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霞
?
洛陽市農村孕產婦衛生保健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李云霞
摘要:目的了解影響農村孕產婦衛生保健的因素,為制定干預措施降低我市孕產婦死亡率提供依據。方法對洛陽市152所鄉鎮衛生院孕產婦系統管理及轉診情況等進行調查,查看孕產婦保健手冊登記內容,檢查鄉、村兩級婦幼保健醫生的孕產婦系統管理卡、冊,特別是死亡孕產婦的保健情況,分析孕產婦死亡監測資料。結果洛陽市152所鄉鎮衛生院孕產婦年檢人數(95 731±11 560)人 ,孕產婦年齡19~42歲;農村孕產婦死亡人數為66例,孕產婦死亡地點在縣醫院及鄉衛生院占77.27%(51/66);家中和途中占22.73%(15/66例);洛陽市農村孕產婦死亡率2011年至2014年在逐漸增高,均高于洛陽市區的孕產婦死亡率。孕產婦文化程度、家庭環境、孕期保健的重視程度與孕產婦死亡率有關。結論應加強農村孕產婦的系統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暢通危急孕產婦搶救網絡,有效降低高危因素,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圍產兒死亡率。
關鍵詞:孕產婦;系統管理;死亡率;鄉衛生院
農村的鄉衛生院是基層婦幼保健組織,農村婦幼保健網是由縣、鄉(鎮)、村構成,農村孕產婦孕期保健意識和鄉衛生院產科的保健水平,與產科妊娠結局有著密切的聯系。由于基本公共衛生和重大公共衛生績效考核力度加大,鄉衛生院的保健指導、督導職能逐漸增加,而且孕產期系統管理作為婦女保健的重要一環,應引起廣泛重視。作者對洛陽市152所鄉鎮衛生院孕產婦系統管理及轉診情況等進行調查,并分析孕產婦死亡相關資料,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洛陽市152 所鄉鎮衛生院作為監測點,凡在監測點區域內有正式戶口的孕婦,均為監測對象。本資料為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152所鄉鎮衛生院的孕產婦建檔本,孕產婦死亡數據來自2011年至2014年九縣六區月報表。
1.2方法孕產婦系統管理是指從懷孕13周之前建立圍產保健手冊開始,孕期有規范化產檢5次以上,產后有2次家庭產后訪視,產后42 d進行健康體檢1次。洛陽市各鄉衛生院負責本鄉育齡婦女的孕產婦保健,適婚人數及時登記,懷孕后開始孕期保健;孕產婦死亡監測是由各級婦幼衛生信息人員逐級上報同期孕產婦死亡數;監測工作由固定的監測人員,通過三級婦幼保健網和生命統計系統掌握基本數據,以檢查孕產婦保健卡、例會和入戶調查等方式進行。
1.3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1.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構成比(%)表示。
2結果
2.1一般情況在接受調查的152個鄉衛生院,農村孕產婦死亡人數為66例,其中2011年為14人,2012年為16人,2013年為20人,2014年為16人。洛陽市152所鄉鎮衛生院孕產婦年檢人數(95 731±11 560)人,孕產婦年齡19~42歲。本地區4 a以來孕產婦保健情況,我市的早檢率、產檢率、訪視率、系統管理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但與國家和省市公共衛生和重大公共衛生的要求產前檢查率95%有一定的差距,見表1。
2.2洛陽市孕產婦死亡率趨勢河南省孕產婦死亡率呈現下降趨勢,洛陽市區孕產婦死亡率2011年為14.34/10萬,2012年15.90/10萬,2013年17.70/10萬,逐漸上升,2014年有所下降,為15.71/10萬,其中農村孕產婦死亡為2011年15.96/10萬,2012年17.37/10萬,2013年17.72/10萬,2014年17.73/10萬,均高于市區孕產婦死亡率,見表1。
表1 2011年至2014年洛陽市農村孕產婦孕期保健情況 %
2.3影響孕產婦死亡的因素2011年至2013年孕產婦死亡率逐漸增加,其中城市上升明顯,通過對孕產婦管理系統資料和死亡孕產婦的病歷資料調查,結果顯示孕產婦文化程度、家庭環境、孕期保健的重視程度與孕產婦死亡率有關,見表2。
表2 死亡孕產婦的孕產期保健情況 例
2.4孕產婦死亡地點調查顯示孕產婦死亡地點在縣醫院及鄉衛生院占77.27%(51/66);家中和途中占22.73%(15/66例),見表3。
表3 2011年至2014年洛陽市孕產婦死亡地點 例
3討論
孕產期保健的核心內容是圍產期保健,近年國家為了提高農村孕產婦系統的管理,財政上給予大力支持,包括:免費建立圍產保健手冊,孕期免費產檢,孕13周前建冊的免費化驗血常規、尿常規等,免費家庭產后訪視2次,免費產后42 d健康檢查,對于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孕產婦給予住院分娩補助300元等。但孕產婦死亡率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婦女健康水平以及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狀況的主要指標,是衡量這個國家或地區的社會經濟以及文化教育的重要指標。
據有關部門監測,2000年河南省平均孕產婦死亡率為54.15/10萬,2010年15.19/10萬[1]。本次調查中縣級以上醫院及鄉衛生院死亡孕產婦人數占全市死亡孕產婦的77.27%,分析其原因是孕婦文化程度低,保健意識淡薄,表現為產前檢查少或者不愿接受產前檢查,早建卡率低,檢查的地點不定,系統檢查率低,部分婦女兒童特別是移民保健意識差,認識不到疾病的可防性和危害性,忽視預防保健,不能及時正確選擇分娩就診醫院。途中和家中孕產婦死亡人共計16人,通過調查了解到一個原因是產婦家住在山區,到縣級醫院就診不方便,孕期體檢不規范,另一個原因是鄉鎮衛生院的醫療救治水平不高,急診住院后對孕期合并癥和并發癥處理不及時。
