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

◆基金項目:2013年安徽省質量工程教學研究項目“基于項目式教學的專業課教學體系研究”(項目編號:2013jyxm089);安徽財經大學校級重點教學研究項目“大數據時代下‘財務分析課程改革建設”(項目編號:acjyzd201525)
◇中圖分類號:F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5812(2016)09-0108-02
摘要:我國經濟與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使得企業財務管理特別是高級財務管理的地位日趨重要。高級財務管理的課程內容體系構建在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在對高級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內容現狀梳理的基礎上,進行了分析,并從理論、專題和綜合案例三個方面構建了高級財務管理課程內容體系。
關鍵詞:高級財務管理 課程內容體系 綜合案例
一、引言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構成企業管理體系的基本要素。財務管理專業在各高等財經院校普遍開設,一些綜合性大學的商學院或者管理學院等也以開設財務管理專業為時尚。會計學專業普遍開設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與高級財務會計。與之對照,財務管理專業在財務管理課程的開設方面差異較大,大多數院校開設了財務管理學、高級財務管理,還有少數院校開設了三門財務管理課程即財務管理學、中級財務管理與高級財務管理。可以看出不同的高等院校在財務管理課程特別是高級財務管理課程開設方面存在分歧,在課程內容與體系方面存在交叉重疊的現象。不僅如此,有些高等院校開設的管理會計、成本管理會計、財務理論與方法、財務理論與案例等課程與高級財務管理課程在內容方面也存在較多的重疊。在這種現實背景下,對高級財務管理課題體系設計與構建在高級財務管理教學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二、高級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內容現狀與分析
高級財務管理課程教學理念差異較大,從而造成了教材內容安排的差異也非常大。例如,陸正飛教授等編著的《高級財務管理》以介紹財務理論、經驗證據以及購并專題為主分為上下兩篇。上篇重點介紹和討論財務管理的核心理論和實務問題,主要內容包括:風險報酬原理與資本成本、資本結構、融資行為與融資戰略、股利理論與政策、資本預算與投資戰略、內部財務理論與營運資金戰略、內部資本市場與集團企業財務管控。下篇重點介紹和討論公司購并和重組中的財務問題,主要內容包括:購并的基本理論、購并的財務戰略、購并的價值評估、購并的交易結構設計、杠桿收購、公司重組與反購并。
王化成教授等編著的《高級財務管理學》從財務管理假設入手,通過財務管理假設將高級財務管理同初級財務管理和中級財務管理的內容進行劃分。凡是符合財務管理假設內容的都放入初級與中級財務管理中,凡是對財務管理假設有突破的內容,都放入高級財務管理中。因此,本書主要講述一些專門性的問題,內容包括:企業并購財務管理、企業集團財務管理、國際財務管理、中小企業財務管理、非盈利組織財務管理以及企業破產、重組與清算等內容。
湯谷良教授等編著的《高級財務管理學》的內容設計吸收了作者近年來的研究成果,體現了財務理論發展和實際創新。劉志遠教授編著的《高級財務管理》以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流程與企業的生命周期為線索,即按照“基本理論→投資管理→融資管理→價值管理與財務風險管理→擴張與重組”安排章節。同時,每一主要問題都講述其理論基礎、相關實證(經驗)研究成果和政策涵義,并且,圍繞我國財務管理中的熱點、難點、重點問題,作深入的剖析與探討。張先治教授等編著的《高級財務管理》定位是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即培養財務總監;突出了基于價值的資本經營與管理控制的主線,明確了治理與財務戰略是高級財務管理的重點內容和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要構建高級財務管理課程體系,首先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對高級財務管理課程的高級性如何界定。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看看高級財務會計課程開設的主要內容,國內高等學校開設的高級財務會計課程是對原有財務會計內容進行橫向補充與縱向延伸的一種以新出現的特殊業務為主的財務會計,主要內容包括合并會計、租賃會計、外幣業務會計、物價變動會計、生物資產會計、油氣開采會計、保險合同會計、重組清算會計、股利支付會計、衍生金融工具會計等。那么高級財務管理是否也按照上述思路進行特殊業務與專門問題羅列的體系建設呢?我們的觀點是,財務管理與財務會計課程內容有本質的區別,財務會計本質是為投資者、債券人等利益相關者提供會計信息的對外報告會計,其工作核心是編制財務報告,而財務管理本質是組織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經濟管理工作;財務會計應用性強,而財務管理不僅應用性強,而且理論性也強,因此,在課程內容體系建設上不能也不應該相同。基于以上分析,我們認為高級財務管理課程內容體系既要體現出理論性,又要體現出實務性;既要體現出系統性,又要體現出專題性。
