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丹 鐘麗珍
不同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不規則陰道出血效果研究
艾丹 鐘麗珍
目的 探討不同劑量的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陰道不規則流血療效研究。方法 選取圍絕經期陰道不規則流血的患者200例,隨機分為4組,每組50例。4組分別按米非司酮15 mg、12.5 mg、10 mg、6.5 mg口服治療,每天1次,連續服用3個月。比較治療前后各組的性激素水平,并測量比較各組患者的子宮大小及內膜厚度。結果 米非司酮15 mg、12.5 mg、10 mg與6.5 mg均有可能導致患者閉經,在圍絕經期陰道不規則流血的治療有效率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6.5 mg劑量組復發率要高于其他各組(P<0.05),15 mg劑量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高于其他劑量組(P<0.05);米非司酮治療后各組的血清孕酮、FSH、雌激素、LH濃度均下降,其中10 mg劑量組作用效果更為明顯(P<0.05)。結論 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陰道不規則流血治療效果明確,不良反應15 mg劑量組較大,而10 mg劑量組雖不良反應稍大于6.5 mg劑量組,但是其綜合療效更佳。
陰道不規則流血;米非司酮;圍絕經期;不同劑量
圍絕經期不規則出血也稱為圍絕經期功血,是臨床上常見的婦科疾病,由于卵巢的功能減退出現的子宮異常出血,該病發病還可誘發患者出現繼發感染、貧血等癥狀,嚴重時甚至還需進行子宮切除,對圍絕經期的女性生存質量產生嚴重影響,可以說圍絕經期不規則出血的女性飽受身體與精神上的雙重負擔[1]。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保健意識也不斷增強,對于圍絕經期陰道不規則出血的治療越來越重視。高效、迅速且對機體損傷較小的藥物必將成為臨床治療的首選。相比其他類藥物,米非司酮更能夠達到人們現有的要求,但對其應用劑量的討論一直從未停止過,至今臨床上也無明確的劑量標準,因此取得的治療效果往往因給藥劑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因此對于其療效的評價尚未統一,限制了其在臨床上的推廣[2]。值得我們肯定的是,盡管不能確定給藥劑量,但無論在哪種劑量下米非司酮的控制出血的效果都是非常確切的。因此,探討該藥物劑量變化對效果的影響非常有必要。近年來本科室在總結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將大樣本200例使用米非司酮的劑量的劃分出四個層次,詳細分析不同劑量對出血的改善情況。
1.1 一般資料 收集納入2013年1月~2014年11月江西省婦幼保健院圍絕經期陰道不規則流血的患者200例,隨機分為
4組,每組50例,分別為15 mg劑量組、12.5 mg劑量組、10 mg劑量組與6.5 mg劑量組。其中15 mg劑量組50例,平均年齡(52.25±10.23)歲;12.5 mg劑量組50例,平均年齡(52.48± 9.63)歲;10 mg劑量組50例,平均年齡(53.45±8.32)歲;6.5 mg劑量組50例,平均年齡(51.96±8.75)歲;各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圍絕經期無排卵型陰道不規則出血的診斷標準參照《婦產科學》[3]進行制定。
1.3 納入標準 (1)年齡48~56歲;(2)符合本病診斷標準;(3)近期未接受過其他激素治療;(4)無服用米非司酮的藥物禁忌證;(5)治療前檢查排除血液系統疾病,各系統功能未見異常;(6)愿意接受本臨床研究,依從性強。
1.4 排除標準 (1)年齡<48歲或>56歲的患者;(2)排除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內膜癌等器質性疾病;(3)有嚴重其他系統疾病和惡性腫瘤的患者;(4)不愿意接受本臨床研究,依從性差的患者。
1.5 研究方法
1.5.1 給藥方法 按照隨機分組的原則,將納入研究的200例圍絕經期陰道不規則流血的患者隨機分為4組,每組50例,米非司酮(上海新華聯制藥有限公司,25 mg,國藥準字050 H 19220)治療劑量分別為15 mg、12.5 mg、10 mg與6.5 mg,每天1次,口服,連續服用3個月1療程。比較治療前后各組的性激素水平,并測量比較各組患者的子宮大小及內膜厚度。
1.5.2 觀察指標 采用米非司酮對患者治療前后觀察各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檢查血清孕酮、雌二醇、FSH、LH濃度;彩色超聲多普勒檢查子宮的大小及內膜的厚度;了解用藥的不良反應及月經情況。
1.6 療效評價標準 分為復發、有效、閉經。復發:停藥后患者再次出現陰道出血現象,需要繼續治療;有效:各指標恢復正常,用藥治療期間陰道沒有不規則的出血現象;閉經:6個月之后也沒有復發的現象,停止用藥之后患者沒有陰道的流血現象。
1.7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對數據做統計分析,所有收集的數據資料均妥善存檔,非正態分布資料采用中位數表示,計量資料數據采用“x±s”表示。遵循正態分布而且方差齊性,百分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故2組間的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4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比較 將運用4種米非司酮劑量治療的患者進行效果比較,米非司酮15 mg、12.5 mg、10 mg與6.5 mg均有可能導致患者閉經,在圍絕經期陰道不規則流血的治療有效率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6.5 mg劑量組復發率要高于其他各組(P<0.05),15 mg劑量組惡心、乏力等不良反應反應發病率高于其他組(P<0.05)。見表1。

