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坤澤 張志森 許藝娜



摘 要:古村落旅游逐漸成為時下的一種新型旅游形式,將傳統古村落與旅游相結合,進一步發掘古村落的文化價值,對古村落的開發與保護起到一定的作用。該文對古村落現有的開發模式進行比較,以云水謠古村落為案例,結合云水謠古村落的優勢,對開發模式中的利益分配、參與方式、經營管理等因子進行分析,采用層次分析法對云水謠所適宜的旅游開發模式進行評價,得出社區自主經營開發是適合云水謠古村落的發展模式,并提出了促進云水謠古村落可持續發展的可行性策略。
關鍵詞:古村落;旅游經營模式;社區參與;云水謠
中圖分類號 F59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10-0139-04
社區參與古村落旅游開發是改變古村落發展不均衡,發揮當地居民在古村落開發與保護的主體地位,重塑居民對古村落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的重要關鍵。因此,要營造社區氛圍,調動當地居民參與古村落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親手參與古村落的規劃與設計,凝聚社區居民意識,共同開發具有福建特色的古村落。合理的古村落旅游開發模式,能夠解決古村落發展缺乏文化內涵以及古村落發展利益分配不均的問題。基于社區參與的前提,本研究擬探索一條適合福建文化特色的古村落旅游開發模式,孕育具有獨特建筑風格和文化記憶的古村落,以期實現福建古村落的可持續發展。
1 古村落旅游經營模式開發對比
1.1 政府主導經營模式 政府主導經營模式是指政府對古村落的開發、籌劃以及利益分配等起主導作用。旅游開發公司由政府相關領導人組成董事會,對景區的收入與支出統一管理,享有一定的決定權、分配權。而社區居民在利益分配上處于被動狀態,主要來源于安置補償費、自產自銷的商業圈以及服務型收入。政府開發的優勢在于從宏觀的角度對古村落進行開發保護,使整體效益達到最大化;其劣勢在于缺乏有效的溝通,社區居民沒有充分的參與到古村落的開發與保護,利益分配矛盾升級,容易引發惡性事件,相對而言比較適用于古村落的發展初期。
1.2 企業合作經營模式 企業合作經營顧名思義就是將古村落的所有權以及經營權分割,外來企業在政府與居民的協調下獲得經營權,采用專業的開發團隊針對不同特點的古村落提出符合當地人文特色的開發方式,給游客提供更加高品質的觀賞性與服務體系。在利益分配上,社區居民的收入來源于企業收入的分紅以及自產自銷式收入等。企業合作經營的優勢在于采用當今先進的經營管理模式,市場化水平較高,有利于古村落旅游的市場化發展和科學發展。其缺點是易造成過度開發,對資源的保護不利;利益分配不均,特別村民由于財力有限,入股分紅收益較少,容易產生矛盾[1]。
1.3 社區自主開發經營模式 社區自主開發模式是一種社區參與度最高,參與領域最廣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村民的利益主要來源于收入的等額分配以及自主性收入等。該模式的優勢在利益分配上,村民可以相對公平的獲得利益,最大限度地參與到古村落的開發中,更好地保護好古村落。但是,社區自主開發下的弊端也顯而易見,在開發過程中難免遇到各種難題,由于村民整體文化水平較低,缺乏專業的知識,在管理層面上也同樣缺乏經驗,導致旅游市場得不到充分的開發。
2 云水謠社區參與古村落旅游開發適宜性分析
2.1 利益分配分析 云水謠開發必然帶來經濟的增長,也涉及到利益的分配問題,合理的分配機制對社區參與古村落開發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在政府開發模式中,由于政府是開發主體,擁有所有權的社區居民仍處于被動地位,在政府規定的要求下進行社區參與,進而導致利益分配不平等的情況,從而產生背道而馳的效果。其次,在企業合作的模式中,開發主體則換成旅游公司,企業開發的原則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社區居民得不到古村落開發社區主體應得的利益。最后,在社區自主開發模式中,社區居民充分享有所有權和開發權,能夠自主、靈活的分配旅游收入,減少了由利益引起的矛盾沖突。
2.2 經濟動力分析 經濟是云水謠發展的動力,雄厚的經濟基礎能夠為云水謠的發展帶來血液,更新旅游基礎設施,完善旅游服務體系。從政府開發模式的角度來看,政府依托國家資金的政策扶持,加上當地政府的資金投入,解決云水謠發展當中的經濟問題。從企業開發模式的角度來看,有一種情況屬于公司在擁有強大經濟基礎的情況下,為了拓寬旅游市場,積極主動開發待挖掘的古村落旅游市場,進一步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另一種情況屬于公司尚處于發展階段,依靠開發古村落而樹立公司整體形象,即便都是為了開發古村落,經濟推動力較差。從社區自主開發模式的角度來看,由于社區居民長期從事農耕活動,缺乏一定的就業技能,導致收入來源單一化,大部分居民普遍性低收入。即便將社區居民的財產集體化后再對古村落進行開發,古村落的整體發展也無法持續下去。
