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濤,王文軻,陳曾潔
低碳旅游相關利益主體演化博弈研究
鄭濤1,2,王文軻3,4,陳曾潔4
(1.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四川成都610064;2.四川師范大學科研處,四川成都610066; 3.四川師范大學可視化計算與虛擬現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四川成都610066;4.四川師范大學商學院,四川成都610101)
全球氣候變暖的生態環境問題引起了全球對“低碳經濟”理念的推崇.“低碳旅游”作為一項以低能耗、低污染的綠色出行方式,更是成為了社會公眾關注的焦點.選取政府部門、旅游企業與旅游景區這3個在旅游行業中起關鍵作用的群體為責任主體,通過構建政府與旅游企業,旅游企業與旅游景區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這3方在兩個博弈過程中的演化穩定策略及關鍵影響因素,從而為這3方做出關于低碳旅游的決策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研究結果顯示:3方的最終策略選擇依賴于博弈初始支付矩陣及關鍵參數的影響.政府要加大力度宣傳其提供的鼓勵政策以及實施和支持低碳旅游的旅游企業和旅游景區;加大對旅游景區的補貼而減少對旅游行業整體的補貼;旅游企業與旅游景區加強對組織內人員的培訓,最終實現博弈3方互利共贏與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
低碳旅游;政府;旅游企業;旅游景區;演化博弈
隨著全球氣候不斷變暖,“溫室效應”日益加劇,人類已經意識到肆意地對環境進行破壞已經威脅到自身生存環境以及健康安全等問題.減少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的排放,實現綠色發展已經成為全球各國共同的目標.旅游業作為全球經濟發展中迅速崛起的行業,相對于其他產業,旅游業更能夠在降低能耗、節能減排的行動中起到帶頭作用.低碳旅游作為一項以低排放、低污染為主要特征的綠色出行,逐漸成為旅游行業,乃至全球關注的焦點.在此背景下,對低碳旅游的發展問題成為近些年學者們研究的熱點.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發展過程中,通過運用低碳技術、推行碳匯機制和倡導低碳旅游消費方式,以獲得更高的旅游體驗質量和更大的旅游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的一種可持續旅游發展新方式[1].有學者指出我國低碳旅游的實行缺乏相關政策機制的支持及對低碳旅游系統利益相關者范圍的明確界定,主要表現為低碳旅游實施缺乏法制保障,低碳旅游企業面臨發展壁壘和旅游參與者低碳行動力較弱3大問題,由此導致低碳旅游的開展缺乏自上而下的約束力和執行力,阻礙了低碳旅游發展進度[2-4].由此可見,實現低碳旅游的發展需要社會不同群體的共同參與,然而在現代經濟社會發展中,每個群體往往只會關注自身利益,在滿足“利益最大化”目標下做出選擇.回顧現有關于低碳旅游的文獻發現,少有文獻探究低碳旅游發展中涉及的利益相關者及其之間復雜的利益關系.少數幾篇文獻主要從博弈論的思想對低碳旅游利益相關者的關系進行研究,其中涉及的主要相關利益者為政府與旅游企業,比如,謝雨等[5]、趙黎明等[6]運用動態的進化(演化)博弈探究了政府與旅游企業的利益關系,為尋求政企雙方實現長期共贏,推動低碳旅游發展提供了有用的政策建議.