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刊理由:長期以來,我國都堅持以公立醫院為主,在財政上對其予以大力支持,形成了一枝獨秀的局面。但是,隨著近年來醫患供求關系的不平衡,需要更多醫療資源的供給,民營醫院開始大放異彩。在此背景下,其憑借自身努力不斷實現跨越式發展,引得民間資本紛至沓來。與此同時,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積極扶持推進民營醫院的建設和發展,民營醫院迎來了發展的春天。陸良培芳醫院作為云南省民營醫院的典范,在董事長趙培芳的帶領下,激流勇進、默默奉獻,贏得美譽的同時也迎來了迅猛發展的“培芳速度”。
“或許我們不必站立在巔峰之上才會看到滿目白云的飄蕩,或許我們不必遨游在仙境天堂才能目睹天使善良的臉龐。在溫存的人間,總有那么一群人,讓世界充滿了光明和希望。”這群可愛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醫生。他們默默奉獻、辛勤耕耘,為百姓的健康保駕護航。
20世紀80年代,民營醫院出現在中國醫療行業的舞臺上,開始認真地書寫屬于自己的歷史。1995年以后,民營醫院成為如日中天的朝陽產業,越來越多的人涌入這個市場。2001年9月,中國開放醫療市場,鼓勵發展醫療機構,民營醫院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中國大地上。2003年,民營醫院步入最好的發展時期。2009年,中國實施新醫改,民營醫院進入醫療行業的政策壁壘逐漸消除。2012年,國家明確提出到2015年非公立醫療機構床位數和服務量要達到總量的20%,逐步實現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同臺共舞。
二十三年歷史 寫輝煌篇章
1993年7月4日,對于趙培芳和他的培芳醫院乃至生活在陸良縣這片土地上的人而言,是一個永遠都無法忘記的激動人心的日子。從這一天開始,趙培芳懷著滿腔熱血,和他熱愛的醫療事業在陸良這塊土地上扎下了根。那年,他37歲,當時正值國家體制改革,趙培芳堅持解放思想,響應黨的號召,辭去了曲靖市二院的工作,放棄了人人羨慕的鐵飯碗,回到家鄉辦起了陸良縣第一所民營醫院,踏上了追逐夢想的征程。23年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不改初衷,播撒著愛的陽光,給無數的患者帶來了溫暖和希望。那一天,鞭炮聲響徹云霄,似乎在迫不及待地告訴陸良人民:“趙培芳又回來了”。
26名醫護人員,4個科室: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48張置簡易病床。1臺常規化驗,1臺B超,1臺三導聯國產心電圖機,1臺X光機,1臺多功能檢查機,價值總共65.5萬元。這就是趙培芳夢想開始的地方,這就是陸良培芳醫院的雛形。“當時,我一個月工資300塊,護士才80塊,但是,卻覺得特別充實。”行走在陸良這片熱土上,理想與信念讓這個年輕人毫不畏懼、勇往直前。“是陸良這片沃土養育了我,人民群眾就是我的衣食父母,為人一生,造福一方。”趙培芳告訴記者。
醫院創建初期,趙培芳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就是努力在半年內讓醫院實現收支平衡。結果卻令人喜出望外,醫院自營業的第一天起便開始盈利了。原來,他之前曾在陸良縣人民醫院和曲靖市二院工作,不僅醫術精湛,而且工作踏實肯干、努力刻苦,更是把每一個來就診的患者當做自己的親人、朋友一般,認真對待、態度溫和,深受百姓喜愛,在當地已經小有名氣。大家在得知他自己開了醫院之后,紛紛前來祝賀。醫院在開業的第一天便搶救了一名暈倒的學生,很多人也慕名前來就醫,培芳醫院逐漸走進陸良縣老百姓的心里。
大浪淘沙,時間往往是最好的見證者。2013年12月,陸良培芳醫院通過審核,成為云南省所有民營醫院當中第一家“二級甲等醫院”。至今,全云南省也只有5家民營醫院達到這個資質。這是屬于全體培芳醫務人員的榮譽,是他們辛勤耕耘的結果。為了在評審中脫穎而出,陸良培芳醫院早在兩年前就吹響了號角,號召大家向著“二級甲等醫院”的目標邁進。在沖鋒的過程中,全體醫務人員凝心聚力,迎難而上。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作為回贈,時間也厚待了培芳醫院。