2.3 經營管理分析 云水謠古村落的開發中離不開開發主體的經營管理。政府開發視角下,政府主導下古村落旅游開發具有完整的經營管理體系,具備強大的管理經營隊伍。在企業開發視角下,企業開發的成功在于具備專業的、精良的管理團隊,能夠對經營管理中遇到的困難提出最切合實際的解決措施。在社區開發視角下,社區居民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缺乏專業的管理理念,容易在管理出現空洞的現象,進而引起開發的形式過于單一,旅游產品缺乏特色等問題。
2.4 社區資源分析 古村落旅游所選擇的開發模式是根據社區擁有的資源為適宜性的判斷,而在開發主體不同的情況下,對社區資源的開發程度也會出現偏差。在政府開發模式以及企業合作模式中,雖然政府和企業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但是缺乏對當地資源的了解,導致社區資源浪費,社區資源重復利用。而在社區自主開發中,社區居民常年生活在古村落中,對古村落的傳統文化和社會資源充分了解,在開發過程中也會有所側重點,能夠更加合理、有效的開發當地的自然資源,更好的實現互利共贏,持續發展。
2.5 參與方式分析 古村落旅游開發離不開人的參與,而參與的方式大概分為3種:政府參與、企業參與和社區參與。政府參與過程中,政府是以一個權威的形象參與到開發中,為了顧全大局,難免沒有恰當的處理好政府與社區居民在參與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而在企業合作的參與過程中,企業在追求利益的同時過分注重回報率,忽視了社區居民參與的重要性,導致社區居民的不配合。社區參與中,社區居民作為參與主體,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古村落的開發中,不僅有利于古村落的發展,更加有利于推動古村落人文化發展。
2.6 云水謠旅游開發模式適宜性評價 根據云水謠古村落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在廣泛征求有關專家和學者的基礎上,建立旅游開發模式影響因素體系(見圖1),根據每個指標相對于另一個指標的重要水平采取德爾菲法進行,同時應用AHP對云水謠古村落開發模式進行評價。
針對云水謠古村落的開發模式,根據表3數據計算得出政府開發模式、企業開發模式以及社區開發模式的得分分別為0.26、0.36、0.38,因此,在云水謠的開發中應該選擇以社區自主開發為主,政府與企業開發為輔的開發模式。在政府開發與企業開發中,未能讓社區居民參與到云水謠的開發中,導致利益分配不公,進一步加劇了社區與政府、企業之間的矛盾。而在社區自主開發模式中,社區居民在對社區資源有較好認知感的基礎上積極的參與到古村落的開發中,能夠更好地傳承云水謠的文化,提升旅游價值。
3 云水謠社區參與開發模式選擇的必要性
云水謠區位較遠,社區參與開發模式對云水謠古村落的發展具有關鍵的作用。在深入云水謠古村落調查發現,云水謠在開發當中呈現3個層次問題:云水謠的經營者大多數為留守老人,青壯年勞動力外流現象明顯;當地旅游產品單一,以觀賞性居多;在旅游開發當中文化靈魂缺失。這些問題的出現表明,只有讓真正了解古村落的當地居民去解決,古村落才能活態發展。
3.1 增加就業,促進經濟發展 云水謠的發展,必然會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對人才的需求也呈現多樣化,根據行業和崗位的不同,不同層次的勞動力對應不同的崗位。每個產業既需要一些高學歷、懂管理、會規劃的人才,同時也需要相對普通的勞動力。云水謠的居民大多文化水平較低,可以滿足開發中一部分對技術要求不高的崗位。云水謠的開發可以為當地居民提供參與的機會與平臺,增加村民多元化的就業機會,改善村民生活質量,進而吸引人口回流、人才返鄉,為云水謠古村落的發展增加人文空間,在循環漸進中為提高當地居民參與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推動云水謠古村落整體經濟的發展。
3.2 促進旅游體驗,古村落別樣發展 從旅游者的角度來看,古村落旅游主要是去體驗當地濃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氣息,告別城市的喧囂,來感受鄉間的寧靜。但云水謠古村落的開發過程中卻出現商業氣息大過生態與人文氛圍,導致云水謠古村落的旅游開發缺乏地方特色。只有讓社區居民參與到古村落的開發當中,用淳樸而周到的服務讓游客體驗到地道古村落的味道,用當地特有的民俗文化為游客帶來別樣的體驗,才能夠給旅客一個特殊的回憶,促進二次消費。
