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俊杰王常林武 瑞
(1.黑龍江省農墾855農場畜牧科,黑龍江雞西 158327;2.黑龍江省八一農墾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黑龍江雞西 163319)
復方中藥乳劑防治奶牛子宮內膜炎效果研究
魯俊杰1王常林1武 瑞2
(1.黑龍江省農墾855農場畜牧科,黑龍江雞西 158327;2.黑龍江省八一農墾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黑龍江雞西 163319)
子宮內膜炎是奶牛不孕癥的主要原因,該病給奶牛業帶來了重大的經濟損失。由于抗生素的過度使用,“抗奶”問題一直困擾著養殖戶,因此應用中藥防治奶牛子宮內膜炎成為研究重點。一種新的藥物的研發除前期的實驗室研究試驗外,對其進行臨床治療效果評價是必要的環節。為此,本研究分別開展了復方中藥乳劑對豬子宮內膜炎的防治效果實驗,以期為在臨床上推廣應用奠定基礎。
奶牛;子宮內膜炎;復方中藥乳劑;臨床應用
1.1 方法
(1)實驗動物分組與方案
①臨床試驗方案
選取牡丹江農墾分局某大型奶牛場產后7d奶牛若干頭,用含硫氨基酸診斷方法進行檢測,篩選出患子宮內膜炎的奶牛30頭,隨機選取每10頭為一組,分別為復方中藥治療組(Ⅰ組)、西藥治療對照組(Ⅱ組)和病理對照組(Ⅲ組)。治療組每天子宮內灌注復方中藥乳劑20ml/次,連用5d,西藥治療組使用土霉素進行子宮投藥及全身消炎。病理對照組不用任何藥物治療。
②預防試驗方案
選取牡丹江農墾分局某大型牛場產后7d奶牛20頭,隨機選取每10頭為一組,分別為復方中藥乳劑用藥組(Ⅰ組)、健康對照組(Ⅱ組)。用藥組每天給患牛子宮內投入復方中藥乳劑20ml/次,連用5d。健康對照組不應用任何藥物。對兩組奶牛的子宮內膜炎發病率及亞臨床子宮內膜炎發病進行監測。
(2)奶牛子宮內膜炎檢測方法
含硫氨基酸診斷方法:用移液管取0.5%的醋酸鉛溶液4ml放入試管中,再取14滴20%的NaOH溶液和1.0~1.5ml的子宮內容物加入試管中,輕輕搖動試管。然后用酒精燈均勻加熱試管底部至剛要沸騰。若被檢子宮內容物中含硫氨基酸時,混合物便呈現深褐色或黑色,即可診斷為奶牛子宮內膜炎,并可根據顏色的深淺判定其嚴重程度;如果試管不變色表明被檢奶牛沒有子宮內膜炎。
(3)樣品的采集
分別于應用復方中藥乳劑藥物后第0、3、5、7、9d上午7:00~8:00采取血樣,在頸靜脈無菌采取10ml肝素抗凝血和10ml非抗凝血。肝素抗凝血用于紅、白細胞計數;非抗凝血分離血清用于血清抗體水平測定。每天對每組奶牛的平均產奶量進行記錄,連續9天,同時取鮮奶奶樣進行抗生素檢測。
(4)血常規指標的檢測
自動血細胞分析儀。
(5)免疫球蛋白IgG含量的測定
使用ELISA試劑盒進行測定。
(6)免疫球蛋白IgA含量的測定
使用ELISA試劑盒進行測定。
2.1 治療試驗組結果
(1)復方中藥乳劑和西藥對子宮內膜炎奶牛的治療效果
對患子宮內膜炎的奶牛采用復方中藥乳劑藥物治療:每天向子宮內注入復方中藥乳劑25ml,連用4d,停藥后用含硫氨基酸診斷方法進行檢測。治療后患子宮內膜炎的奶牛癥狀明顯減輕,治愈率為81.81%(9/11),有效率為90.9%(10/11)。西藥對奶牛子宮內膜炎也具有較好的效果,治愈率為63.63%(7/11),有效率為72.73%(8/11)。但是西藥治療效果不如復方中藥制劑治療效果。
(2)治療試驗組奶牛血常規檢驗結果
由表1可以看出,復方中藥制劑和西藥對患病牛的紅、白細胞影響差異極顯著(P<0.01),而復方中藥制劑與西藥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復方乳劑對發病牛的紅細胞抑制率為:58.7%;白細胞抑制率:34.5%。