近年來,在陸良縣衛計局的指導幫助下,在社會各界的理解支持下,以趙培芳為核心的董事會領導班子帶領全院職工迎刃而上、奮發進取、開拓創新、辛勤耕耘,加強醫院環境建設,提高醫療服務水平,為陸良縣老百姓提供舒適、優美、安靜的就醫環境和快速、便捷、優質的醫療服務。贏得了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不斷凸顯。
目前醫院已成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工傷生育保險、中國人壽保險和太平洋保險定點單位,使廣大的患者能夠享受政府的社會保障關懷。醫院曾被中國民營醫療機構協會授予“百姓明明白白就醫,全國誠信示范醫院”、云南省消費者協會授予“誠信單位”、云南省誠信企業協會授予“云南省誠信企業”、曲靖市委市政府授予“突發公共事件救援工作先進集體”、曲靖市物價局授予“物價計量信得過單位”和“明碼標價示范單位”、曲靖市衛生局授予“優質護理服務先進集體”“醫療機構量化分級甲級單位”、曲靖市人力資源和社會勞動保障局授予“勞動關系和諧企業”、曲靖市總工會授予“模范職工之家”、陸良縣第一批“千村扶貧百村整體推進優秀幫扶企業銅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先進單位”“價格信得過先進單位”“納稅先進戶”“守合同重信用企業”“民營企業先進單位”“黨建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基層黨組織”“工會工作先進單位”“教育工作捐資助學先進單位”“陸良縣衛生系統護理技能競賽二等獎”“陸良縣職工健身操大賽二等獎”等多項殊榮。
陸良培芳醫院在董事長趙培芳的帶領下,通過全院職工的共同努力,現已發展成為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為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醫院。醫院現擁有固定資產投資上億元,占地20畝,建筑面積22000平方米,核定床位200張,核準開設診療科目有:預防保健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膚科、急診醫學科、康復醫學科、麻醉科、疼痛科、醫學檢驗科、醫學影像科、中醫科、中西醫結合科。主要承擔各級政府指令性任務和地方常見病、多發病、部分疑難病的診療工作,兼顧預防、保健、康復功能,可提供24小時急危重癥診療服務。
醫院始終堅持人才興院發展戰略,不斷引進和培養人才,同時注重本地醫學人才的培養,形成優良的“老中青”人才結構模式。醫院現共有在編職工280名,其中衛技人員220人,其中包括高職7人、中職45人、初職168人。為了給患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實現讓更多的陸良百姓在“家里”就能把病看好的目標。醫院每年都斥巨資引進大型先進設備,與國際醫療水平接軌,不斷完善醫院診療設備,提高醫療服務質量。陸良培芳醫院擁有一大批先進的醫療設備,如:磁共振(MRI)、東芝多排螺旋CT、數字直接成像X光機(DR)、西諾德數字直接成像全景牙片機、Iu Elite Philips彩色B超、日本阿洛卡α-7彩色B超、深圳開立8000彩色B超、超聲骨質分析儀、日立全自動生化儀、美國貝克曼全自動生化儀、血球儀、全自動微粒子化學發光儀、血凝儀、電解質儀、血氣分析儀、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高壓氧艙、R-2000B雙極射頻控溫熱凝器、CHY-31醫用三氧治療儀、980nm/30WVELAS椎間盤激光治療儀、椎間孔鏡、YRX-1-32銀質針導熱巡檢儀、日本奧林巴斯電子胃腸鏡、電子陰道鏡、宮腔鏡、纖維耳鼻咽喉鏡、手術顯微鏡、鼻竇內窺鏡、支撐喉鏡、電測聽聲阻抗儀、全自動微機視野計、鈥激光碎石機、體外震波碎石機、等離子前列腺切除儀、腹腔鏡、膀胱鏡等。陸良培芳醫院達到了曲靖市級醫院的醫療診治水平,為陸良縣的老百姓安全、快速就醫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一步一腳印 樹“培芳”品牌
陸良培芳醫院建院23年來,以趙培芳為核心的董事會領導班子始終堅持“為民辦醫,救死扶傷”的辦院宗旨。恪守“厚德載物,誠信待人”的服務理念,誠信、守法執業經營,積極實施各項便民愛民服務措施。堅守“敢為人先”的“培芳精神”,在造福一方百姓的同時,也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打造了深入人心的“培芳”品牌。
