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培日 龍登毅 張應魏 朱福連 胡鴻煒 陳元椿 張 勇
(海南省干部療養院,海南 海口 571100)
?
膽固醇酯逆向轉運蛋白基因TaqI多態性對海南省漢族老年腦梗死患者分子預警的價值
梁培日龍登毅張應魏朱福連胡鴻煒陳元椿張勇
(海南省干部療養院,海南海口571100)
〔摘要〕目的探討膽固醇酯逆向轉運蛋白(CETP)基因TaqIB遺傳多態性與海南省漢族腦梗死的關聯性及對分子預警的價值。方法納入317例海南省漢族腦梗死患者及305例海南省漢族健康對照,利用Snapshot方法檢測CETP基因位點TaqIB多態性,利用SPSS21.0軟件分析基因型頻率及等位基因在組間的分布情況。結果TaqIB的B1B1、B1B2、B2B2三種基因型分布頻率在實驗組中為55.21%、34.07%及10.73%,在對照組中為45.25%、39.67%及15.08%,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等位基因A和G在實驗組中的分布頻率為72.24%和27.76%, 對照組中的檢出率為65.08%和34.92%,組間差異亦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CETP基因TaqI多態性與海南省漢族腦梗死關聯性密切,有望成為腦梗死分子預警指標。
〔關鍵詞〕膽固醇酯逆向轉運蛋白;腦梗死;分子預警;單核苷酸多態性
膽固醇代謝對人體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尤其是疾病的發生及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臨床意義〔1~3〕。膽固醇的逆向轉運能力是機體維持膽固醇代謝平衡及血脂代謝正常的重要途徑。其轉運過程主要通過肝臟合成并釋放高密度脂蛋白進入血液,收集組織末端的膽固醇并與肝臟細胞上的受體結合進入肝臟進行轉化。膽固醇酯逆向轉運蛋白(CETP)是介導膽固醇酯和甘油三酯交換的重要蛋白分子,是疏水性糖蛋白,其編碼基因為單拷貝,包含16個外顯子和15個內含子〔4〕。基因的變異可能導致蛋白質的表達水平或者活性改變,單核苷酸多態性(SNP)是廣泛存在的基因突變現象,可導致蛋白表達或者結構發生改變,成為個體差異及疾病發生的分子基礎。關于CETP基因多態性與心血管疾病的關聯性研究在不同人群中有諸多報道〔5~7〕。本研究對TaqIB位點多態性與海南省中老年人群腦梗死的關聯性進行研究,以評估該位點多態性對海南省腦梗死人群的分子預警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實驗組:317例均為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治療的腦梗死患者,經頭顱CT或者MR確診為腦梗死,年齡57~78歲,患病前無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對照組:本院體檢科體檢的305例健康人群,年齡55~80歲,排除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及其他器質性疾病。
1.2基因分型方法利用北京天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血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提取基因組DNA并進行質量鑒定,鑒定合格的DNA標本稀釋至1 μg/μl的濃度后寄送50 μl至武漢華大基因檢測公司,利用Snapshot法進行基因分型,設置5%的重復樣本進行質量控制。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1.0軟件進行χ2檢驗。
2結果
對5%的重復樣本的吻合度進行分析后確認本次基因分型結果可靠性良好。如表1所示,TaqIB位點三種基因型B1B1、B1B2、B2B2在實驗組中的檢出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等位基因B1和B2在實驗組中的檢出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亦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表1 TaqIB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頻率的統計學分析〔n(%)〕
3討論
腦梗死是一種致殘致死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疾病的發生使患者的生存質量下降,給患者家庭帶來嚴重的經濟負擔。在防大于治的醫學理念下,對患者進行評估并合理安排生活及工作,是有效預防腦梗死發生的前提。然而,由于腦梗死的發生機制復雜,評估的指標很難確立。CETP基因在膽固醇的逆向轉運中起著關鍵作用,我們試圖對該基因在海南人群中比較常見的位點與腦梗死的關聯性進行研究,以期了解其在腦梗死預警體系中的價值。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等位基因B1對腦梗死可能存在促進作用,而B2則可能是保護性基因,該結論與江毅卿〔8〕對浙江腦梗死人群的研究結果相似。對海南省百歲老人的研究結果也表明,B2等位基因的存在更有利于人類逃避心血管疾病,進而進入長壽的生存狀態〔7〕。然而,Fidani等〔9〕針對希臘人群進行的研究中發現該位點的多態性在腦梗死人群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頻率無統計學差異,李華翔〔10〕對湖南省漢族人群進行的研究結果也表明CETP基因TaqIB位點多態性與腦梗死無關。以上不同人群研究結果的矛盾性,更進一步說明不同人群中基因突變的復雜性。由于不同人群長期的生活習性及環境的不同,導致基因突變的方向存在差異。對于任何一個基因而言,都存在眾多的SNP位點;對于某一特定的人群,要進行基因的檢測及對疾病預警體系的構建,前提是要對該人群進行基因組掃描研究,獲得該群體中大多數SNP位點的信息。
我們針對海南省人群的研究結果說明TaqIB位點的多態性與海南省腦梗死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而一個預警體系的構建,還需要對該人群中該基因其他突變位點進行深入的研究。
4參考文獻
1Hall J,Qiu XY.Structure and biophysical insights into cholesteryl ester-transfer protein〔J〕.Biochem Soc Trans,2011;39(4):1000-4.
2Theresa L,Swenson Z,Roubt W,etal.Plasma 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 has binding sites for neutral lipids and phospholipids〔J〕.J Biol Chem,1988;263(11):5150-7.
3張克蘭,張思仲,鄭克勤,等.卵磷脂膽固醇酰基轉移酶基因單核苷酸多態性與冠心病脂代謝易感性的關聯研究〔J〕.中華醫學遺傳學雜志,2003;20(2):135-7.
4Qing Li,Ping Huang,Qian-Chao He,etal.Association between the CETP polymorphisms and the risk of Alzheimer's disease,carotid atherosclerosis,longevity,and the efficacy of statin therapy〔J〕.Neurobiol Aging,2014;35(6):1513.
5周代鋒,云美玲,蔡望偉,等.膽固醇酯轉運蛋白基因6個多態位點與冠心病的關系〔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10;26(2):116-20.
6周代鋒,張勇,蔡苗,等.CETP基因I405V突變位點多態性與冠心病關系的再探討〔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1;17(10):1297-9.
7張云霞,周代鋒,王穎,等.CETP基因1405V多態性與海南百歲人群長壽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6):1-3.
8江毅卿.膽固醇轉運蛋白TaqIB基因多態性與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的關系〔D〕.杭州:浙江大學碩士論文,2010.
9Fidani L,Hatzitolios AI,Goulas A,etal.Cholesterylester transfer protein TaqI B and lipoprotein lipase Ser447Ter gene polymorphisms are not associated with ischaemic stroke in Greek patients〔J〕.Nerosci Lett,2005;384(1-2):102-5.
10李華翔.CETP基因多態性與湖南漢族人腦梗死的相關性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碩士論文,2011.
〔2015-12-03修回〕
(編輯徐杰)
基金項目: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20158331);海南省社會發展專項(201401)
〔中圖分類號〕R7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09-2134-0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9.038
第一作者:梁培日(1972-),男,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腦血管疾病及帕金森病等的臨床與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