表1 復方中藥乳劑對子宮內膜炎奶牛血常規檢驗結果
(3)產奶量記錄結果
由記錄可以看出,隨著復方中藥制劑和西藥對患牛治療的不斷深入,產奶量均有上升趨勢,而患牛隨著病程加長,產奶量逐漸下降。
2.2 預防試驗測定結果
(1)免疫球蛋白IgG測試結果
由表2可以看出,在實驗奶牛用藥前,兩組奶牛血清中IgG含量幾乎沒有差別,表現差異不顯著(p>0.05)。用藥后,Ⅰ組奶牛血清中IgG含量明顯升高,而Ⅱ組基本上沒有變化,表現差異顯著(p<0.05)。隨著用藥的不斷深入,在用藥后的第5d表現差異極顯著(p<0.01)。結果表明:復方中藥乳劑能夠提高奶牛血清中IgG含量,可以起到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作用。
(2)免疫球蛋白IgA含量的測定結果
由表3可以看出,在實驗奶牛用藥前,Ⅰ組奶牛血清中IgA含量與Ⅱ組相比,基本沒有太明顯的差別,因此差異不顯著(p>0.05);但是在用藥后的第3d,Ⅰ組奶牛血清中IgA含量明顯升高,而Ⅱ組無明顯變化,Ⅰ組、Ⅱ組差異顯著(p<0.05);并且隨著用藥的不斷深入,在用藥的第5天Ⅰ組、Ⅱ組差異極顯著(p<0.01)。結果表明:復方中藥乳劑能夠提高奶牛血清中IgA含量。

表2 復方中藥乳劑對奶牛血清中IgG含量的影響(單位:g/L)

表3 復方中藥乳劑對子宮內膜炎奶牛血清中IgA含量的影響(單位:g/L)
(3)產奶量測定結果
經過統計Ⅰ組、Ⅱ組的奶牛日產奶量無差別,因此復方中藥乳制劑對健康奶牛的產奶量沒有影響。
(4)子宮內膜炎發病情況
Ⅰ組在用藥期間,經實驗室檢測并沒有發現子宮內膜炎,而Ⅱ組在第6d有1例子宮內膜炎。由此可見復方中藥乳制劑對預防奶牛子宮內膜炎的發病具有良好的效果。
3.1 復方中藥乳劑對奶牛子宮內膜炎治療效果分析
試驗結果表明,治療前,患子宮內膜炎的奶牛紅細胞數、白細胞數均有高于正常值,因此表現出實驗組與病理對照組差異不顯著。治療后,用藥組奶牛血液學各指標均恢復到正常水平,與病理對照組差異顯著。說明復方中藥乳劑能改善血液濃、稠、粘、滯的狀態,使子宮內膜炎奶牛的炎癥反應明顯減輕[1-2]。
3.2 復方中藥乳劑對奶牛子宮內膜炎預防分析
通過實現可以看到:在實驗進行第3d時,用藥奶牛血清中IgG含量以IgA的含量就呈上趨勢;在實驗進行到第5d時,奶牛血清中IgG含量以IgA的含量變化就極為明顯,直至實驗進行第9d,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仍有變化。這就表明該復方中藥乳劑能夠增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可以增強機體的體液免疫功能,從而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3]。復方中藥乳劑能夠提高血清中IgG的水平,可能與B細胞有密切關系。分析認為B細胞是機體內唯一能產生抗體的細胞,復方中藥乳劑可以通過誘導磷酸酪氨酸激酶(PTK)的磷酸化、PLC和PKC的啟動、膜轉移,進而促進各細胞周期調節蛋白及激酶的產生,最終誘導B細胞增殖和成熟[4];也可能是復方中藥乳劑直接作用于B細胞,增進B淋巴細胞的有絲分裂,從而增加體液中IgG的含量[5]。
復方中藥乳劑對子宮內膜炎奶牛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別為81.81%和90.90%;復方中藥乳劑能增強奶牛的細胞及體液免疫功能,可提高血清中IgG51.02%、IgA62.12%含量,對子宮內膜炎具有較好的預防效果;復方中藥乳制劑具有“無抗”特性,在奶牛生產上具有重大經濟意義;由于復方中藥乳劑對奶牛子宮內膜炎的治愈率與有效率分別為81.81%、90.90%,比普通西藥分別高出近18個百分點,對發病牛的紅細胞、白細胞抑制率分別為58.7%、36.5%,比普通西藥均高;綜上復方中藥乳劑可以作為奶牛子宮內膜炎的首選藥物。
[1]和翀翼.防治奶牛子宮內膜炎新獸藥的研究[D].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08.
[2]李建生,梁慶周,劉宏亮,等.奶牛慢性子宮內膜炎的對癥治療[J].河南畜牧獸醫,2003,24(10):27-28.
[3]任鳳蘭,孫斌,徐偉.蜂膠在抗生素治療奶牛細菌性子宮內膜炎中的作用[J].甘肅畜牧獸醫,2003,171(4):11-12.
[4]段綱.中草藥添加劑對土雜雞補體C3,C4和IgG的影響研究[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05,20(3):400-404.
魯俊杰(1983—),男,研究生學歷,獸醫師,主要從事奶牛疾病臨床診療與預防。
武瑞(1968—),男,博士,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