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滿
摘要:隨著金融業的蓬勃發展,我國商業銀行在資產總量迅猛增長的同時,業務逐漸向多元化發展,資本結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作為經濟活動中的重要參與主體,如何合理安排商業銀行資本結構,保證資本穩健增長尤為重要。本文以中國五大國有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交通銀行)為研究對象,分析國有銀行資本結構的時序變遷。并在此基礎上,對國有銀行資本結構的發展進行合理預測,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國有銀行;資本總量;資本結構;資本充足性。
一、研究背景
完善的資本結構是實現公司平均資本成本最小化以及公司價值最大化的根本,亦是企業長久發展的基礎所在。而商業銀行作為特殊的金融企業,其資本結構相較于普通企業具有顯著特性。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金融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外資銀行的發展也對國有商業銀行的競爭力造成了一定威脅。因此為了實現商業銀行經營價值最大化,對其資本總量,資本結構進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國有商業銀行總資本及資本結構變動分析
1、國有銀行資本總量變動分析
根據五大國有銀行2008年、2012年、2014年三個時期的年報數據,整理可得各銀行資本總情況。
通過圖表1可以看出五大國有商業銀行總資本呈現不斷增長態勢,作為國民經濟的中流砥柱,其競爭力顯著提升,為銀行業的飛速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為國民經濟的發展貢獻了力量。由此可見我國國有銀行的總體發展趨勢是向好的。
通過資本總量的橫向比較,不難發現資本總量最大的為中國工商銀行,增長趨勢最為明顯的是中國農業銀行。但資本增速均呈現下滑趨勢,這可能受到金融脫媒與資產表外化的影響。因此,如何在利率市場化的大環境和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的情況下,保持總資本持續的增長率仍任重而道遠。
2、國有商業銀行資本結構變動分析
(1)國有銀行資本快速增長的同時,資本來源也不斷優化改善。
在各大商業銀行未上市之前,資本的主要來源為實收資本。其中,資本的增加對于實收資本的依賴性也很強。但上市之后,資本結構明顯變化:對比2008年和2014年的數據發現,工行、農行、中行、建行的股本占資本比例分別從55.02%、89.49%、51.40%和49.98%下降到30.98%、43.23%、36.09%和26.72%。由此可以得出國有銀行上市之后的資本也摒棄了先前較為單一資本占比過重的情況,拓寬為多渠道融資。
(2)國有銀行上市之后盈利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對銀行資本的貢獻不斷增大。2008年與2012年的數據對比發現,中國農業銀行未分配利潤增幅最小,僅有2.65%增長為4.14%,不足兩倍。而其它各大銀行盈利能力均實現較大程度提高。
(3)國有銀行負債結構不合理
負債的規模是利潤的基礎,而負債的質量是流動性和安全性的保障。因此,需要對負債的規模和質量進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合理安排負債的類型與規模,逐步形成高效穩健的負債體系。
而目前國有銀行負債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負債率過高,負債資本結構單一。工商銀行年報顯示,其15年的資產總額為222097.80億元,而負債總額達到了204092.61億元,占銀行總資產的91.9%,中國農業銀行的負債率則達到了93.2%。較高的負債率顯示了銀行較高的杠桿率,有利于收益的提升,但是同時存在的較高的財務風險不容小覷。
國有銀行的負債也主要以被動負債——各項存款為主。以15年數據為例,農業銀行的存款占負債比重為81.7%,工商銀行的該項比重也超過了80%。如何改變單一的負債結構,化被動負債為主動負債仍需國有銀行不斷創新與改革。
(4)資本充足率提升顯著,核心資本充足率仍需提高。
隨著國有銀行紛紛進入國內外資本市場,不斷融入全球化競爭,資本充足率大大提高。觀察2014年的數據發現,國有銀行中資本充足率最高的為中國建設銀行,達到了14.59%,資本充足率變化最大的是中國農業銀行,實現了3.45%的顯著提高。盡管新的《巴塞爾協議》在風險加權資產中加入了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對資本充足率的要求更為嚴格,但國有銀行仍保持較為理想的增長態勢。這可能與我國國有銀行已率先使用高級計量法,緩解部分資本壓力有關。這也進一步要求各大銀行充分利用各種資本工具,調整業務結構,在資本管理技術上有所突破。
同時,國有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有待進一步提高。核心資本作為維持銀行的安全性與穩健性至關重要。雖然國有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均滿足處于達標線以上,但其絕對值差強人意。依據銀監會的政策導向,需要達到更高標準的要求,不能僅逼近達標線就高枕無憂。
三、資本結構改革的必要性
(1)資本結構改革意義重大。銀行資本結構具有特殊性,綜合觀察不難發現,國有銀行資本結構的改革,無論是注資,引進投資者還是上市,主要目的和結果都殊途同歸——影響國有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在全球經濟危機的沖擊及《巴塞爾協議》的嚴格監管下,各大銀行需在達到國際和國內標準的基礎上,將合理安排資本結構作為監管和改革的重點。合理安排資本結構有利于國有銀行以最少的融資資本,獲得未來發展的資金來源和安全保障。正因如此,優化資本結構具有重要的價值和現實意義。
(2)資本結構改革需國有銀行發揮重要作用。鑒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和市場經濟的要求,現階段保持金融的穩健性應作為第一要義。作為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銀行應充分發揮銀行業改革的主力軍作用,在創新發展與防范風險之間尋求最佳平衡點,在合理有序擴大資本總量的基礎上,不斷深化資本結構改革。
(3)銀行資本充足性包括資本數量充足性和資本結構合理性。優化銀行的資本結構對于國有銀行的發展具有關鍵性作用。確立科學的資本數量和結構,使得國有銀行在滿足國際和國內監管要求的同時,兼顧市場紀律規則。這不僅有利于防范金融風險,促進國有銀行穩健發展,也有利于其進一步改進經營和投融資策略。以期順利轉型為適應經濟發展需求的現代金融企業,在國際競爭中發揮更大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