由于鄉衛生院產科人員的編制配備偏少,學科帶頭人匱乏,解決疑難問題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特別是對孕期高危妊娠的管理需要進一步加強[2]。有些鄉鎮婦產科醫生不固定,經常調動,鄉村婦幼保健工作流于形式,使部分農村孕產婦得不到系統保健。基層技術人員,特別是鄉村兩級醫務人員知識技能和急救能力不足,產科檢查質量得不到保證,對有妊娠合并癥的產婦監護不到位,縮宮素用量不規范,剖宮產指征掌握不好,產科出血量估計不足[3]。鄉級衛生院的產科質量直接影響全市的孕產婦死亡率。因此,鄉級產科醫生要提高和識別產科合并癥的能力,同時,孕產婦產前檢查率、住院分娩率對孕產婦死亡率的影響有重要意義[4],產前檢查率影響大于住院分娩率,應進一步加強孕產婦產前檢查和住院分娩工作。
鄉鎮衛生院是全國衛生組織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轄區內居民的預防保健、基本醫療服務,各級政府應加大對鄉鎮衛生院的投入,各項專款能夠按時到位,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群眾自我保健和主動就醫意識,做好醫患溝通,使孕婦和家屬能主動配合孕產婦保健管理。只有各方面配合,才能贏得廣大農民和基層人員的信任和支持,提高農村的住院分娩率,降低孕產婦的死亡率。
參考文獻:
[1]有風芝,翁玲玲,黃娟娟,等.2000~2010年河南省孕產婦死亡監測與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29):4781-4783.
[2]陳慧.高危孕產婦管理質量問題與對策[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19):153-154.
[3]李笑天.預防產后出血,降低孕產婦死亡率[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15,18(7):491-493.
[4]朱新義,劉利容,崔兆麟.2000~2010年河南省孕產婦死亡率變化趨勢及影響因素[J].中國衛生統計,2013,2:279-280.
作者單位:洛陽市婦幼保健所,河南洛陽 471000
Current Investigation Situation on Rural Maternal Health Care in Luoyang
LI Yun-xia
(Maternal and Children Health Care Institusion of Luoyang,Luoyang 47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various factors effecting the rural maternal health care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rural pregnant women and provide the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maternal mortality.Methods152 township hospitals were investigated by maternal health care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included to check the manual content of maternal health care registration and the two level of township and village health center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registration, especially the case of death.ResultsThere was annual number (95 731±11 560) of pregnant women who were 19 to 42 years old in 152 township hospital of Luoyang city. The rural maternal death were 66 cases died in county hospitals and township health hospital (77.27%,51/66) and death in home or on the way (22.73%,15/66). The rural maternal mortality rate was increased in Luoyang from 2011 to 2014, and it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ity. The level of maternal education, family economy condition and prenatal care were relative to rural maternal death.ConclusionThere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system management of rural pregnant women, increase the rate of hospital delivery in rural areas and improve the emergency maternal rescue network to effectively reduce maternal mortality rate and perinatal mortality rate.
Key words:pregnant women; maternal health care management system; mortality rate; township health center
文章編號:1672-688X(2016)02-0137-03
DOI:10.15926/j.cnki.issn1672-688x.2016.02.020
中圖分類號:R173
文獻標志碼:B
收稿日期:2016-02-06
作者簡介:李云霞(1965-),女,河南洛陽人,副主任醫師,從事婦女保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