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婷婷
(西安石油大學,西安710065)
稅收籌劃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分析
沙婷婷
(西安石油大學,西安710065)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企業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而經濟和市場的多元化則會導致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更加復雜。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稅收籌劃會更有利于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通過稅收籌劃在財務管理中的運用的案例分析與研究,可以幫助相關企業防范納稅的風險、降低稅收成本以及投資者的稅收負擔。
稅收籌劃;財務管理;應用
稅收籌劃與財務管理相互影響,不可分離,兩者都是為了實現企業利價值最大化的目標,但是稅收籌劃則是融入到財務管理中,圍繞企業財務管理開展。兩者也存在一定差別,首先對于稅收籌劃來講,是可以存在多種的籌劃方案,但是不同方案對于企業的獲利能力和投資回報率會有不同的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對于企業的盈利和償債能力會產生不同的結果。而對于財務管理來講,將稅收籌劃與財務管理相結合,是為了保障企業的資金運轉,獲得更大利潤價值,并通過其互相影響、互相作用,從而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目標。
1.在籌資活動中的應用。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籌資活動是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先決條件,也是首要環節。資金是企業運行的基礎,企業籌資活動的目是為了資金成本的最小化。企業的籌資方式分為債務籌資和權益籌資兩種。負債籌資是為了在合理的范圍內增加資金利用率,而過高的負債,會導致企業出現危機。權益籌資不能進行抵稅,從企業利潤中支付,雖然負債籌資要比權益籌資的本錢要小的多,但權益籌資具備安全性和長期性的長處。
例:甲企業是一家以生產型為主的上市公司,公司為了擴大生產規模,打算籌資1 800萬元,有下列方案可選擇。
方案1:增發1 800萬普通股,每股1元。
方案2:增發900萬普通股,每股1元;發行債券900萬元,債券票面利率為5%。
方案3:增發600萬普通股,每股1元;發行債券1 200萬元,債券票面利率為8%。
假定該公司年息稅前利潤為1 800萬元,息稅前投資收益率為10%,應選擇哪種籌資方案?(企業所得稅率為33%)
表1 三種方案情況
我們可以通過表1中計算可以得出方案2和方案3是負債籌資。由對比表中方案1、方案2和方案3可以看出:
方案1和方案2相比較,息稅前利潤相同,而實際稅負相差14.85萬元,原因是由于方案2的應納稅額減少14.85萬元,其負債利息成本為45萬元,擋避了相應的應稅所得額。方案2和方案3相比較而言,方案3的負債利息成本96萬元,比方案2的負債利息45萬元成本高出51萬元,則方案3負債成本的應稅所得額擋避的稅額更大,因而節稅效果更顯著。
2.在投資活動中的應用。選擇適當的稅收優惠政策是企業進行稅收籌劃的最佳選擇。投資者進行投資時,關注的重點是從中獲得多少收益,但是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例如投資的方式、投資的組織形式、投資的地點、投資的行業和方向等,同時需要重視投資將會遇到的風險。納稅人應當注意應納稅額和可抵扣稅的項目,這些關系到納稅人投資收益率的高低。所以,納稅人在進行投資決策時需要重視稅收籌劃的作用。
例:某企業享受“三免三減半”的稅收政策優惠,公司開始運營預計在2008年9月,預計將在本年度出現虧損,而2009—2014年預計應納稅所得額分別為200萬元、400萬元、600萬元、800萬元、1 000萬元和1 200萬元,按照相關的政策,該企業免稅時間為2008—2010年,2011年,2013年可以享受減半的稅收優惠,應納稅額為(600+800+1000)*25%*50%=300萬元;2014年不享受稅收優惠,應納稅額=1200*25%=300萬元;則2008—2014年企業應納稅總額=300+300=600萬元。假如企業推遲運營日期到2009年1月,那么,2009—2011年不需要繳納所得稅,2012—2014年享受稅收減半優惠,則所得稅額=(800+1000+1200)*25% *50%=375萬元。所以,通過稅收籌劃后可以幫助企業減少600-375=225萬元的稅負。
