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鵬
摘 要:廉潔文化作為企業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推進企業發展、營造風清氣正的企業生態具有重大意義。結合對國有企業廉潔文化建設現狀的研究思考,剖析阻礙廉潔文化發展的障礙和問題,闡釋新形勢下促進國企廉潔文化建設的對策措施,為國有企業推進廉潔文化建設提供實踐新思路。
關鍵詞:國有企業;廉潔文化;建設對策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中央紀委大力加強黨風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把紀律挺在前面,狠抓“四風”整治,加大懲治腐敗力度,完善監督制度體系,著力打造“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廉政生態。目前,腐敗存量顯著減少,腐敗增量有效遏制,制度“籠子”逐步扎牢,新型廉政文化理念正在形成,逐步由“不敢腐、不能腐”向“不想腐”轉變。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礎,著力形成崇廉尚廉的廉潔理念和文化,有利于促進國有企業健康發展,增強企業競爭力,保障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一、國有企業廉潔文化建設取得的成果
多年來,中央始終重視廉政文化建設,對大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作了頂層規劃,國有企業結合自身實際,普遍開展了廉潔文化進班子、進機關、進基層、進項目、進合同、進家庭等活動,在創建廉潔文化理念,普及認識、擴大宣傳面、弘揚正氣方面取得了較好效果。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日益嚴峻的黨風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形勢,黨中央審時度勢,深化改革,轉變方式,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把紀律挺在前面,加大監督懲處力度,形成了以治標為治本贏得時間,以強化作風建設為主線,以黨員領導干部為重點,充分調動干部群眾積極性,齊抓共管的廉政文化建設新理念,深得黨心民心。國有企業立足自身實際,加強黨的建設,從嚴管理,調整思路,以上率下,強化體制機制制度建設和監督執紀問責,逐步形成了明紀律、守底線、樹正氣的廉潔文化氛圍。
二、國有企業廉潔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廉潔文化價值觀體系還未有效構建
一種文化的發展,實則是一種公認價值觀的形成。建設企業廉潔文化,加強多種形式的教育、宣傳、推廣,關鍵要建立廉潔文化價值觀體系,使教育宣傳的內容具有強烈說服力和感染力,否則也只是流于形式,成為“面子工程”。要結合中華傳統美德和國有企業傳統底蘊,深挖群眾公認的廉潔文化價值理念,逐步健全企業廉潔文化價值觀體系。
(二)干部群眾廣泛參與的機制還不夠暢通
監督機制是建立廉潔文化的關鍵,用嚴格的制度規范用權行為,權力行使到哪里,活動延伸到哪里,監督就要跟到哪里。目前,國有企業在監督機制建立上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一些企業領導認為生產經營才是重點,弱化了黨的建設,放松了自我約束,也不愿意監督與被監督;另一方面,上級監督遠、同級監督軟、下級監督難的現象依然存在,群眾參與監督的機制還不健全、意識還不濃厚。
(三)新形勢下廉潔文化建設缺乏創新性
過去,國有企業開展廉潔文化建設主要還集中在上課、聽講座、看視頻等形式,宣傳的內容還比較空洞,宣傳的渠道和載體還比較單一,缺乏創新,久而久之,對廉潔文化的宣傳在企業員工中沒有吸引力,員工容易滋生厭倦、乏味情緒。這種缺乏革新,不能適應數字移動互聯網時代日新月異的傳播模式,起不到深化廉潔文化建設的目的,適得其反。
三、強化國有企業廉潔文化建設的應對措施
(一)建立健全與國有企業相適應的廉潔文化價值觀體系
一是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干部群眾借古喻今,增強廉潔文化思想宣傳的文化感染力;二是要總結提煉國有企業歷史上的優秀文化遺產和艱苦創業精神,在此基礎上,培育拒腐蝕永不沾的廉潔精神,積極倡導清正廉潔,克己奉公核心價值觀;三是要建立思想警戒防線、道德防衛防線、制度建設保護線三條防線,形成底線意識。
(二)完善監督機制,開創干部群眾共同監督參與的局面
要改革創新監督機制,推進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機構垂直管理、同級監督的探索與實踐,確保監督機構敢抓敢管,履職盡責,增強威懾力。要回應職工群眾關切,推進企業領導與職工群眾互動常態化,釋放群眾監督正能量。開發舉報隨手拍、一鍵通等職工方便參與的監督渠道,強化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為正風肅紀營造良好企業環境。
(三)革新廉潔文化宣傳教育模式,形成國企宣教新特色
改革創新是保持廉潔文化建設生機和活力的必由之路,當前,網絡和數字技術呈裂變式發展,新興媒體話語權和影響力日益增大,必須重視廉潔文化宣傳教育由傳統模式向新模式的轉變。要加強優質廉潔文化網絡建設,加大對企業網站、信息門戶投入,及時公布更新廉潔文化宣傳題材。要強化開放、互動教育方式,借力于短信、微信訂閱號、手機視頻、電子顯示屏等傳播手段,增強教育的吸引力。
四、結語
國有企業廉潔文化建設不會一蹴而就,建立科學的價值體系,完善共同參與的監督機制,改革適應新時期的宣傳教育,為廉潔文化建設提供新的發展思路,以潤物細無聲的精神深化廉潔文化的發展,對企業營造廉潔清明的政治氛圍、市場氛圍和社會氛圍,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周文華.關于國有企業加強廉潔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改革與開放,2011(18).
[2]王飛.加強國有企業廉潔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法制與社會,2014(11).
[3]朱玲玲.運用新興媒體推進廉政文化建設的思考[J].黨風廉政建設,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