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春梅
隨著圍棋文化活動的深入開展,我們感到文化特色活動的可持續發展要走課程化的道路,只有課程化的文化特色才會更常態,更有效。于是我們進行了一系列圍棋文化融入幼兒園課程的實踐研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課程文化,促進幼兒發展,滿足社會需求。
一、創設棋文化特色環境,發揮環境育人作用
1.室外環境凸顯棋文化
室外環境我園統一定位和規劃,均以圍棋特色為主線,房屋外墻雪白中鑲嵌著醒目的文化色——橙色、綠色。整體房屋呈開放多元格局,并排三幢樓“井”字型布局,象征著方方的棋盤,右旁緊挨著圓圓的大型活動室,象征著棋子;三幢樓分別命名“星星樓、天元樓、高目樓”,整體構造處處體現了文化氣息。
在寬曠的生態環境中創建了爛柯亭、采摘園、迷宮園、種植園、對弈臺、輪胎園、攀爬園、建構園、探險園共九大文化景點。其中對弈功能的亭臺樓閣既像詩意田園,又像冒險刺激的叢林探險;形似圍棋棋盤的蔬菜地和植物迷宮、象征圓形棋子的輪胎樂。在室外的環境中每一個孩子都能愉快地學習、快樂地收獲!
2.室內環境綻現棋文化
室內環境本著統一和諧,同時滲透于文化,才能不失于環境,即課程的教育理念。于是我們注重細節創設,在每一處均體現棋文化的氣息,讓幼兒時刻感受棋文化的內涵。
(1)樓道環境再現棋文化整體美
大廳左側的玻璃墻上“一盤沒有下完的棋”,醒目地將人引入千變萬化的棋局,正中間鮮明地昭示著“以棋激趣、以棋啟智、以棋養性、以棋育德”的辦園理念。四條長廊分別以“圍棋”“閱讀”和“美術”為主線童趣美麗。圍棋長廊里不僅有固定的圍棋起源發展、名人名賽、生肖棋型,還創設了中國紅黑白百家姓攀登墻,鼓勵幼兒勇敢攀登,有圍棋互動墻,讓幼兒與同伴用于博弈,在圍棋文化環境中感受“棋”樂無窮。每年還有不固定的特色環境創設,如我們將圍棋禮儀濃縮成短小精悍的三字兒歌,以美麗的風鈴形式呈現在長廊里,懸掛著的圍棋定式,形成一道亮麗的特色教育資源風景,更潛移默化地感染著幼兒對圍棋的興趣和探究。
(2)班級環境再現棋文化個性美
每個班級老師在主題墻飾中創設棋文化特色的背景圖,如象征圍棋的黑白和格子邊框、象征棋子的圓形泡泡、花蕊等。每班的辦公室也展現了獨特創意,富有文化內涵的設計,如富有造型的墻面書架,精美的墻貼、小巧的黑板,處處體現出人文氣息,洋溢著和諧團結的旋律,激勵著教師的工作熱情。
(3)區域環境再現棋文化綜合美
各班創設既“雅”又“靜”的具有圍棋文化特色區角環境,讓幼兒浸潤其中進一步強化規則、禮儀意識,規范幼兒的行為習慣。老師們還注重體現我園的圍棋特色融入區域材料,比如,大班組設計將黑白圍棋與數學進行整合,將黑棋和白棋貼起來,就是一朵黑白花瓣,5朵黑白花瓣撒一下,5可以分成X和X,答案立刻呈現眼前,多撒幾次,孩子們就能將5的分成自己記錄在記錄表上了。
二、開展棋文化特色課程,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1.圍棋課程游戲化
要讓幼兒領會圍棋文化精神,首先要讓幼兒懂棋。幼兒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性特征,我們結合“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這一理念,將圍棋教學定位于“游戲化教學”,認真梳理制訂了圍棋特色課程的目標,在二維目標“以棋激趣、以棋啟智、以棋育德、以棋養性、以棋健體”下制訂出三個年齡段的三維目標,進一步明確了圍棋在幼兒智力、品德、個性、體格方面發揮的作用,并充實了課程內容。按照由易到難的層次,劃分歸類三個年齡段的課程內容,梳理出“游戲化學圍棋”的教學模式:故事激趣(情境激趣)—圍棋認知—操作實踐—兒歌梳理—游戲鞏固。
2.領域課程園本化
幼兒園的教育始終圍繞《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的語言、健康、藝術、科學和社會這五大領域來開展。而圍棋作為一門新增的、單一的課程內容,它不能背離幼兒園的教育規程和綱要的精神理念,以單獨的形態存在。在五大領域中滲入圍棋文化,它既是對基于圍棋文化的園本課程的擴展,圍棋多領域化的呈現方式也是對幼兒全面發展的促進,保證各領域的平衡,能體現課程的均衡原則,也能充分體現幼兒園的課程特點。因此,在五大教學領域中滲透圍棋文化的教學,從目標、活動材料使用中凸顯圍棋文化。
三、制訂棋文化評價方案,形成個性,健康成長
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健全評價機制,制訂科學合理的幼兒評價方案,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良好發展。結合《指南》圍繞幼兒個性培養目標“正、巧、勇”制訂評價方案,在一級目標下細化出二級目標與三級目標,讓教師對幼兒發展作出科學合理的評價。有形成性評價,如小、中、大“樂寶寶、能寶寶、會寶寶”評價方式;再如每周教師通過家校路路通給每個家長發送一條孩子的個性化信息,還如個案跟蹤觀察、幼兒成長檔案、每周小旗手、兩周流動紅蘋果等評價方式。有總結性評價,如月幼兒發展報告單、學期幼兒發展情況報告冊。多樣化的評價方式讓每個孩子快樂成長。
通過圍棋文化的研究,開發適合幼兒園自身發展的園本課程。通過科研提高教師的師資力量,形成雄厚的圍棋教學專業隊伍,進一步確立幼兒園的特色發展方向,彰顯幼兒園的圍棋文化教學的特色。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