服務贏口碑。為了給患者提供一個高雅、溫馨的就醫環境,使患者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陸良培芳醫院注重人性化服務設施的建設,做到病區病房衛生整潔干凈、公共場所擺放休閑座椅、導向標識清楚明了。在過道及衛生間設置扶手等人性化設施;新病區設計秉承溫馨如家的理念,會客廳、廚房、冰箱、電磁灶應有盡有;花園建設盡顯醫院品味文化的內涵所在,怪石林立、亭臺樓閣、小橋流水、樹木參天、鳥語花香、億年化石、百年木窗磨盤;為廣大病患者及社會中老年、青年人士提供了高雅的康復、休閑環境,修建了諸如休閑長廊、門球場、籃球場、兵乓球室、棋牌室、戲鳥庭等設施;食堂餐廳環境優雅,各種菜肴美味、衛生、價廉,送餐配餐到病房更進一步體現了醫院所給予病人的體貼與關懷。這些設施的建立,為患者提供了細致入微的服務,無不體現出培芳人“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
“服務親情化”是陸良培芳醫院的一張名片。23年來,醫務人員始終懷著視患者為親人,營造親情服務氛圍的服務理念,努力將“患者就是上帝、是衣食父母,為他們精心呵護是我們的天職;文明行醫,禮貌待患;按病處方,合理收費;全日制門診,優質服務,一切為了患者、為了患者的一切。”的口號實實在在落實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有序地為職工安排各項培訓、操作、考核,實施“三員金字塔”管理、“三米問候制”、績效工資考核、社會滿意度、病人病情家庭式隨訪調查、全員營銷等措施,不斷提高職工的服務質量和水平。用趙培芳的話說,就是“不讓每一個老百姓拿著錢找罪受。”提到醫院的服務,患者們無一不豎起了大拇指。優質、一流的服務為醫院建立了良好的醫患關系,使得醫院極少出現醫療糾紛事件。
陸良培芳醫院不僅積極為患者營造家的氛圍,也努力為每一個職工創建歸屬感。董事會著力解決員工們的待遇,不斷提高工資、全院全員辦理五種保險及各種福利待遇。解決了醫院的后顧之憂,確保他們用心工作并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奉獻得民心。陸良培芳醫院的蓬勃發展離不開當地百姓的支持與厚愛。董事長趙培芳提出的“厚德載物,誠信待人”的醫院文化理念賦予了培芳人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恩之情。醫院在解決自身發展的同時,也不忘記回報社會、積極投身于公益事業。23年來,醫院減免病人門診費、住院醫藥費,為災區、貧困兒童、貧困家庭、貧困病人捐款,援建希望小學,修繕鄉村路面等資金累計達3000萬元。
1999年春天,大莫古愛位村一農民的小孩因患肺炎心衰,到醫院時患兒重度缺氧,呼吸急促,神志不清,已是危在旦夕,家屬焦急的喊著“醫生,請你們救救我的孩子吧,可我只有20元錢!”趙培芳二話不說積極組織搶救,直到患兒的病情平穩下來,才舒了一口氣。可是一想到患兒家庭經濟困難時,他的心情不禁又沉重起來。于是,他便把當時身上僅有的400元捐給了病人,并組織科室人員對病人進行捐助,不多時,1500元錢就交到了患兒父母的手中,同時安慰他們“別著急,如果錢不夠我們再想辦法。”經過一周的精心治療和護理,患兒痊愈出院了,和醫務人員告別時,患兒的父母流著感激的淚花說:“培芳醫院是我們的救命恩人吶,等孩子長大后,我們一定要讓他牢牢記住,他的第二次生命是培芳醫院給的!”
2001年9月的一天,從桂林開往昆明的一輛雙臥客車行至陸良縣郊外發生交通事故,車上7人受傷,其中有3名外國游客,當時已是凌晨4時,醫院接到急救電話后,立即組織醫護人員趕赴現場進行搶救。由于客車翻入泥溝內,傷員全身是泥,但是所有的醫護人員發揚了不怕苦、不怕臟的精神,背、抬傷員,為傷員洗泥、檢查、清創縫合,精心治療,并為他們做好早點,一口一口的喂傷員。此時此景,使3位外國傷員感動得豎起大拇指連聲說:“Good,Good!”陸良培芳醫院在此次事故搶救工作中的表現得到了有關部門的表彰和肯定,贏得了廣大群眾的稱贊。
2005年雙菁口樹達棚村的12歲男孩王亮,母親去世,父親出外打工,跟隨70多歲的爺爺奶奶生活,因爬樹不慎摔下來,造成右股骨骨折,由于經濟困難,40多天都沒得到治療,最后慕名來到陸良培芳醫院。因患者病情復雜,加之拖延時間較長,董事長趙培芳親自組織骨傷科人員,為患者做檢查,反復與患者家屬溝通,精心制訂了手術方案并給予免除患者的所有治療費用。在給患者積極治療的同時,還號召黨員帶頭,職工積極響應共募捐4000多元,解決了小孩的生活費。同年10月全體員工又捐款贊助王亮第二次住院費、生活費及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