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媛
【摘 要】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地下工程的建造也逐漸增多,地下防水工程質量的好壞和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筆者根據多年的地下防水工程施工經驗,簡要介紹了地下防水工程施工中的一些處理方法。
【關鍵詞】地下結構;防水工程;防水混凝土
地下結構是房屋建筑及工業建筑中的一項重要的功能質量保證工程,而滲漏是地下結構工程防水施工中最突出的問題之一。地下防水工程的最突出的特點是屬于隱蔽工程,且具有不可修復性。
一、防水混凝土的施工
(一)嚴格把好混凝土原材料質量關,保證原材料質量
如選用水化熱較低的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應嚴格控制砂石料的含泥量,堅持對施工中每一批砂石料進行含泥量、級配和水泥的細度模數取樣測定,即砂含泥量≯3%且不得呈塊狀;石料含泥量≯1%,石子最大顆粒粒徑≯40mm,以保證混凝土配比原材料符合質量要求。
(二)混凝土集中拌制,保證混凝土澆注連續
為縮短混凝土澆灌時間,混凝土應集中拌制,如配備多臺攪拌機,連續拌制作業,不停澆灌,快速施工,保證混凝土整體性。
(三)混凝土配合比優化
為了減少混凝土收縮、增強混凝土本身抵抗收縮應力的能力,實驗室應根據混凝土的設計強度和抗滲等級要求,結合材料的品種,進行混凝土配合比優化,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得大于0.55。如盡可能地降低水灰比,在混凝土中摻入適量的粉煤灰、高效減水劑及水泥用量8%的UHA復合膨脹防水劑等,并減少混凝土的拌和用水量,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滲和抗壓能力,使試驗結果混凝土強度合格率達100%,抗滲等級達到S12標準。采用混凝土泵運輸時,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4cm~18cm,并合理選擇泵送劑或高效減水劑。
(四)混凝土澆筑工藝
混凝土的澆筑一般有3個選擇,一是全面分層,二是分段分層,三是斜向分層。且由于采用的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較大,流動性較好,因此在施工時應嚴格振搗,避免出現振搗不密實和漏振的現象。在墻體澆筑方面,重點是以下幾個方面:1、底板混凝土澆筑:針對底板混凝土量大,厚度尺寸大,澆灌時易形成施工縫,因此應從底板一端兩側同時澆筑;澆筑間隔時間應嚴格控制在水泥初凝時間內;為減少面層混凝土的收縮量,應采用二次振搗工藝;在混凝土振搗密實后,應對底板表面進行找平、抹實、壓光等 3次抹壓;初凝后鋪上塑料薄膜蓋上草袋,進行不少與14d的保溫養護,防水混凝土不宜過早拆模,拆模時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周圍外界溫度不得超過15℃左右,以防混凝土干縮和溫差引起裂縫。2、外墻混凝土澆筑:地下墻體分層澆筑500mm~600mm為一步,各層間隔時間不超過水泥的初凝時間;所有的鋼筋均按設計要求設置高標號砂漿墊塊,保證鋼筋的保護層;為了防止外墻混凝土干縮和溫差引起裂縫,在混凝土初凝后,墻頂蓋上草袋加強養護,養護14d后將外墻模板拆除。
二、水泥砂漿剛性防水
水泥砂漿防水層是一種剛性防水層。即在建筑物的地面和側面分層涂抹一定厚度的水泥砂漿,利用砂漿本身的憎水性和密實性來達到抗滲防水效果。但這種防水層抵抗變形能力差,故不適于受振動荷載影響的工程或結構上易產生不均勻沉陷的工程,亦不適用于受腐蝕、高溫及凍融的磚砌體工程。
1、普通多層水泥砂漿防水層。
普通水泥砂漿風水池是利用不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漿和素灰膠漿,相互交替抹壓密實,構成的一種整體防水層。
2、摻外加劑的防水砂漿防水層。
就是在普通水泥砂漿中,摻入一定量的防水劑。由于防水劑與水泥水化作用而形成不溶性物質或憎水性薄膜,可填充、堵塞封閉水泥砂漿中的毛細管道,獲得較高的密實性,提高其抗滲能力。
三、卷材防水層
地下卷材防水層是一種柔性防水層,是用瀝青膠將幾層卷材粘貼在地下結構基層的表面上而形成的多層防水層,它防水性好,具有良好的人性,能適應結構振動和微小變形,并能抵抗酸、堿、鹽溶液的侵蝕,但卷材吸水率大,機械強度低,耐久性差、發生滲漏后難以修補。因此,卷材防水層只適用于形式簡單的整體鋼筋混凝土結構基層和以水泥砂漿、瀝青砂漿或瀝青混凝土為找平層的基層。
卷材防水施工按施工方法可分為外防水外貼法和外防水內貼法。
1、外防水外貼法。
外防水外貼法是除結構物底下的卷材是在結構施工前貼好外,而其結構豎向的墻體部分的外防水,則在墻體結構完成后,再在結構墻體外面進行粘貼(成為外貼)的方法來完成。所以成為外貼法。
其施工順序為:準備施工→澆筑墊層混凝土→、砌兩側臨時性保護墻→在墊層上抹1:3水泥砂漿找平層,并在墻角處做圓角→在保護墻上抹1:3石灰砂漿找平層→鋪卷材防水層(先底后墻)→在底板下卷材防水層上澆筑5cm細石混凝土保護層→養護墻上防水層面抹砂漿保護層→進行底板、墻板結構施工→拆模→外墻結構面抹1:3水泥砂漿找平層→保護墻→做外防水卷材防水層→砌外保護墻→回填土→結束施工。
2、外防水內貼法。
外防水內貼法是所有卷材全部施工完成后,再進行結構施工。附加防水層做完無需留槎搭接。但由于保護墻需一次砌筑較高,穩定性較差。
外防水內貼法的施工工藝:墊層施工→養護→砌永久性保護墻→砂漿找平抹圓角→養護→噴涂基層處理劑→鋪貼卷材防水層→保護層施工→地下結構施工。
四、質量控制
(一)原材料中水泥應采用適合地下工程的品種,強度等級不低于32.5,還應進行復試。
(二)配合比中主要控制水灰比,凡混凝土干硬些則防水性能好些,但要利與操作和振搗密實。其次是控制外加劑用量,一定要按配合比允許量摻加。
(三)掌握攪拌時間,不能少于2min,振搗要密實,澆筑一定要分層。
(四)止水帶要放置正確,尤其是伸縮縫出支模時一定要卡牢。
(五)養護很重要,要保證養護時間,并應有專人負責。
五、結束語
地下建筑施工當中的防水處理非常重要,特別是地下施工過程中的防水措施。它直接影響著施工進度、工程質量和人員安全。掌握好地下防水施工技術,是對工程質量、人員安全的最基本保障。
參考文獻:
[1]沈春林.建筑防水工程施工[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2]安太芬.某高層大廈工程地下室滲漏處理[J].科技創新導報,2010(,06).
[3]鄒國文.試論地下防水施工中應遵循的原則[J].科技風,2009(13).
[4]朱志威.地下建筑防水工程施工技術之淺析[J].科技資訊,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