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復習課、新授課都離不開概念。在現代教學的發展中,概念教學不僅不能削弱,而且要更自覺、更有意識、更科學地進行。概念形成的重要渠道是教學,通過教學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并為進一步學習新概念創造條件。學生的思維品質反映了個體間思維發展水平的差異,是衡量思維優劣、判斷能力高低的主要指標。學生對概念的了解、理解、掌握、應用的學習過程與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是密不可分的,思維品質的培養同樣無時無刻不體現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現結合化學概念的教學過程,就怎樣培養學生的良好思維品質,談一下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一、在概念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
思維的廣闊性,又稱為思維的發散性,即善于全面地看問題,不僅善于抓住某個問題最一般的基本框架,而且不會遺漏有關的重要細節和主要因素,是一種不依常規,尋求變異,從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問題,尋求解答的思維品質。在化學概念的教學中,思維的廣闊性表現為能區分不同的概念,廣泛進行對比、聯想,從而理解概念的外延和內涵。
例如,在有關物質分類的概念教學中,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①用提問的形式請學生列舉熟悉的化學物質(老師有意識地按混合物、純凈物兩大類排列),并在黑板上畫圈顯示。②在純凈物這個大圈中,根據物質所含元素的種類,又可以分出兩個中圈(單質和化合物)。③在化合物中圈中,根據所含元素的種類及特征,又可分出一個個小圈,如氧化物等。④再提供一些陌生物質的化學式,請學生將之一一“對號入座”,激發他們對身邊物質的初步感知。這樣的教學過程,不僅能訓練學生掌握概念特點的能力,也能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
在化學概念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形成完整的認知結構,這是發展思維廣闊性的基礎。例如,氧化反應的教學。在學習了氧化反應定義后,學生很容易被激發起“供氧物質”的聯想:除了一開始反復出現的氧氣這種常見的單質氧化劑外,化合物是否有此性質?當對比學習還原反應后,馬上又可以聯想到: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必定是同時發生的。通過后面對還原反應的概念教學,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物質跟氧發生的反應”并不僅限于氧氣中的氧,從而整體把握知識體系。這樣的教學過程同樣是培養思維廣闊性的又一機會。
二、在概念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思維的靈活性,又稱思維的變通性,是指能夠根據客觀條件的變化及時地改變和調整已有的思維形式,擺脫思維定勢的影響,從多方面、多角度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在化學概念教學中,主要表現在運用概念,靈活有效地解決相關問題的教學過程中。例如,在復分解反應概念教學中,在學生通過書本實例總結出了復分解反應的定義后,請學生觀察判斷其他一些屬于或不屬于復分解反應類型的化學反應,由此讓學生理解復分解反應的實質,兩種化合物在溶液中互相交換離子這一特征。又如,在學習溶液的概念后,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讓學生思考:空氣是不是一種溶液?由此對溶液的三個基本特征理解得更加透徹: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顯然這種思維的靈活性是在準確把握概念的實質基礎上產生的。當然,逆向思維的訓練也是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的有效途徑。
三、在概念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思維的深刻性即嚴謹性,是指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夠探求所研究問題的實質,以及問題之間的相互聯系。它主要體現在善于從復雜的現象中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善于探索事物間的聯系和差異。化學思維的深刻性,就是要在復雜的問題中,體會到問題的背景,體會到其中遷移變換的過程。例如,江蘇省無錫市近幾年流行的中考流程題和綜合題,普通學生往往感到很困惑、甚至無從下手。因為有些化學工藝流程、科學探究過程很復雜,題目篇幅較長,呈現的新信息又很多,需要學生全面、仔細閱讀后,完整理解生產目的和背景等,篩選并抓住有效信息,找到解題的突破口,由表及里,順藤摸瓜,將其他問題一一化解。在陌生的化學情境中,如何選擇利用有效的信息,透過現象看本質,是化學新概念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在這方面,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掌握利用背景來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是一個好機會。
四、在概念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
思維的批判性是指在思維活動中,善于嚴格地估計思維材料和精細地檢查思維過程的品質。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實事求是、周到、縝密的思維。學生在學習概念過程中,思維的批判性主要表現為善于發現問題,提出質疑等形式。例如,在酸堿鹽的概念教學中,教材沒有明確的酸和堿的定義,鹽的定義也僅僅是通過氯化鈉、氯化鈣、硫酸鈉等一些典型的都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為例得出的,那么,硝酸銨、氯化銨等不含金屬離子的化合物是否屬于鹽?從而產生了對鹽的定義的嚴密性的質疑,由此也進一步認識了究竟什么是鹽。總之,在化學概念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創造條件,利用相關的概念作研究背景,努力培養學生的思維批判性,不僅對充分理解概念,把握概念的實質有好處,同時也對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有很大好處。
五、在概念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的直覺性
直覺思維是指人們不受邏輯規則約束直接領悟事物本質的一種思維方式。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應該做更多的工作去發展學生的直覺思維。在概念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圖、表等手段,培養學生的思維直覺性。例如,在溶解度曲線教學中,借助列表法,嘗試繪制溶解度曲線,通過曲線走勢等,直觀地告訴學生,溶解度曲線可以清楚地表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規律,從而有助于對曲線上不同點的含義的分析和理解。
六、在概念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思維的創造性,是指思維的結果相對于已有的認識成果來說,具有獨特性和新穎性。這是思維活動中最寶貴的品質,它是一種探新的思維活動。在概念教學過程中,主要引導學生多思多想,獨立地思考、分析問題。例如,驗證某物質能否作為催化劑?通過設計方案,進行科學探究。從提出問題、作出猜想到對比實驗、觀察現象、分析與評價等,創造性思維在每一個環節中一一體現。
總之,化學概念教學,不僅僅是教給學生知識,同時也應把訓練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作為重要一環抓好。因為好的思維品質將使學生受益終身。當然,良好的思維品質在其他教學環節(如解題教學)中也有很多好的機會,只要教師心中有了這個觀念,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處處都可進行。
李紅,無錫市后宅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無錫市化學學科帶頭人,高級教師。自2000年擔任校級領導以來,每年仍堅守在教學第一線,任教初三化學,且每年中考成績優秀,深受學生、家長、同行好評。近年來,有多篇論文發表、獲獎,先后曾主持多個省、市教科院、教研室規劃課題,并得到專家高度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