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世斌
(湖北江漢油田總醫院 骨科, 湖北 潛江, 433121)
?
經掌側入路鎖定加壓鋼板固定術與保守方法治療老年橈骨遠端骨折的療效比較
杜世斌
(湖北江漢油田總醫院 骨科, 湖北 潛江, 433121)
關鍵詞:經掌側入路; 鎖定加壓鋼板固定術; 保守方法; 老年橈骨遠端骨折
橈骨遠端骨折是老年患者中較為常見的上肢骨折類型[1]。以往臨床上對于老年橈骨遠端骨折多采用保守治療[2],但臨床療效較差,且患者在后期容易出現關節疼痛和無力、肢體的活動受限等并發癥。近年來,臨床上采用經掌側入路鎖定加壓鋼板固定術治療老年橈骨遠端骨折[3]。本研究比較經掌側入路鎖定加壓鋼板固定術與保守方法治療老年橈骨遠端骨折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選取本院2010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患者5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治療組各25例。按AO型分類,治療組中A型12例, B型8例, C型5例;觀察組中A型13例,B型9例, C型3例。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體質量和受傷原因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手術前,所有患者進行相關的輔助檢查,明確患者的具體骨折部位,同時排除患者的手術禁忌等。首先使患者保持仰臥位,患肢外展至手術臺,對手術區域進行常規的消毒,麻醉臂叢神經。觀察組的患者行保守治療,內容如下[4]:將患者的骨折處通過手法復位,再用消毒的繃帶、夾板和石膏對患者的骨折處進行固定。治療組的患者行掌側入路鎖定加壓鋼板固定術,內容如下[5]:首先通過掌側入路,沿著橈骨的側腕屈肌行約5 cm的S型切口并將其打開,再將旋前方肌部分切開,使骨折處完全暴露;將骨折處進行整合至解剖復位,此過程要保持患者的尺偏角和橈骨的長度。整個過程要尤其注意避免患者的橈動脈和正中神經受損。通過克氏針對骨折處進行臨時固定,并在患肢橈骨遠端的前面用合適的加壓鋼板進行鎖定和固定。此過程要注意鋼板橫向鎖孔和關節面之間的距離保持在1.5 mm左右,并通過X光機確定鎖定加壓鋼板的合適位置,擰進螺釘固定加壓鋼板。最后,修復之前切開的旋前方肌,并用滅菌注射水清洗患者的手術切口,再對切口進行分層縫合,手術完畢。

表1 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3觀察指標[6-7]
患者術后腕關節功能的改善情況參考改良的Gartland和Werley的臨床功能評分標準進行;患者術后的掌傾角、尺偏角和橈骨的縮短根據患者后期的X射線檢查結果進行評價;臨床治療效果評價參考Dienst等的評價標準,將臨床療效分為優、良、中和差。
2結果
2.12組患者治療前后X射線檢查結果比較
治療前,2組患者腕關節功能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2組患者的腕關節功能均顯著改善(P<0.05),且治療組改善程度顯著優于觀察組(P<0.05)。見表2。
2.22組患者Gartland和Werley腕關節功能評分比較
治療組患者Gartland和Werley腕關節功能評分為優者28例(70.00%), 良9例(22.50%), 中3例(7.50%), 差0例(0%), 優良率為92.50%;觀察組中優23例(57.50%), 良6例(15.00%), 中10例(25.00%), 差1例(2.50%), 優良率為72.50%。治療組優、良、中、差患者比例及優良率均顯著優于觀察組(P<0.05)。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X射線檢查結果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 *P<0.05; 與觀察組比較, #P<0.05。
2.32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比較
治療組25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術后有1例患者發生尺神經輕微受損,給予神經藥物治療后癥狀消失,其他患者無手術切口感染、骨折畸形愈合或者鋼板斷裂等并發癥發生,治療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50%。觀察組患者無尺神經受損發生,但有1例患者發生鋼板斷裂,3例患者發生骨折畸形愈合,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0.00%。2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4515,P=0.0360)。
3討論
研究[8-9]表明,橈骨遠端骨折的發病率最高,占人體所有骨折的10%左右。橈骨遠端骨折常伴有橈骨的縮短、腕關節骨折及脫位、骨質的碎裂等并發癥[10]。
老年患者的橈骨遠端骨折主要采用保守治療[11],即對患者的骨折處進行傳統的手法復位,再外加石膏和夾板共同固定。研究[12]發現,治療老年橈骨遠端骨折的關鍵在于患者關節重新整合后的穩定性,雖然傳統的手法復位可以將患者的骨折進行復位,但是后期的外圍的固定很難達到穩定,再加上老年患者的骨質疏松和日常生活中對鈣元素吸收不足等原因,手法復位很難達到解剖復位的效果,致使后期石膏和夾板的固定出現錯位,導致患者常伴有骨折不愈合、骨折畸形愈合、骨折愈合處的持續疼痛和關節的活動受到限制等[13]。