蘇興國等[7]則通過構建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模型探析了旅游管理部門與旅游景區的動態博弈過程;構建完全信息的動態重復博弈模型分析了景區投資與經營者及旅游者之間的靜態博弈.該研究為深入探究低碳旅游相關利益者之間的關系提供了創新性的思維.基于現有文獻的研究成果,本文選擇政府部門、旅游企業以及旅游景區3個主體,通過構建政府與旅游企業、旅游企業與旅游景區2個演化博弈模型對其在促進低碳旅游發展進程中彼此之間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的關系予以分析,重點探討低碳旅游激勵決策的建立和穩定狀態,分析政府、旅游企業以及旅游景區的決策在低碳旅游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我國低碳旅游處于瓶頸階段的現狀決定了政府、旅游企業以及旅游景區等相關利益主體之間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的關系,在復雜的政策制度、社會經濟、文化觀念以及資源配置等環境下,相關利益主體都將面臨鼓勵、支持、開展低碳旅游業務人力、物力、財力投入的限制與效益產出的衡量,在對關聯主體的決策無法正確把握的情況下,每方利益主體都是很難做出最佳決策的.針對這樣一種信息不完全,決策也不對稱的利益關系,社會經濟領域中通常采用演化博弈來予以分析,演化博弈將博弈理論與演化理論有效結合,將博弈雙方看作是有限理性的,具有現實基礎,同時,演化博弈吸收了生物進化發展的思想,將博弈雙方的利益用精確的數學模型予以描述,并將其間復雜的決策關系看作是博弈雙方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過程,描述博弈雙方策略選擇軌跡,生動刻畫經濟管理領域相關問題動態發展的過程.
因此,本文借鑒現有文獻以及實務案例,根據其中所提出的發展低碳旅游的相關影響因素對低碳旅游發展中政府、旅游企業以及旅游景區之間的利益關系及決策演變過程加以分析,重點對發展低碳旅游激勵決策的關鍵因素予以確定并對其有效性進行檢驗,進而對政府的鼓勵政策以及旅游景區、旅游企業的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具體分析有以下幾個方面:1)根據政府、旅游景區、旅游企業的有關利益提出演化博弈模型假設;2)構建政府-旅游企業、旅游企業-旅游景區演化博弈模型;3)對模型中博弈雙方的演化穩定策略以及博弈穩定狀態予以分析.
2.1政府與旅游企業的演化博弈分析
2.1.1 政府-旅游企業演化博弈模型假設
1)政府對低碳旅游有鼓勵和不鼓勵2種態度,政府決定予以鼓勵的概率為y.其他假設如下:
(a)政府鼓勵時,可獲得聲譽效益T,但有鼓勵成本G(對旅游行業的補貼),旅游企業實行低碳旅游時,政府獲得社會外部正效益V.
(b)政府沒有進行鼓勵,而旅游企業自主實行,則政府聲譽受損S;旅游企業并未實行低碳旅游,則存在社會外部負效應W(社會外部負效應主要來源于粗放性經濟,過度能耗等,如果一國成功實行低碳旅游,并積極治理環境,則可為社會節約這一部分成本,形成正效益,故本文假設V大于等于W),這部分社會成本由政府承擔.
2)旅游企業有2種策略:實行和不實行低碳旅游,其中實行低碳旅游的概率為x.其他有關假設如下:
(a)實行低碳旅游的旅行社具有直接經濟效益(指增加部分)R、直接成本C(指增加部分)、在政府鼓勵時可獲得政府補貼G.
(b)現代的旅游者多是精神文化水平較高的追求健康理念的消費者,當不實行低碳旅游的旅行社在政府鼓勵時會遭受聲譽受損J.
2.1.2 政府-旅游企業演化博弈模型構建根據上述模型假設,可以得到政府與旅游企業的博弈矩陣,如表1所示.

