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行 東方希望集團董事長
我們如何『小題大做』
□劉永行 東方希望集團董事長

這些年東方希望是怎么活下來?四個字:小題大做。
我認為中國企業家從來不缺戰略觀,但缺的是扎實細致、持之以恒地改善細節的意識,缺的是“深耕”的理念。要提高效率,就必須小題大做,做到極致,做“小而美的企業”。所以,我有六個觀念與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信息透明。信息透明就好管控,沒有徇私舞弊的東西,大家按照標準來做。“標準化+透明化”就是管控。你的工作標準,企業的標準是什么,必須讓它透明。首先是我們每個企業的最高負責人要做到。很多企業管不好,就是第一把手做得不規范。所以,我們從很早就開始全部正規化。不透明化、不規范化、不標準化,企業就發展不大。所以,我們認為內部管控首先是董事長、一把手是否規范,自己規范了才能要求下屬。
第二,“榜樣、教師、教練”。企業要管理得規范,最重要的就是企業文化。什么叫企業文化?就是遇到一個意外,你的員工都知道怎么做。
一把手必須帶頭,文化才能真正貫徹下去,要求“過”一點,“小題大做”才能做好事情。舉個例子,拿我講,不管坐汽車前排或后排,都把安全帶系上。有客人來,駕駛員也會提醒他系安全帶,形成一種安全的習慣和文化。另外,為了企業安全,我們不允許抽煙,也不招抽煙的人,如果你原來抽煙,下決心戒煙成功,說明意志堅強,如果發現再抽,會被開除。企業文化正是潛移默化在這些小事之中。規章制度不是文化,規定不了的東西才是文化。
第三,竭盡全力創造企業的相對優勢。要超越歐洲一些公司,要超越中國的所有的公司,這是戰略方面。
第四,事事追求點點滴滴的合理化,合理了還要再合理,我們叫“小題大做”。相比世界500強企業,人家都是做小事,而我們什么都做,但是什么都做不好。我們不能光學人家的戰略,也要學人家的戰術,不是整體不如人家,而是局部不如人家。每一個局部不如人家,整體就自然不如人家。所以在集團內部,價值觀第四條就是做細節。
第五,為消費者付出多一點,貢獻多一點。市場經濟就是過剩經濟,今天消費者主導的價值觀正推向極致。消費者的價值觀是每個人都想付出少一點、得到多一點,因為他們是上帝,這是促進社會進步最重要的一點。你唯一可做的,就是為消費者付出多一點、貢獻多一點。你對消費者是否貢獻得多,最終決定了消費者會不會選擇你。
第六,想明白,學明白,做明白。今年是我們的標準化年,只有標準的東西才能復制。但精英模式是不可復制的,要讓精英的東西變成標準化的東西。我們做試點,普及開來,讓員工做。
標準化分兩部分,一個是工作標準,另一個是考核標準,兩個結合起來才有效。比如現在我們重工業里面機器設備都很長,一條生產線幾公里長,管理上除了日常操作,還有很多巡檢。實際上以前的管理做得非常差,因為沒有認真研究過,都是員工自由定義,很多崗位只有10%~20%的效率。所以我們考慮,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管理。
做企業必須決定是為現在而做還是為未來而做。實力不夠的時候一定要先為現在,但是有一定的實力之后,我們的眼光可以放長一點,為未來而做事。大企業的創新很多,他創得起新;而小企業有一些創新就有困難,因為創新失敗就死掉了。
我們去西方考察大型企業,有些是投資100億美元的大型企業,他們辦公室就是一個平房,甚至有一些就是臨時建的幾個集裝箱堆在那兒就開始辦公,不像我們中國的企業追求豪華,西方企業追求效率、管用、環保。歸根結底,效率是企業生存最根本的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