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東 強曉玉 張 妍 安 冬
(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吉林 長春 130041)
?
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行閉合復位髓內針內固定的臨床療效
劉亞東強曉玉張妍安冬
(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吉林長春130041)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行閉合復位髓內針內固定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68例,其中34例行切開復位髓外固定治療(對照組),另外34例行閉合復位髓內針內固定治療(觀察組),觀察并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功能評分相比差異顯著(P<0.05);兩組優良率及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閉合復位髓內針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療效顯著,并發癥發生率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股骨粗隆間骨折;閉合復位髓內針內固定
股骨粗隆間骨折大多發生于老年人〔1〕,發生后的早期復位及有效固定是恢復良好功能、降低并發癥的關鍵。目前治療方式一般分為髓外固定和髓內固定〔2〕。動力髖螺釘(DHS)為髓外固定的主要代表,該法具有術中暴露少、操作簡單等優點,尤其對穩定性骨折的固定效果更佳;但也存在很多缺陷〔3〕。而目前臨床常用的閉合復位髓內針內固定治療方法具有易于微創操作、固定力臂短、抗旋轉能力強等優勢。本文旨在探討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行閉合復位髓內針內固定的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68例患者均符合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診斷標準。觀察組34例,其中女20例,男14例;年齡69~88歲,平均(78.6±9.5)歲;其中右側19例,左側15例;致傷原因:交通傷2例,摔傷32例。對照組34例患者,其中女21例,男13例;年齡70~91歲,平均(77.9±9.8)歲;其中右側18例,左側16例;致傷原因:交通傷3例,摔傷31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致傷原因等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行切開復位髓外固定治療:按照傳統一般常用方法取髖關節前外側切口,將一根導針置于患側髖部前,在C型臂X線機的透視下將導針位置調整到股骨大粗隆中上2/3處,并與股骨頸中軸線平行,將第二根導針置于平行股骨干的股外側,在兩針交點處經皮膚將導針鉆入股骨頸內,鉆入深度以股骨頭軟骨下7~10 mm為宜,從導針入點開始向遠端做一個長約5 cm的切口,測出加壓螺釘的長度,然后擰入,待螺釘經過WARD角后,將導針取出,將95℃套筒鋼套入接骨板(采用MIPPO技術),保證接骨板與骨皮質貼服,將鋼板固定,沖洗,確切止血、放入引流管,逐層縫合切口〔4〕。部分患者給予骨折線附加加壓螺釘或張力帶進行固定。
1.2.2觀察組行閉合復位髓內針內固定治療:將患者置于牽引床上,全麻,協助其取仰臥位,墊高患側臀部,與手術臺成約30角,在C型臂X線機透視下行牽引、旋轉將骨折復位,選擇股骨大粗隆上約5 cm處切開皮膚長約3~5 cm,將臀中肌行鈍性分離,直達股骨大粗隆的頂點區域,選擇股骨大粗隆前1/3且與股骨頸中軸線平行處為進針點,正側位透視,將球形導針經皮打入股骨頸內,近端順導針方向擴髓,直徑約17 mm,遠端無需擴髓〔5〕。選擇長度、直徑合適的ASIAN-IMHS或INTERTAN、PFN主釘,并連接好部分外瞄準架,然后徒手將其插入髓腔,在C臂透視下見深度合適后將前傾角調整為15角,透視正位時,明確導針的位置,使其位于股骨頸的下半部中心線,透視側位,確保其位于股骨頸的中央,將髖螺釘導引鋼針通過導管打入股骨頸,鋼針頂端與骨折線距離應多于25 mm〔6〕。利用導針及保護套筒,將配套的空心鉆頭伸入并鉆孔,然后將股骨頸螺釘擰入,根據情況選擇是否加壓骨折線和遠端是否采用靜力或動力交鎖,然后選擇合適的近端螺帽擰好,徹底沖洗,確切止血后逐層縫合切口,一般情況下無需放置引流管〔7〕。兩組患者術后均行抗感染治療3 d左右。
1.3療效評價標準按照老年人髖部骨折愈合標準,優:無需扶拐,生活可自理,髓部無明顯疼痛;良:扶拐,生活可自理,髖部偶爾疼痛;差:扶雙拐,生活不可自理,髖部疼痛較明顯。優良率=(優+良)/患者總數×100%。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6.0軟件行t檢驗、χ2檢驗。
2結果
2.1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功能評分比較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術后功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優良率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隨訪半年兩組優良率及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1 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術后功能評分比較±s,n=34)

表2 兩組優良率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34,n(%)〕
3討論
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是臨床的公共健康問題,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大多數老年患者合并高血壓、高血脂等內科疾病,長時間的保守治療會導致患者死亡率及并發癥發生率提高,即使多數患者存活下來,但功能水平未能恢復到骨折前,這給家庭及社會帶來嚴重的經濟和醫療負擔。
臨床多主張股骨粗隆間骨折盡早行手術治療,以得到穩定復位,并使患者活動能力得以盡早恢復。切開復位髓外固定、閉合復位髓內釘固定是臨床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兩種常見手術方法。生物力學研究證明,髓內固定與髓外固定相比較穩定,髓內固定之所以穩定性強主要其力臂的內移縮短,同時,拉力螺釘會促進骨折端加壓,使骨折斷端接觸面增大,使其盡快愈合。髓內釘具有較強的支撐作用,即使在面對股骨小粗隆附近存在骨缺損或有較大移位時,也無需切開復位或植骨,髓內釘可輕松對抗此處的壓應力及彎應力,繼而達到穩定牢靠固定的目的〔8〕。閉合復位髓內釘固定手術也無需廣泛剝離組織及暴露骨折斷端,術中只需劈開股外側筋膜層及其深部軟組織,可使骨折血供以得到有效保護,對骨折端周圍血運的破壞較小,并可有效保留內側的小粗隆結構及軟組織(對粗隆間骨折起著異常重要的作用)的完整性,使患者術后疼痛得到有效減輕,還可防止骨折塌陷。本研究證明閉合復位髓內針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具有優越性。
4參考文獻
1袁曉明,姚琦,倪杰,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與動力髖螺釘治療老年股骨粗隆問骨折的薈萃分析〔J〕.中華醫學雜志,2014;94(11):836-9.
2徐國健,錢宇,金柏軍.經皮多針內固定結合股骨髁上牽引治療高風險老年人股骨粗隆間骨折〔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1;30(5):396-8.
3劉志強,董軍政,吳艷剛,等.微創肱骨近端髓內針內固定治療肱骨近端骨折伴肱骨干骨折12例臨床分析〔J〕.中國綜合臨床,2011;27(9):973-5.
4蔣暉.經皮加壓螺釘內固定術治療老年人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1;18(15):2120-1.
5赫明堂,張衛紅,張軍,等.閉合復位、改良動力髖螺釘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J〕.中國基層醫藥,2012;19(2):235-6.
6張寅,張瀟,周曉中.兩種髓內釘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J〕.中華實用外科雜志,2014;31(3):668.
7吳石奇,方冠毅,石小勇,等.經皮橫向穿針固定治療掌骨頸骨折〔J〕.中華手外科雜志,2012;28(1):38.
8伍軍萍,肖平,莫賢躍.兒童股骨干骨折閉合復位彈性髓內針內固定的治療及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5):125.
〔2015-11-10修回〕
(編輯李相軍/滕欣航)
第一作者:劉亞東(1973-),男,主治醫師,主要從事骨科疾病研究。
〔中圖分類號〕R27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09-2216-0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9.079
通訊作者:安冬(1987-),男,在讀碩士,主要從事骨科疾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