信息
巖地有獨特的物理特性,比如含礦巖體的電阻率一般為100~300Ω·m,其地面磁測的變化數值通常為2 000~3 000nT,有時可達4 000nT,結合磁測結果就可了解該地區含礦規模。
要對吉林紅旗嶺銅鎳礦床成礦規律及找礦遠景進行評價,就要根據吉林紅旗嶺銅鎳礦床的地質特征進行分析,結合該地成礦的原因,應用綜合信息作為指標,構建一個成礦模型。這套模型應用的方法流程如下。流程1:開始,進入流程2;流程2:應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大比例尺測量,比例尺分別設定為1∶50 000 及1∶10 000,進入流程3;流程3:收集地球化學信息,進入流程4;流程4:具輕稀土富集、重稀土虧損的特征地,巖石具Co、Cu、Ni、Zn、S元素組合,進入綜合找礦模型,由找礦模型判斷,進入流程5;流程5:收集地球物理信息,進入流程6;流程6:測試是否產生低阻、高磁、高重力等異常反應,進入流程7;流程7:進入區域地質調查研究,采集區域地質信息,進入流程8;流程8:判斷具備有利成礦條件,海西期北東北西向斷裂及其交匯復合、產量變化,進入流程9;流程9:判斷礦石礦物具他形——半自形焰狀,海綿隕鐵構造、塊狀構造,進入流程10;流程10:判斷為海西期鎂鐵、超鎂鐵質巖體、輝巖、橄欖巖,進入流程11;流程11:判斷巖石的化學指數:SI 40~80,FL 40~80,MF 20~4-,進入流程12;流程12:將以上采集的數據送入綜合找礦模型,進入流程13;流程13:找礦靶區,進入流程14;流程14:L地質工作驗證,進入流程15;流程15:流程結束。
依據本次研究提出的銅鎳礦床成礦規律及找礦遠景評價方法,了解到吉林紅旗嶺銅鎳礦床的富礦地區為老砬子——付家——黃瓜子營斷裂帶,該地是尋找銅鎳礦的有利靶區。通過分析發現該地區正好分布在1號與1號巖體,與前文的理論分析相吻合。本次研究提出的吉林紅旗嶺銅鎳礦床成礦規律及找礦遠景評價方法有實踐應用的價值,可供地質人員借鑒。
參考文獻:
[1]馮光英,劉,馮彩霞,等.吉林紅旗嶺超基性巖體的鋯石U- Pb年齡、Sr- Nd- Hf同位素特征及巖石成因[J].巖石學報,2011,(06):28.
[2]彭省臨,邵擁軍,張建東.金屬礦山隱伏礦找礦預測理論與方法[J].地質通報,2011,(04):94.
[3]張向文,文美蘭,熊健.地電化學法在紅旗嶺銅、鎳礦預測中的應用[J].甘肅地質,2010,(04):38.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and Prospecting Potential Evaluation of Hongqiling Copper-nickel Deposit in Jilin Province
GAO Yuan-bing1,2, ZHANG Xu2, WANG Juan2
(1.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2105, China; 2.Jilin Nonferrous Metal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 the 607Team, Jilin 132105, China)
Abstract:Copper nickel is the kind of metal with great economic value.China is 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 producer of copper nickel, of which 90% of copper nickel is producedfrom Jinchuan in Gansu and Hongqiling in Jilin.This study analyzed the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and prospecting perspective of Hongqiling copper-nickel deposit, which had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prospecting of copper-nickel deposit.
Key words:Hongqiling of Jilin province; Copper-nickel deposit;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Prospecting perspective
中圖分類號:P58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646(2016)02-0144-02
收稿日期:2015- 12- 15
作者簡介:高原冰(1982-),男,吉林樺甸人,工程師,學士,主要從事固體礦產勘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