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純杰 (遼寧省沈陽市鐵西區凌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遼寧沈陽110022)
?
泮托拉唑鈉治療急性胰腺炎的療效及其對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和白介素?6的影響
趙純杰 (遼寧省沈陽市鐵西區凌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遼寧沈陽110022)
【摘 要】目的:探究對急性胰腺炎患者使用泮托拉唑鈉后對其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影響.方法:選取遼寧省沈陽市鐵西區凌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3-06/2015-01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投擲法分為對照組(n= 60)和研究組(n= 60),對照組行一般治療,研究組結合泮托拉唑鈉進行治療,對比兩組間腫瘤壞死因子α、白介素?6水平.結果:治療前研究組與對照組TNF?α及IL?6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TNF?α及IL?6水平相比對照組有所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急性胰腺炎患者使用泮托拉唑鈉后增加了TNF?α及IL?6的下降值,提高了預后.
【關鍵詞】血清腫瘤壞死因子;白介素;泮托拉唑鈉;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胰腺內的胰酶被激活,導致胰腺組織出現出血、自我消化、水腫、嚴重時出現壞死,臨床表現為腹痛、嘔吐、發熱,血胰酶升高[1].該病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但研究[2]表明該病的病情程度與壞死因子、白介素、胰酶水平等有著密切的關聯.泮托拉唑鈉有較強的抑酸功能,可間接降低胰酶的水平,但目前對急性胰腺炎患者使用泮托拉唑鈉的臨床報道研究較少.此研究旨在探討泮托拉唑鈉對急性胰腺炎的療效,選取遼寧省沈陽市鐵西區凌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3-06/2015-01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60例患者在常規治療中加用泮托拉唑鈉,詳細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遼寧省沈陽市鐵西區凌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3-06/2015-01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按隨機投擲法分為對照組(n = 60)和研究組(n = 60),對照組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齡22~55(平均35.8±4.1)歲,病情程度:急性輕型患者43例,急性重型患者17例.研究組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齡21~54(平均35.3± 4.6)歲,病情程度:急性輕型患者42例,急性重型患者18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糾正患者電解質酸堿平衡,對患者進行胃腸減壓,囑其禁食,常規給予抗生素及生長抑素,建立靜脈通道并進行營養支持.研究組:在一般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泮托拉唑鈉(規格:40 mg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73730生產企業: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靜脈滴注40 mg,2次/ d,共6 d.所有患者在治療前后均進行血液標本的采集(10 mL),采集后置于冰箱中保存備用,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對血液進行檢查,血液檢驗均由同一名醫師進行.
1.3療效評價標準 對比兩組間腫瘤壞死因子α及白介素?6的水平.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TNF?α及IL?6水平 治療前研究組與對照組TNF?α及IL?6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TNF?α及IL?6水平相比對照組有所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TNF?α及IL?6水平對比(n=60,±s,ng/ L)

表1 兩組患者TNF?α及IL?6水平對比(n=60,±s,ng/ L)
aP<0.05 vs對照組.
組別 TNF?α IL?6研究組未治療 87.18±6.34 59.87±4.57已治療 55.17±4.83 36.47±4.57下降水平 20.24±3.54a 15.18±2.47a對照組未治療 87.32±6.11 59.54±4.82已治療 70.25±3.57 42.21±4.24下降水平 10.11±2.14 9.18±1.83
急性胰腺炎是外科常見性疾病,發病原因與患者長期酗酒、膽結石等疾病相關.TNF?α是機體受損時最早升高的因子,發病期時,TNF?α與機體內相應受體結合,對溶酶體造成損傷,間接破壞了胰腺細胞,胰酶外流導致相近細胞出現自我消化,使胰腺受損,促進了中性粒細胞及內皮細胞的粘附并釋放氧自由基、蛋白酶、過氧化氫等遞質,加重了胰腺的損傷狀況.IL?6可促使B細胞分化、增殖,進一步加重了炎癥的發生發展.臨床研究證明胰泌素水平與胃酸分泌成正比關系[3],因此,控制TNF?α及IL?6的水平對急性胰腺炎患者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泮托拉唑鈉是一種質子泵抑制劑,可選擇性的抑制機體內細胞中H+與K+的轉運ATP酶,從而降低胃酸水平,減少胰酶素的分泌.
有研究[4]顯示,在急性胰腺炎的常規治療中加用泮托拉唑鈉后,明顯縮短了患者的恢復時間,使血清腫瘤壞死因子及白介素水平得到更好的控制,提高了疾病的預后,降低了患者的負擔.本研究結果顯示,對常規治療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加用泮托拉唑鈉后,研究組患者的TNF?α及IL?6水平相比于對照組患者下降幅度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傳統的治療中,胃酸對疾病的影響并未得到重視,因此控制較差,泮托拉唑鈉作為一種抑酸劑,對胃酸的分泌有著強大而持久的阻礙抑制作用,結合傳統治療后,在原有的治療效果中加強了對胃酸的控制,提高了療效.
綜上所述,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療中聯合使用泮托拉唑鈉,能夠促使患者體內的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恢復正常水平,提高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普及與推廣.
【參考文獻】
[1]蔡雄偉.泮托拉唑鈉治療急性胰腺炎的療效及其對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和白介素6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9B):2976-2977.
[2]丁洪濤,吳玉芳.生長抑素與泮托拉唑鈉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療效及對血清炎性因子的影響[J].重慶醫學,2012,41(6):552-553,556.
[3]姚 萍.生長抑素聯合泮托拉唑鈉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療效觀察[J].河南醫學研究,2013,22(4):540-541.
[4]夏 敏,沈美琴,陳衛昌.血清促炎細胞因子水平與急性胰腺炎嚴重程度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消化雜志,2011,31(6):401-404.
【中圖分類號】R5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94(2016)03?23?02
收稿日期:2016-01-04;接受日期:2016-01-20
作者簡介:趙純杰.本科,主治醫師.E?mail:zhaochunjie200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