表1 政府與旅游企業演化博弈模型Table 1The evolutionary game model of government and tourism enterprise
2.1.3 政府-旅游企業演化博弈模型復制動態方程及演化穩定策略1)旅游企業角度.旅游企業實行低碳旅游的收益為

旅游企業不實行低碳旅游的收益為

旅游企業群體的平均期望收益為

旅游企業對低碳旅游的復制動態方程為


令F(x)=dx/dt=0,可得根據演化博弈的穩定性定理,當F'(x*)<0時,x*為演化穩定策略(ESS).
當y=y*時,F(x)始終等于0,即當政府對低碳旅游的支持力度為y*時,旅游企業實行和不實行低碳旅游的任何初始比例都是穩定的.
當y<y*時,在區間(0,1)上,始終有F(x)<0,此時旅游企業的復制動態方程有2個平衡點,即=0,=1,又F'(0)<0,F'(1)>0,所以,當y<y*時,=0是旅游企業與政府進行博弈過程中唯一的演化穩定策略.這表明當政府對低碳旅游事業支持力度不夠時,將促使旅游企業逐漸趨向于拋棄或不實行低碳旅游.
當y>y*時,在區間(0,1)上,始終有F(x)>0,此時旅游企業的復制動態方程同樣有2個平衡點,即=0,=1,但F'(0)>0,F'(1)<0,所以此時=1是全局唯一的演化穩定策略.由此可見,當政府全面支持低碳旅游時,將推動更多地旅游企業開展發展低碳旅游,進而形成良性互動.
2)政府角度.政府鼓勵低碳旅游業務收益為

政府不鼓勵低碳旅游業務的收益為

政府有關低碳旅游這一事項的平均期望收益為

政府的復制動態方程為

令F(y)=dy/dt=0,可得

同理,根據演化動態博弈的穩定性定理,當F'(y*)<0時,y*為穩定演化策略.
當x=x*時,F(y)始終為0,即當旅游企業實行低碳旅游的意愿程度達到x*時,政府對低碳旅游事業的支持力度在任何程度上都是穩定的.
當x<x*時,在區間(0,1)上,始終有F(y)<0,此時旅游企業的復制動態方程有2個平衡點,即=0=1,又F'(0)<0,F'(1)>0,所以,當x<x*時,=0是旅游企業與政府進行博弈過程中唯一的演化穩定策略.這表明當旅游企業對低碳旅游業務并不熱情時,政府也就沒有動力去支持低碳旅游這項事業,低碳旅游需要政府與旅游企業的配合,如果旅游企業態度淡漠,這極容易導致政府也放任粗放型、高能耗的旅游模式不管,但這將導致國內能源的過渡消耗并帶來更加嚴重的污染問題.
當x>x*時,在區間(0,1)上,始終有F(y)>0,此時旅游企業的復制動態方程同樣有2個平衡點,即=0,=1,此時F'(0)>0,F'(1)<0,=1是全局唯一的演化穩定策略,即旅游企業支持低碳旅游事業,政府也將全力推動低碳旅游事業的發展,逐步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
2.1.4 政府-旅游企業演化博弈演化博弈結論分析
將政府和旅游企業2個群體類型比例變化復制動態的關系用一個坐標平面表示,則政府和旅游企業關于低碳旅游業務的非對稱博弈趨勢如圖1.

