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霞
(湖北科技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檢驗科, 湖北 咸寧, 437000)
?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及血清胱抑素C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診斷價值
周青霞
(湖北科技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檢驗科, 湖北 咸寧, 437000)
關鍵詞: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白細胞介素; 糖尿病; 高血壓; 胱抑素C
糖尿病、高血壓與腫瘤并稱為威脅人類健康的3大殺手,其發病率和致死率有逐年升高的趨勢[1-2]。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發病可能與遺傳、高血脂、不良生活習慣或缺乏運動有關,并可能引發動脈粥樣硬化、心腦損害、心肌梗死及腦卒中等[3-4]。胱抑素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是反映內源性腎小球濾過率的重要標志物,也與多種心血管系統疾病的發病相關[5-6]。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是與血管新生密切相關的細胞因子,參與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發生過程[7]。本研究分析血清VEGF及血清胱抑素C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診斷價值,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選取本院2007年8月—2015年6月診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88例,其中男49例,女39例,年齡61~74歲,平均(67.8±11.5)歲。同時以醫院同期健康體檢者88例、單純糖尿病患者88例和單純高血壓患者88例為對照。
抽取研究對象空腹靜脈血,低速離心分離血清后行下述項目檢查:白細胞介素-2、白細胞介素-3、白細胞介素-6及白細胞介素-10;血清中VEGF、CysC、腦鈉肽及其前體、內皮素。
白細胞介素-2、白細胞介素-3、白細胞介素-6及白細胞介素-10檢測試劑盒購自美國R&D公司;胱抑素C檢測試劑盒購自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VEGF檢測試劑盒購自Elabscience公司;內皮素檢測試劑盒購自美國Abcam公司;腦鈉肽及腦鈉肽前體檢測試劑盒購自Santa Cruz公司。所有操作過程均按照說明書進行。
2結果
2.1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血清中白細胞介素水平變化
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組、糖尿病組及高血壓組患者血清中白細胞介素-2、白細胞介素-3、白細胞介素-6及白細胞介素-10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4組患者血清中白細胞介素水平比較 pg/L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2.2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血清中VEGF及胱抑素C水平變化
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血清中VEGF及胱抑素C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和糖尿病組及高血壓組患者(P<0.05),且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上述指標也顯著高于糖尿病組和高血壓組患者(P<0.05),見表2。

表2 4組患者血清中生長因子水平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與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組比較, #P<0.05。
2.3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血清中內皮素、腦鈉肽及腦鈉肽前體水平變化
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血清中內皮素、腦鈉肽及腦鈉肽前體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糖尿病組及高血壓組患者(P<0.05),見表3。

表3 4組患者血清中內皮素、腦鈉肽及腦鈉肽前體水平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3討論
近年來,糖尿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有逐年升高的趨勢。高血壓是威脅人類生存的重要心血管系統疾病,其發病與糖尿病具有一定的相關性。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是臨床上常見的心血管系統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狀態和生活質量。本研究分析血清VEGF及血清胱抑素C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診斷價值,發現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組、糖尿病組及高血壓組患者血清中白細胞介素-2、白細胞介素-3、白細胞介素-6、白細胞介素-10、VEGF、血清胱抑素C和腦鈉肽及前體及內皮素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但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組、糖尿病組和高血壓組患者白細胞介素-3、6和10、腦鈉肽及前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因此,血清胱抑素C及VEGF和內皮素、白細胞介素-2可能參與了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發病過程,可作為臨床診斷及治療的參考指標。
胱抑素C是半胱氨酸的抑制劑,參與糖尿病及其并發癥和高血壓的發病過程。沙格列汀單用或聯合替米沙坦對Ⅱ型糖尿病腎損害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影響的研究中發現,糖尿病腎病患者存在明顯的血清胱抑素水平升高,而藥物可以通過調節胱抑素C水平來改善糖尿病腎病[8]。血清胱抑素C聯合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價值的研究中也發現,糖尿病腎病早期患者存在明顯的胱抑素C水平異常,且其可以與β2微球蛋白共同作為臨床診斷的標志物[9]。張偉等[10]也證實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和β2微球蛋白聯合檢測能夠早期診斷糖尿病腎病。同時,血清胱抑素C水平異常也參與了高血壓的發病過程。 本研究也發現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血清中胱抑素C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糖尿病組及高血壓組患者,同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血清中上述指標也顯著高于糖尿病組和高血壓組患者,提示胱抑素C水平的異常也與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發病密切相關。
參考文獻
[1]張瓊, 張藝, 李紅萍. 高劑量氯沙坦對原發性高血壓伴2型糖尿病血尿酸及蛋白尿的影響[J]. 現代臨床醫學, 2012, 6(1): 26-27.
[2]孫紅霞, 賈文劍, 申玉卿, 等.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動態血壓晝夜節律及血壓變異性[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2, 11(4): 679-681.
[3]孫寧玲, 郭曉蕙, 林善錟, 等. 高血壓與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篩查干預中國專家共識[J]. 中華高血壓雜志, 2012, 9(5): 423-428.
[4]王小輝. 糖尿病、高血壓及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合并腦梗死特點及與預后關系[J]. 中外醫療, 2012, 2(15): 20-21.
[5]李衛東. 高血壓患者腎功能評估中血清胱抑素C的應用效果觀察[J]. 山西醫藥雜志, 2015, 13(19): 2232-2234.
[6]孫海英, 張志明, 王琰.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與血清胱抑素C及CRP相關性分析[J]. 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 2015, 5(10): 73-74.
[7]錢小泉, 施賽歐, 張旻嵐, 等.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胎盤組織中VEGF、HIF-1α的表達及意義[J]. 中國衛生檢驗雜志, 2014, 11(23): 3412-3414.
[8]李偉, 陳宏. 沙格列汀單用或聯合替米沙坦對2型糖尿病腎損害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白細胞介素18水平的影響[J]. 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 2014, 7(11): 813-816.
[9]季孝. 血清胱抑素C聯合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 現代實用醫學, 2014, 18(10): 1299-1300.
[10]張偉, 程豐. 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和β2微球蛋白聯合檢測對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的價值[J]. 臨床血液學雜志: 輸血與檢驗, 2014, 21(6): 1025-1027.
中圖分類號:R 58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6)09-168-02
DOI:10.7619/jcmp.201609059
收稿日期:201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