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生軍(西寧市湟中縣田家寨鎮中心學校 青海西寧 811603)
?
如何去營造高效課堂
黃生軍(西寧市湟中縣田家寨鎮中心學校青海西寧811603)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3.063
2015年10月15日,文化部開通官方微博賬戶,同時發出首條微博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課堂也需向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發展,那究竟該怎樣去營造高效課堂,讓學生既能樂于學習、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又能得到相關能力的提升呢?我個人認為要從如下方面做起:
上好一堂課的先決條件是教師首先要有一個精心的準備,你的教學設計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必備的知識以及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而且還要注意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若不然,你這堂課中設計的內容問題過于簡單,那就調不起學生的學習胃口,反之若過難,那學生只能是“望洋興嘆”,所以一堂課為了達到一個預想的收獲,那就需教師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備課。在這之中我們需時時明白每堂課的基礎知識應是必備的內容,決不能忽視,而知識拓展等內容就要因人而宜,逐步加升,與基礎知識相互融合才是。
在講授新課前,教師要事先給學生安排具體的預習內容,在這種學習習慣的要求下,學生就會為下節新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為,在他預習了之后,他至少會明白,哪些知識點是我還不明白的,在老師講授時我要認真聽講、細心去品讀和體會。在這之中,也許還會出現那些比較懶惰而不預習的學生,那就需教師在課前及時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督促那些學生及時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這種課前及時檢查學生預習狀況的方法中,教師也可以依據學生的學習狀況信息來調整自己的授課內容,做到必要的補充和刪減。
我們都會有這樣的認識,如果我們把一只雞完全抓住,然后逼著讓它去啄食,那雞肯定會不吃或吃得很少,而當我們把雞放開,引導雞去啄食,那雞的行為就會由被動轉向主動,那效果也肯定與第一次截然不同。由這個事例我們就應該明白,讓學生在課間樂于交流和展示,學生才會有學習的興趣,課堂的學習氛圍也才會激情高漲。在這之中有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些內容還可以進行情境表演,這種做法可說是“影視插花”,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的技能,學生自然會覺得有趣,印象深刻,學習興趣濃厚。
課堂中為了讓全體學生共同參與,這就要重視全體學生的學習動向,分層教學,對于優等生要設法調起他們的大胃口,對于中等生要設法讓他們對授課內容入迷,而對于學困生也不能被處在遺忘的角落。另外教師要時刻注重培養學生的多方面能力,關于思維能力,理解表達能力,朗讀寫作能力等都要落到實處,要讓學生的能力全面發展和提升。
再好的一堂課,由于學生的知識層次差別較大,會出現某個知識點沒講透或沒講到的現象,學生們肯定在心中或多或少有個疑惑,在這時,若一堂課結束時留出二三分鐘時間鼓勵學生進行質疑問難,學生的求知欲望就會變的愈加主動,這種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有效的情況下學生對文本的解讀也就會愈加到位。
有時授課內容較多,加之時間緊張,讓學生過多時間的自主學習只能浪費時間,那怎樣才會有好的收獲呢?我個人認為,就應該組建班級交流合作學習小組,由小組長給小組成員做好明確分工,讓人人都互動交流,人人都參與學習,不能讓那些不思考、不發言的學生一味的充當忠實的看客或聽眾。
學生畢竟還是學生,思維還不成熟,多給予他們鼓勵和稱贊的評價,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也才會愈加高漲,這就需我們的課堂要時時、處處體現多元評價,尤其是生與生之間的評價。
總之,只要我們用心、用情去對待每一堂課,時刻以學生積極參與為出發點、以學生的能力發展為落腳點,讓學生在求知的過程中具有幸福感、成就感,那高效的課堂將不再會離我們那么的遙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