根據政府與旅游企業非對稱博弈的結果來看,要使系統能夠以最大可能收斂于帕累托最優均衡(1,1),也即整體局勢向(鼓勵,從事)的穩定狀態發展,則區域C的面積應較多,而區域A的面積則較少,那么就要盡量使納什均衡取最小值,也即(x*,y*)要較小.從結果中可以看出博弈的穩定策略主要與C、R、J、G、T、W、V、S有關.
1)當C減小,R、J增大時,y*減小.現代旅游企業是一個追逐利益的盈利性組織,只是轉變經營模式帶來的收益增加大于成本增加,以及成本增加部分在企業可承受范圍內時,旅游企業才會實行低碳旅游.由于長期以來,我國以粗放型的生產方式換得經濟的高速發展,低碳旅游在我國目前還不是很普及,而低碳旅游的方式在短期內并會給旅游企業帶來較高收益R保證,并且對于旅游企業而言,這項新業務帶來的直接成本的增加C成為主要障礙,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能通過加大宣傳力度給旅游企業施加聲譽壓力,迫使企業處于社會責任考慮,實施低碳旅游.因此,政府應加大對低碳旅游的旅游企業加大宣傳力度,使這些旅游企業獲得較高的聲譽,同時政府應加大對接受國家補貼而無作為的旅游企業予以通報批評,帶給這些旅游企業聲譽受損的壓力.
2)當G減小,T、W、V、S增大時,x*減小.政府應減少對旅游行業的整體補貼G,而應有針對性地進行補貼,一方面降低政府支持低碳旅游的成本,另一方面壓縮不實行低碳旅游業務的旅游企業侵占支持低碳旅游的旅游企業的利益,降低其不作為的動機.同時,國家應加大對優惠政策以及補貼政策的宣傳,既是鼓勵更多的旅游企業轉型發展低碳旅游,也是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收獲更多地聲譽效益T.而對于有旅游企業實行低碳旅游而政府卻無作為的情況,應引入社會輿論機制對這種現象予以監督、譴責,從而讓政府遭受聲譽上的損失S.政府對于低碳旅游的態度根本性地取決于其對低碳旅游價值效應的認識,一方面,政府應進行深入的社會調查了解粗放型經濟發展將給整個生態環境以及國家長遠發展帶來的潛在威脅(W),另一方面政府要認識發展低碳旅游不僅促進了旅游行業的發展,還會帶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從多個方面都可以獲益(V).
2.2旅游企業與旅游景區
2.2.1 旅游企業-旅游景區演化博弈模型假設
1)旅游企業對于低碳旅游模式有2種選擇:開展與不開展低碳旅游,從事的概率為x.其他收益相關參數假設如下:
(a)旅游企業開展低碳旅游時將獲得國家補貼A1,在景區支持時有聲譽效益T;在景區不支持時,景區高碳排放導致的空氣污染等問題帶給游客不愉快的旅游經歷,因此旅游企業不僅不會獲得聲譽收益,還會存在未來顧客減少的風險,且需要花費更高的景區搜索成本,將這部分損失假設為D1.
(b)旅游企業不開展低碳旅游,在景區支持時負額外成本M(比如景區禁止汽車進入等支持低碳旅游的制度規定給旅游企業帶來不便),在景區不支持時,無影響.
2)旅游景區景區對低碳旅游的態度分為支持和不支持2種,其中支持低碳旅游的概率為y.其他有關假設如下:
(a)景區支持,而旅行社并不實行低碳旅游時,有政府補貼A2,轉型(低碳旅游景區)成本B;旅行社從事業務時,有聲譽效益S,轉型(低碳旅游景區)成本B,政府補貼A2.
(b)在景區不支持時,旅行社從事該業務,有間接損失(比如參加低碳旅游的旅游者對景區印象不好)D2;旅行社不從事業務時,無影響.
2.2.2 旅游企業-旅游景區演化博弈模型構建通過利用各項參數構建旅游企業和旅游景區對低碳旅游策略在各種可能情況下的收益函數,得到旅游企業與旅游景區的博弈矩陣,如表2所示.

表2 旅游景區與旅游企業演化博弈模型Table 2The evolutionary game model of tourism enterprise and tourist aeras
2.2.3 政府-旅游企業演化博弈模型復制動態方程及演化穩定策略1)旅游企業角度.旅游企業開展低碳旅游的收益為

旅游企業不開展低碳旅游的收益為

旅游企業群體的平均期望收益為

旅游企業對低碳旅游的復制動態方程為

令F(y)=dy/dt=0,可得

根據演化博弈的穩定性定理,當F'(x*)<0時,x*為演化穩定策略.
當y=y*時,F(x)始終等于0,即當旅游景區支持低碳旅游的可能性達到y*時,旅游企業是否開展低碳旅游的任何初始比例都是穩定的.
當y<y*時,在區間(0,1)上,始終有F(x)<0,此時旅游企業的復制動態方程有2個平衡點,即=0,=1,又F'(0)<0,F'(1)>0,所以,當y<y*時,=0是旅游企業與旅游景區進行博弈過程中唯一的演化穩定策略.這表明當旅游景區并不支持低碳旅游時,將導致旅游企業也逐漸放棄轉型,最后達到(不支持,不開展)這種非理想狀態.
當y>y*時,在區間(0,1)上,始終有F(x)>0,此時旅游企業的復制動態方程同樣有2個平衡點,即=0,=1,但F'(0)>0,F'(1)<0,所以此時x*2=1是全局唯一的演化穩定策略.由此可見,當旅游景區支持低碳旅游時,旅游企業也會更樂意開展低碳旅游,進而形成良性互動,達到(支持,開展)的理想狀態.
2)旅游景區角度.旅游景區支持低碳旅游的收益為