研究[14]發現行鎖定加壓鋼板固定術對治療橈骨遠端骨折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 ① 鎖定加壓鋼板主要是通過螺釘和螺釘帽對鋼板進行加壓鎖定,從而將患者的橈骨遠端骨折處保持穩定; ② 加壓鋼板的鎖定不需要和患者的骨折處緊密相貼,因而手術過程中不需要將患者的骨膜大范圍的剝落,保證了術后的供血; ③ 鎖定的加壓鋼板可以使植入骨緊密填充,促進骨質的術后愈合; ④ 鎖定加壓鋼板的固定,可以使患者在術后盡早地進行合理的鍛煉,加快骨折的愈合,同時有效防止患者在術后因長期制動而出現肢體腫脹和關節僵硬等現象。老年橈骨遠端骨折的主要特點是骨折碎裂較為嚴重[15],并且遠端的骨折多向背側移位,使得背側的骨質碎裂和壓縮現象比較嚴重,解剖的標志模糊,橈骨遠端的掌側緣因為骨折移位的現象,嚴重破壞了掌側軟組織的完整性。臨床上采用掌側入路進行手術,其具有以下優勢[16]: ① 從掌側入路進行解剖,有清晰的解剖層次,并且組織豐厚,同時有旋前方肌覆蓋在骨表面,避免了神經和肌腱與鋼板的直接接觸,減少了腱鞘炎、肌腱斷裂的發生; ② 掌側入路后有較為平坦的掌側骨床,便于手術中安置鋼板和整合恢復骨折; ③ 可以通過骨折端,在關節的外部進行分離塌陷的關節面,不會對掌側的韌帶結構和關節內造成損傷,便于關節在術后的恢復; ④ 從掌側入路,有明顯的復位標志,不會對骨質造成較大的損傷,橈骨遠端的掌側作為張力側,保證了鋼板的穩定性和牢固性。
參考文獻
[1]朱學敏. 橈骨遠端骨折分型研究進展[J].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3, 21(22): 2264.
[2]陳旸, 程濤, 徐崢宇, 等. 骨質疏松癥對老年橈骨遠端不穩定型骨折術后功能和影像學結果的影響[J].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 2013, 19(4): 371.
[3]徐海棟, 趙建寧, 陸萌, 等. 掌側入路斜T鋼板結合克氏針技術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研究[J]. 醫學研究生學報, 2012, 25(2): 152.[4]黃俊明, 張光明, 王建煒, 等. 不同手術方法治療AO分型C型橈骨遠端骨折的療效比較[J]. 廣東醫學, 2012, 33(13): 1927.
[5]趙紅星, 董玉珍. 掌側鎖定鋼板系統用于老年人橈骨遠端不穩定骨折治療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 現代預防醫學, 2013, (7): 1370.
[6]李二虎. 橈骨遠端骨折手術治療的影響因素及預后探討[J]. 重慶醫學, 2013, 42(18): 2148.
[7]黃雪萍, 劉潔珍, 謝青梅, 等. 鎖定加壓接骨板內固定與早期功能訓練對橈骨遠端骨折術后腕關節功能康復的影響[J]. 實用醫學雜志, 2013, 29(14): 2343.
[8]李祥宏, 吳丹凱, 劉玉槐, 等. 骨質疏松性橈骨遠端骨折的綜合治療[J].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 2012, 18(6): 542.
[9]姜自偉, 李悅, 黃楓, 等. 小夾板與石膏固定治療A2型橈骨遠端骨折的隨機對照研究[J]. 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5, 32(6): 1017.
[10]程建, 郭楊, 馬勇, 等. 外固定支架與小夾板固定治療橈骨遠端不穩定性骨折的系統評價[J]. 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3, 29(5): 412.
[11]董萬濤, 宋敏, 劉保健, 等. 消定膏治療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研究[J]. 中成藥, 2015, 37(11): 2378.
[12]左文山, 戴志堂, 田紀偉, 等. 掌側鎖定加壓鋼板治療橈骨遠端C型骨折[J].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2012, 22(2): 76.
[13]程國杰, 呂發明, 艾克巴爾, 等. 手法復位小夾板外固定治療C型老年橈骨遠端骨折的前瞻性隨機對照臨床試驗[J].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 2012, 18(7): 636.
[14]饒海群, 黃大江, 吳淵, 等. 鎖定加壓接骨板治療老年不穩定性橈骨遠端骨折療效評價[J].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5, 23(18): 1713.
[15]吳樹華, 王樹金, 王秋根, 等. AO 2. 4 mm系統治療老年人不穩定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J]. 重慶醫學, 2012, 41(31): 3308.
[16]楊琳. 經掌側入路行鎖定加壓鋼板固定治療老年橈骨遠端骨折的療效[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3, 33(1): 155.
中圖分類號:R 68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6)09-122-02
DOI:10.7619/jcmp.201609036
收稿日期:2015-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