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莉
摘 要: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起點,是閱讀和習作教學的基礎。提升識字教學有效性,要找準以“趣”為先、以“導”為主、以“度”為準三個關鍵點。
關鍵詞:識字教學;識字興趣;識字習慣;識字能力
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起點,是閱讀和習作教學的基礎。怎樣依據漢字的特點和兒童的心理特征進行有效的教學呢?我認為有以下三個關鍵點。
一、識字教學以“趣”為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識字教學的有效性首先應體現在學生課堂上有著強烈的識字愿望,即使老師不教,他們也會主動去學,樂意去學。
(一)識字教學的“趣”體現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中
教師可以充分借用教材資源中極富童趣的兒歌或故事作為識字寫字載體,以課文豐富的文學韻味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識字氛圍。在語境中,低年級的識字教學還可以創設趣味游戲情境,寓識字于游戲活動,采用開火車、摘蘋果、放鞭炮、撿落葉、添筆畫、猜謎語等方法激發學生識字興趣,發揮學生形象思維的優勢,延續學生有意注意,提高識字教學有效性。高年級識字教學則緊抓文章文脈,在課題學習、了解文章主要內容、分板塊理解課文具體內容、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過程中讓生字反復出現,強化生字教學,識字教學自然不再單調枯燥。
(二)識字教學的“趣”包含在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中
教學中,為調動學生學習情緒,教師可以選擇字卡、圖片、簡筆畫、課件等來輔助漢字學習。其艷麗的色彩、生動的形象、動聽的聲音感染學生的情感體驗,能把學生牢牢吸引住。原本枯燥的識字教學就變得富有生趣,這樣不僅大大提高了學生識字的效率,還能輔助學生領悟字詞的意思,從而有效識記生字。比如教學“竹”,教師在黑板上隨意勾勒幾片安靜柔弱的竹葉,一個簡單的畫面就讓生字活起來了,“個”字形排列的竹葉也加深了學生對“竹”字形的記憶。
(三)識字教學的“趣”蘊含在漢字造字法及其原理中
識字教學的趣更藏在漢字本身。教師把挖掘到的漢字文化內涵,漢字的圖畫美、線條美、藝術美,滲透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了解造字的來歷,講解象形、會意、形聲字等構字特點,把教師自己對漢字的理解和熱愛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初步感受“漢字學”的博大精深,養育富有詩意的、靈敏的心靈,這樣的教學誰能說是無效的呢?比如教學“明”,教師不但讓學生了解日月為明的會意特點,更要引導學生想象畫面,感受日月之輝的光明燦爛,入情入境,識字教學便充滿情趣和滋養學生的人文情懷。
二、識字教學以“導”為主
識字教學的有效性還應體現在教師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在課內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教給識字方法,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在課外拓寬學生識字領域,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識字課程,識用結合,引導學生把識字與生活結合起來。
(一)識字教學“導”是對學生識字能力的引導
小學生的識字能力主要包括四種識字基本技能,即應用漢語拼音讀準字音的技能;熟記筆畫、筆順規則,常用的偏旁部首和間架結構并分析字形的技能;會應用已有知識經驗和漢字規律去理解字義的技能;運用音序、部首和筆畫查字法查字典去自學漢字音、形、義的技能。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教師的“導”就應避免平均用力,在認真解讀生字、全面分析學生最近發展區的基礎上,有意識地培養這四種能力。如在字音教學上,教師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對于易讀錯的字可以讓學生當小老師提醒全班同學,先行強調,給學生一個先入為主的印象。之后再采取多層次、多方式復現,讓學生逐漸將生字變為熟字,既可提高學生讀準字音的識字能力,也能提高學生字音辨析能力。又如在生字教學上,教師可引導學生發現生字的規律,體驗發現的快樂,教師靈活多樣地運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猜字謎,圖文對照象形字、動作演示、編編歌謠、抓形旁區分、識記形近字理解字義等識字方法來多重區別、歸類學習生字,都可提高學生分析字形的能力,提高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增強課堂實效性。
