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娜


中國武術有著悠久的歷史,自武術段位制施行后,獲得榮譽九段的人少之又少,近日,漳州籍人士林建華經中國武術協會批準,晉升武術最高段位九段,成為了漳州首位獲此殊榮的人,福建省僅有兩位。
1954年,林建華出生于漳州龍海,已過花甲之年的他看起來依然精神抖擻,氣宇軒昂。
聊到前不久晉升的武術最高段位九段,林建華感慨:“這個榮譽來之不易!”如今,林建華已從廈門大學退休,頭頂著“廈門大學教授、廈大教學名師、福建省武術協會副會長、國際級武術裁判、武術九段”等光環。行內的人都了解,國家武術九段的評選極為嚴格,必須在晉升八段后,在工作業績、武術科研論著、理論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并對武術運動的發展做出卓越貢獻,影響極大,武德高尚者,才有條件申請晉升九段,經國家體委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的審核后才能授予。
刻苦鉆研 終成大家
林建華的武術啟蒙就是他父親,父親早年學習過南拳,曾在印尼工作,抗戰時期還曾表演武術募款支持抗日。林建華從小耳濡目染,對武術有著特殊的感情。
然而,早年林建華想要習武,父親卻不支持。父親認為,以前社會治安不好,習武可以防身,現在國家安定,社會太平,孩子就應該多讀書。
雖然沒有征得父親同意,林建華還是偷偷地學。父親看林建華確實有天賦,便托人找到了武術家鮑冠芳的弟子黃淵教兒子武術?!懊刻烨宄课妩c多就到漳州中山公園,從基本功、十二路彈腿、北方拳、練步拳等開始練習,”林建華說,“學習了幾年武術基本功最大感受就是身體強壯,那時候讀六年級,班里有些同學比我年紀大兩三歲,個頭比我高,可比力氣卻總輸給我。”1969年,林建華到長泰山上下鄉,雖然日子過得很辛苦,但他仍堅持練武,蹲馬步、沖拳、推掌,一有閑暇,林建華就抓緊練習,這也為后來林建華習武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1973年,林建華考上福建師范大學體育系?!澳菚r候落下太多功課,除了練功,每天就待在師大圖書館,惡補武術理論的知識?!碑敃r,林建華本打算畢業回漳州一中當排球老師。但師大一名老師十分看中他的武術基礎,便動員專修武術。
1979年,畢業留校擔任武術教師的林建華,參加了教育部在武漢體育學院舉辦的“全國高校武術師資進修班”,師從當代著名武術教育家、中國武術協會原副主席溫敬銘教授和劉玉華教授,潛心研習內家拳:太極拳、形意拳和八卦拳。
“那時就是‘學荒”,遇到名師指導林建華和同學們恨不得一天掰成幾天用,每天不是上課就是練習,有時候光練習互撞的準備動作就要花一兩個小時。林建華說,參加這次進修班,使他的武術素養得到很大提高,視野也更加開闊。
“老一輩武術家對武術教育的執著精神特別讓人感動。”林建華說,他一直記得溫敬銘老師的教導:“我們的責任是做武術的繼承者與宣揚者,要有鐵槍練斷,汗流八斗的毅力?!?/p>
1980年,林建華回到漳州家鄉,還特意拜老武術家王景春為師,王景春老先生看林建華“很可靠”,便不吝賜教,將自己畢生所學的醉拳、雙刀、陰陽鐵扇等獨門功夫傳授給他。此外,林建華還廣拜名師,得到我國著名武術家何福生、康紹遠等前輩的傳授和指導。
俯身教學 桃李滿天下
1983年,林建華從福建師范大學調到廈門大學長期從事體育教學工作,培養了海內外大批武術人才。
林建華注重武術的修身養性,至今他仍保持著每天鍛煉的習慣。他創編“形意強身功”、“形意養生功”、“白鶴長壽功”等。其中,“形意強身功”被國家體育總局評為“全國優秀全民健身項目一等獎”,作為優秀健身功法向全國推廣。
幾十年的教學,林建華早已桃李滿天下,其中不乏一些洋徒弟。曾經他出版了一本英文版的《中國形意拳——三大內家拳之一》,遠在美國的凱斯看到哥哥買了這本書十分喜愛,但書店里卻沒有了,利用暑假凱斯連續幾次從美國費城來到廈門大學,專程找林建華討教武術,往來間,林建華和凱斯亦師亦友。1990年,林建華利用到美國出差的機會,還特地到凱斯家里拜訪。
如今,林建華每年都會抽出時間走出國門,在世界各地傳授中華傳統武術,參加國際武術友好交流活動。2014年,他應美國國家武術總會的邀請,專程赴美主持了全美武術選拔賽。他還登上美國《功夫》雜志封面。
潛心研究 十年磨一劍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林建華還收集大量武術資料,努力研習文史知識,發表了30多篇學術論文。先后出版了《福建武術史》、《世界流行技擊術》、《中國形意拳》(英文版)、《形意強身功》、《八閩武術》、《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程》、《普通高等學校武術教程》、《現代大學武術與健身教程》等專著。其中,他花費了十年時間編著了福建首部《福建武術史》;2015年,他主編的80萬字的《福建武術人物志》也已付梓。而眼下,他又忙于編著《永春白鶴拳大觀》和《中國武術段位制》教程,前者即將出版。
除了著書,林建華忙于參加全國性及省內的武術比賽裁判工作。在他看來,現在武術進入奧運會已經比較成熟,此前因為東方武術與西方體育比賽的裁判規則、評判方式不一樣,所以進不了奧運會。林建華說:“現在的武術比賽裁判,已經按照奧林匹克精神及要求,盡可能做到簡單、量化、科學,采用電腦系統打分,十分規范?!?/p>
林建華還熱衷于武術的推廣活動,2011年,他積極推動了《海峽兩岸武術與養生論壇》的召開,來自臺灣十幾所大學和國內三十幾所高校的專家、教授齊聚論壇進行研討。身為漳州人,林建華也很關注漳州武術的發展,在他的牽線搭橋下,龍文區連續舉辦八屆“海峽兩岸中華武術大家練”活動。林建華說:“漳州武術有著十分深厚的傳統,希望政府、民間可以把武術作為兩岸交流的媒介,加深兩岸的聯系與交流的同時,讓漳州武術得以傳承、發揚光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