旅游景區不支持低碳旅游的收益為

旅游景區群體的平均收益為

旅游景區的復制動態方程為

令F(y)=dy/dt=0,可得

根據演化動態博弈的穩定性定理可知:
當x=x*時,F(y)始終為0,即當旅游企業從事低碳旅游業務的意愿程度達到x*時,旅游景區以任何概率支持低碳旅游,其與旅游企業之間的狀態都是穩定的.
當x<x*時,在區間(0,1)上,始終有F(y)<0,此時旅游企業的復制動態方程有2個平衡點,即=0,=1,又F'(0)<0,F'(1)>0,所以,當x<x*時,=0是旅游企業與旅游景區進行博弈過程中唯一的演化穩定策略.這表明在旅游企業帶來的旅游者大部分沒有“低碳生活”理念時,這類旅游者更加注重景區帶給自我的便利,旅游景區這時也就會為了短期的利益,放棄出臺有關低碳旅游的相關制度規定等,進而旅游景區逐漸忽略景區的“低碳”治理,態度轉為粗放型景區旅游.
當x>x*時,在區間(0,1)上,始終有F(y)>0,此時旅游企業的復制動態方程同樣有2個平衡點,即=0=1,此時F'(0)>0,F'(1)<0,=1是全局唯一的演化穩定策略,即旅游企業帶來的旅游者中崇尚“低碳旅游”的人比例較大時,將促使旅游景區迎合消費者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支持低碳旅游的景區制度,以便為這類消費者提供良好的身心環境.
2.2.4 旅游企業-旅游景區演化博弈演化博弈結論分析將旅游企業與旅游景區2個群體關于低碳旅游的非對稱博弈趨勢用一個坐標平面表示,可以得到類似圖1所示的相位圖.
進一步分析相位圖可知,要使系統能夠以最大可能收斂于帕累托最優均衡(1,1),也即旅游企業與旅游景區的博弈向(支持,開展)這種穩定狀態發展,則區域C的面積應較多,而區域A的面積則較少,那么就要盡量使納什均衡取最小值,也即(x*,y*)要較小.從結果中可以看出博弈的穩定策略主要與A1、A2、D1、D2、T、M、B、S有關.
1)當D1減少,A1、T、M增加時,y*減小.旅游企業應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質量,提高旅游企業現有資產或人員的利用率,積極探索戶外低碳旅游模式及適宜低碳出行的旅游地,爭取在景區不支持低碳旅游的情形下,也能通過強大的專業能力開拓新的低碳旅游方式,成功開展低碳旅游活動,重獲聲譽T,同時,減少額外損失D1.這一部分損失的有效降低還可依賴于政府的外力作用,政府通過建立低碳旅游景區試點并積極引導和促進低碳旅游企業與試點的合作,這將大大降低低碳旅游企業的搜尋成本D1.同時,景區應加大對低碳旅游業務的宣傳,并提供開展低碳旅游的旅游企業的聯系方式,以加大對那些不顧環境污染,仍然堅持原有粗放型的旅游模式的企業的壓力M.政府還應該加強對開展低碳旅游業務(無論成功與否)企業的補貼政策,并加大對成功案例的宣傳,擴大社會影響力,增加企業的聲譽效益T.
2)當B減小,S、A2、D2增加時,x*減小.在旅游景區與旅游企業的博弈中,雙方均為以盈利為目標的組織,在低碳理念還未成為社會公眾生活理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時,開展或支持低碳旅游在短時期內的效益不易被觀察到,景區與旅游企業之間的博弈往往很難達到理想狀態,因此在這一階段,政府的外力推動作用不容忽視.政府作為低碳旅游的主導者,一方面應加強支持低碳旅游并采取實際行動的旅游景區的宣傳,既降低旅游企業對此類景區的搜尋成本,又大大為旅游景區提高了潛在客流量,增加旅游景區的聲譽效益S;另一方面對支持低碳旅游的旅游景區給予更多補貼A2,并給予其他形式的鼓勵政策,比如免費提供新能源技術產品、清潔燃料等,以降低旅游景區的轉型成本B,進而吸引更多旅游景區圍繞低碳理念,加強景區設備設施、服務方式的改造建設,成功轉型成為低碳旅游景區.
本文通過構建演化博弈模型探尋低碳旅游發展過程中主要相關利益者——政府、旅游景區與旅游企業3者之間的利益關系,研究發現,低碳旅游在我國并未完全成型,在此背景下,現代理性的旅游組織尚不能發現發展或支持低碳旅游能夠帶來的利益,因此,在現階段只能采取政府補貼、加大宣傳為其帶來聲譽壓力的雙效機制才能促使旅游企業主動選擇實行低碳旅游,同時,在轉型的同時,旅游企業和旅游景區只有通過加強組織人員培訓,建立良好的成本控制制度,才能夠有效減少轉型的成本,進而擴大利益獲取方式,擴大利潤空間.
[1]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種新的旅游發展方式[J].旅游學刊,2010,25(1):13-17.
[2]唐承財,鐘林生,成升魁.我國低碳旅游的內涵及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J].經濟地理,2011,31(5):862-867.
[3]周連斌.低碳旅游發展動力機制系統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1,32(2):149-154.
[4]肖嵐,趙黎明.我國低碳旅游系統利益相關者關系格局及博弈分析[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6(2):105-108.
[5]謝雨,畢魏強.低碳旅游推廣過程中地方政府與旅游企業的進化博弈[J].特區經濟,2013(2):100-102.
[6]趙黎明,陳喆芝,劉嘉玥.低碳經濟下地方政府和旅游企業的演化博弈[J].旅游學刊,2015,30(1):72-81.
[7]蘇興國,胡玥.低碳旅游推廣過程中參與者的博弈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1(27):133-134.