(二)識字教學“導”也是對學生識字途徑的引導
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漢字隨處可見,因此教師要改變思維方式,拓寬識字途徑,走開放識字之路,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在課外閱讀中,時時學生字,處處用生字。比如我校從《弟子規》《論語》《增廣賢文》中精選內容建設了“古今中外經典名篇名句”布置校園走廊文化,教師有意識引導學生誦讀古詩或名篇,這兒便成了學生學習生字的新天地。又如一年級學生制作從學校回家的交通示意圖,圖上標注的街道名、商店名、小區名;教室展示欄中張貼的孩子們愛吃的各種零食的包裝袋;學校推薦的必讀書目“每日誦讀”;學生在“課外閱讀檔案袋”中用文字或用圖畫去捕捉,創作作品以表達內心世界最細膩的閱讀感受與收獲,這些都是學生鞏固提升拼讀能力,積累詞匯、常用句式和優美的詩句的好辦法;也開辟了學習生識字的搖籃,運用生字的樂園;是老師對孩子們學習生字,提高識字量的有效引導。
三、識字教學以“度”為準
新課標中對小學三個年段在識字寫字方面的要求分別是:“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語文教師若能在各個年段把握好識字教學區分度,便能達到把握重點、分散難點的目的。
(一)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以“有趣”為特點
教師應以讀準字音、識記字形、熟記構字部件、讓學生積累識字方法為教學重點,著力在培養語感的過程中,加強學生識字興趣的培養,突出“有趣”的特點。課堂上,教師不做過多的講解與分析,學生在一遍遍朗讀中復習生字,不經意間生字就變成了熟字,特別是生字因語境被賦予了感情色彩,一個個生字成為有意義的符號,帶著孩子們走進一個無聲而精彩的世界,學生品嘗到識字的樂趣,教學事半功倍。生字字義教學在低段是起步階段,因此可變通放寬,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圖畫、讀詞讀句、組詞造句、朗讀課文來意會生字意思即可。低年級的寫字教學重在指導基本筆畫的寫法,如筆畫的橫平豎直,撇有尖,捺出腳等,引導學生掌握關鍵筆畫在田字格中的擺放,感悟筆畫結構之間穿插、避讓等相輔相成、互相協調的關系。
(二)中年級的識字教學以“精簡”為特點
中年級,學生已初步具備自學生字的能力,因此課堂上教師識字教學應有所側重,不再平均用力,突出“精簡”的特點。字音教學以讀好平翹舌、前后鼻韻音以及方言音的區別等易錯字為主;字形教學上,通過字音、字形或字義歸類辨析的方法重點指導形體相近、筆畫繁難、筆順易錯的生字以求降低生字錯誤率;字義教學與詞語教學相融合,在閱讀教學中有選擇地咬文嚼“字”,進而提升學生運用生字的能力。教學的重點是鼓勵學生運用工具或已有經驗自主識字,加強識字的交流,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三、四年級生字書寫的呈現方式逐漸由田字格變為小字格,教學除了鞏固寫字的基本章法,重在指導學生將生字四周懸空,寫在中間,擺放平衡美觀。練字的形式以抄寫詞語為主,也可在一課時了解文章大意后進行用生字填寫文章主要內容的練習。
(三)高年級的識字教學以“綜合”為特點
高年級的識字教學以課前預習自學,課內檢測評價,師生合作共生為主,教學突出“綜合”的特點。生字教學方法更靈活,可以集中進行指導,也可以在閱讀中識記,在板書中識記,在練習中識記等,重在培養獨立識字能力,提升學生識字水平。除音形外,教師更加注重引導學生品讀作者用“字”的準確性,以及生字詞語表情達意的效果。教師尊重不同學生不同的學習方式和方法,允許學生在識字速度與能力上的暫時性差異。高年級寫字教學不安排孤立的時間,而是結合板書滲透教學,以抄寫四字詞語、重點句子或在練習中進行。評價則可涉及生字書寫規范,字的大小、間距、格式等,力求行款美觀, 書寫有一定速度。
作者單位:重慶市渝中區中四路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