三、高級財務管理課程內容體系構建
由于高級財務管理課程的特殊性,高級財務管理課程內容體系的構建可以從理論、專題和綜合案例三個層面入手。在理論與專題篇里面既有理論及分析、又有實證研究以及相對應的小型案例與中型案例,在綜合案例篇中的案例要有跨章節內容的綜合性案例。
(一)理論篇內容設計
眾所周知,財務管理理論博大精深。1958年,美國的兩位教授Modigliani和Miller合作發表了《資本成本、公司價值和投資理論》的文章,開創了現代資本結構理論的研究,同時也奠定了現代公司財務理論的基礎。兩位學者也分別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從此以后,學者們在以上兩位教授的研究基礎上,展開了對公司融資、投資等理論的研究,使得財務管理理論日益成熟、系統與完善。
財務管理理論涵蓋的內容很豐富,筆者參考國內外研究成果構建了財務管理理論篇。理論篇的內容包括融資與資本結構理論、資本預算與投資理論、營運資本與內部財務理論、股利理論、并購與反并購理論、行為公司財務理論、資產定價與組合理論、期權定價理論、有效資本市場理論、公司治理理論。對于理論篇中的每一種理論都進行闡述其基本思想和內容,并對其進行評價。每一章的內容包括理論的基本觀點、理論發展、實證研究、貢獻與不足之處、中型案例與分析。另外,小型案例嵌入章節之中與其相關的知識點對應。理論發展與實證研究內容包括中外專家與學者對理論深入與拓展的研究,以及包括專家學者與筆者最新的研究成果。
(二)專題篇內容設計
財務管理不僅理論博大精深,而且實踐性也非常強。專題篇的內容借鑒王化成教授的觀點,從財務管理假設入手,凡是對財務管理假設有突破的內容,都放入高級財務管理專題篇中進行論述。專題篇的內容包括企業并購運作與估值、內部資本市場與企業集團財務管理、公司清算與重組、國際財務管理、中小企業財務管理、非盈利組織財務管理、財務預警與風險管理、財務造假與甄別。對于每個專題的知識點和相應內容進行闡述,并配備小型案例;每章結尾配有中型案例及其分析。
(三)綜合案例篇內容設計
案例分析法,是由哈佛大學于1880年首先提出并開發,用于哈佛大學商學院培養企業高層管理者。案例分析法后來被許多公司借鑒用于培養企業的員工,明顯地提高了員工解決問題等多方面的能力。案例分析法結合文獻資料對單一或者多個對象進行分析,得出一般性和普遍性規律的方法。案例分析法具有系統性,把研究對象視作一個系統,或者是系統的一部分,來發現其中的因果關系;案例分析法能夠給研究者提供系統的觀點,通過對研究對象盡可能地完全直接地考察與思考,從而能夠建立起比較深入和全面的理解。現在被普遍應用到財務管理的教學與研究之中,在高級財務管理的教學中也得到了較多的應用。
在理論篇和專題篇中的每一章都配有與章節內容對應的小型案例和中型案例。但是,這里的綜合案例是跨章節內容的大型案例,例如案例內容涉及企業融資、企業投資與公司治理等綜合型的案例。綜合大型案例綜合性強、知識點多,可以把理論篇與專題篇中的內容整合起來,方便學生進行前后知識點的貫通學習,提高其綜合運用能力。
本文將理論、專題和綜合案例的內容結合起來,構建的高級財務管理課程內容體系如下圖所示。
財務管理及其相關理論是高級財務管理課程內容體系構建的基礎。我們構建的內容體系中,既包括經典的財務管理理論,也包括與財務管理相關的金融理論。在此基礎上,對財務管理的各個專題進行闡述。最后,綜合案例貫穿理論篇與專題篇的相關內容。Z
參考文獻:
[1]陸正飛,朱凱,童盼.高級財務管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2]王化成,程小可,劉亭立,裘益政.高級財務管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3]湯谷良,韓慧博.高級財務管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4]劉志遠.高級財務管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5]張先治.高級財務管理[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5.
[6]湯谷良,高晨,于彩珍.高級財務管理學的理論框架——管理過程的財務實現[J].會計研究,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