[8]李航飛,唐承財,許樹輝,等.自然風光型景區的低碳舒適度研究:以世界遺產地丹霞山為例[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7(1):126-130.
[9]吳鈾生.實現生態旅游的實踐探索[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8(5):171-173.
[10]吳鈾生.建立“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氣候安全”城市生活方式的探索[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0(5):47-51.
[11]張良.演化博弈思想的制度分析:中國經濟轉型研究的新視角[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5(3):31-36.
The Research on Evolutionary Game of the Multi-Stakeholders in Low-carbon Tourism
ZHENG Tao1,2,WANG Wenke3,4,CHEN Zengjie4
(1.School of Economics,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5,Sichuan; 2.Scientific Research Department,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 610066,Sichuan; 3.Visual Computing and Virtual Reality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 610066,Sichuan; 4.Business School,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 610101,Sichuan)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aused by global warming make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e“low-carbon economy”.“Low-carbon tourism”,as a low energy consumption,low pollution and green way to travel,has become the focus of public.This paper selects government departments,tourism enterprises and tourist attractions as the stakeholders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ies and key factors by building the evolutionary game model of the government and tourism enterprises,tourism enterprises and tourist attractions,so a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decision-making of low-carbon travel.The results show: the final policy choice depends on the matrix constituents and key parameters of the initial payment of the impact of the game.The government should make efforts to promote and implement policies to encourage and support low-carbon tourism enterprises and tourist attractions it offers;to increase tourism subsidies and reduce subsidies on scenic tourism industry as a whole.Meanwhile,tourism enterprises and tourist attractions should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people in the organization and thus,ultimately win the game tripartite.
low-carbon tourism;government;tourism enterprise;tourist attraction;evolutionary game
F590
A
1001-8395(2016)03-0450-06
10.3969/j.issn.1001-8395.2016.03.026
(編輯周俊)
2016-03-04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15YJC850026)和四川省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項目(SC15B071)
鄭濤(1979—),男,副教授,主要從事公共政策的研究,E-mail:5106933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