3.3 提升古村落文化價值的重要手段 古村落價值的體現不僅僅是依靠凝固的古老建筑,還有創造其歷史、現在和未來的原住民,關于文化的傳承和表達有很一大部分都是與原住民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分不開的[2]。盡管大部分居民的文化程度不高,保護意識薄弱,但是,只有讓原住民真正的參與到古村落的開發與保護中,而且只有適當的、正確的選擇開發模式才能更好的體現古村落的文化價值。
4 云水謠社區參與古村落旅游經營的策略
4.1 以人為核心,積極擴大社區參與的廣度和深度 云水謠古村落發展的核心目的就是社區居民的整體發展,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調動當地居民的積極性,讓村民積極的參與到社區的開發與保護中。從旅游規劃、經營管理、服務等方面擴大社區參與的深度,同時應擴大社區參與人群的年齡層、職業性、地域性,而不只局限于具備勞動力的青壯年及婦女,不斷擴大古村落社區參與的半徑。讓社區居民以一種主人翁的姿態去參與、配合古村落的開發與保護,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讓古村落的發展不偏離原有的鄉土軌道。
4.2 以公平為原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 古村落的開發多一份公平,就會給社區居民帶來多一分幸福。古村落的經營體制中牽扯到較多的利益群體,他們共同決定和影響著當地古村落保護和旅游業發展的方向。從旅游開發和謀劃的角度來看,政府、企業和社區居民是處于關鍵地位的利益群體。這三者在古村落旅游地中的地位、作用和職能各不相同,但是由于當前古村落的旅游經營管理體制并不完善,導致這些開發主體在參與旅游開發過程中出現角色錯位,相互之間矛盾重重[3]。因此,當務之急就是解決三者的利益分配關系,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只有最大限度的保證原住民的利益公平,才能在開發過程中處于有利地位,以公平的利益分配來推動社區居民參與的熱情,帶動社區經濟活力。
4.3 以產業為基礎,積極支持居民的旅游經營開發 云水謠古村落實現自我發展,是推動社區產業發展的基礎。依托古村落的人文景觀,傳統民俗文化,古村落特色的手工藝、傳統藝術資源,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產業。以旅游經濟帶動社區居民經濟水平的提高,以高效的旅游經濟水平來帶動社區居民參與的熱度。在政府放開權限的條件下,引導居民自主開發,給予社區居民關于古村落開發技術和資金盡可能多的支持。引導社區延長古村落社區經濟的產業鏈,多培育高附加值產品,淘汰高耗能、低收益的產業。在政府的扶持下,社區居民應當積極落實產業文化知識的普及,積極參與古村落產業結構調整和建設。
4.4 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積極促進古村落的科學合理開發 可持續發展是古村落旅游開發的最終目標,可持續發展是指以“人”為主體,以協調好人與自然為核心的社會-經濟-生態相協調的復雜“三維”結構的可持續發展[4]。可持續發展離不開人,所以要努力推動當地村民參與到古村落的開發與保護上,積極主動的為古村落構造一個良好的旅游環境,給游客營造濃厚的傳統古村落文化氛圍,讓游客感受到云水謠所帶來的傳統古村落的人文氣息與情懷。這是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古村落的居民應具有責任意識,要以保護自然環境為原則,切身考慮到后代子孫生存的利益,堅持以古村落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實現古村落經濟、社會、生態的協調與統一發展。
參考文獻
[1]夏正超,劉菊.溫州社區參與古村落旅游的模式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5(15):249-251.
[2]牛丹丹.古村落景觀保護與旅游開發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
[3]王燕華.利益主體視角下的古村落旅游經營模式探討[D].北京: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2008.
[4]王茂強.貴州喀斯特山區農村社區參與鄉村旅游開發模式研究[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06.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