3.在企業經營策略中的應用。在供給、生產、銷售等不同的生產經營活動環節中,各個環節內承擔著不同的稅負。在銷售環節中,涉及的稅收籌劃較為明顯。銷售確認收入時,包括金額的確定和時間的確定。企業在進行金額確定時,通過購貨的方式或者協議來確定收入金額,而不同的收入計量方式,則可以影響企業的收入,在不同年份來確認不同的收入,應納稅總額則不同,因此選擇不同的收入確認金額方法來進行稅收籌劃,則可以降低企業稅負;確認收入時間,根據不同的結算方式,可以通過推遲納稅的時間,進而獲取到資金的時間價值,企業則會從延期納稅中獲得更多的收益。
例:2015年8月,某公司發生應稅收入300萬元,其中無法馬上收回金額50萬元。若采取賒銷和分期收款作為結算方式,那么,計提8月的銷項稅額49.73萬元,剩余的50萬元則可以滯延至合同到期日計提銷項稅額9.95萬元;若該公司采取直接收款作為結算方式,那么,計提8月的銷項稅額為59.67萬元。通過比直接收款和推遲收款兩種結算方式,盡管計提兩者的銷項稅額是相同的,但是方案一可以推遲納稅義務的時間點,獲得資金的時間價值,幫助企業降低現金流,獲取到更多收益。
4.在利潤分配中的應用。在企業的利潤分配中,發放現金股利時,公司股東需要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但通過發放股票股利,從股票價格升值量中獲取收益,則不需繳納個人所得稅,不僅增加了營運資金,而且相對于所有者權益的數額進一步擴大,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對于利潤再投資來說,通過比較借款進行再投資,明顯會節約更多的稅款。這是因為利潤再投資的優惠通常大于借款的利息抵稅所得。居民企業從被投資企業分得的投資收益,則可以免繳企業所得稅。因而可利用先分配后轉讓的方法,雙方都可以減輕稅負,同時避免股權投資所得轉化為股權轉讓所得,從而避免重復納稅。
例:股份相同的甲乙兩企業合作,2014年合作盈利50萬元,2015年合作虧損50萬元,正負相抵消,甲乙兩企業就都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如果2014年甲、乙兩企業將盈利的50萬元分配,則每公司要繳納5萬元所得稅,那么2015年兩公司就會白白虧損50萬元。
5.在企業重組中的應用。稅收問題雖然不是企業重組的決定因素,但是對重組是否成功產生一定的影響。通過對并購方案進行分析,選擇出最佳的途徑進行并購,是資產重組和產權變革的重要形式。企業的分立是為了讓企業更好地跟國家政策走,利用和適應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和優惠政策,從而獲得更好的稅收收益。企業的分立和并購相對立。
例:A企業和B企業是經營范圍相同的兩家公司,A企業因為經營不善,導致連續幾年虧損,根據政策,A企業被允許在以后年度彌補的虧損1 000萬元;但是B企業沒有可以彌補的虧損,年應納稅所得額為3 000萬元。假設所得稅稅率為33%。在合并之前,B企業每年交納企業所得稅為99萬元,A企業交納企業所得稅為0萬元。從稅收籌劃的方向來講,通過合并后,虧損的企業是成為并購的首選目標公司,因為通過并購A企業的1 000萬元虧損來抵減并購B企業以后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使得B企業每年交納企業所得稅為66萬元,A企業交納企業所得稅為0萬元,從而合并后可以節約B企業所得稅33萬元。
所以,對企業重組而言,應根據經濟大環境的需要,對企業和集團的經營環境和生產流程中考慮和綜合評估,通過稅收籌劃和評估選擇最佳方案。
稅收籌劃是一項細致復雜的工作,只有充分掌握稅收籌劃的方式方法及深入了解國家法律法規政策的變化,才能更好的擋避風險,更好的運用稅收籌劃這一利器,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經營管理效率,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目標。企業要始終堅持國家政策,面對市場環境的變化,要及時改變稅收籌劃方案,這樣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獲取更多的利益,實現企業的目標。
[1]王娜.論稅收籌劃與管理[J].中國集體經濟,2016,(7).
[2]宋爽.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稅收籌劃研究[J].財經界,2016,(2).
[3]顏桂菊.我國企業財務管理中所得稅稅收籌劃研究[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2,(11).
[4]孟麗.納稅籌劃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以茅臺葡萄酒集團公司為例[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5,(6).
【責任編輯 杜 娟】
F81
A
1673-291X(2016)23-0124-02
2016-08-11
沙婷婷(1991-),女,山東濱州人,碩士研究生,從事財務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