表1 4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比較[n(%)]
2.2 4組用藥前后體內孕酮、雌二醇、FSH、LH的變化情況比較 各組在米非司酮治療后血清孕酮、雌二醇、LH、FSH檢測水平均有下降,12.5 mg劑量組效果更明顯。見表2~表5。

表2 4組用藥前后體內孕酮的變化情況比較(x±s)

表3 4組用藥前后體內雌二醇的變化情況比較(x±s)

表4 4組用藥前后體內FSH的變化情況比較(x±s)

表5 4組用藥前后體內LH的變化情況比較(x±s)
圍絕經期即更年期,是女性從旺盛的生育功能時期走向衰退的過渡時間段。圍絕經期陰道不規則出血發病機制非常復雜,根據誘發疾病的不同分為功能性、器質性兩大類。功能性子宮出血俗稱功血,是圍絕經期陰道不規則出血的主要原因[4]。有研究對陰道出血患者臨床資料進行歸類,結果顯示接近40%的陰道出血是由功能性子宮出血造成。楊艷等通過總結903例陰道出血患者的刮宮資料,患者年齡以40~49歲為主,結果顯示超過50%的不規則陰道出血是由功能性子宮出血引起。而50歲以上的女性功能性出血的幾率也比較高,這可能與現代生活水平提高,婦女絕經期后延有一定的關系。其它主要原因還包括惡性腫瘤和炎癥等。
陰道出血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法有手術和藥物兩種。刮宮治療能夠有效迅速止血,但我們建議在沒有任何器質性病變的證據時,盡量采用藥物保守治療。自上個世紀起,臨床上對米非司酮在治療圍絕經期陰道不規則出血用途的探討一直都未間斷。現代藥理研究顯示,米非司酮分子式C29H35NO2,分子量429.6[5]。其系抗孕酮受體阻斷劑,能夠與孕酮受體、糖皮質激素受體結合,具有很好的抗孕酮的作用。從理論上來講,米非司酮對于功能性出血并無治療效果,但現代藥理學顯示,米非司酮可作用于丘腦、垂體,抑制生殖系統分泌軸,抑制LHRH的分泌,影響FSH與LH的釋放,從而抑制卵泡的發育。米非司酮可與孕酮產生拮抗作用,還對下丘腦-垂體-卵巢系統產生影響[6]。研究表明,米非司酮對孕酮受體的親和力可達到天然孕酮的5倍之多,具有強大的抑制內膜的增生,減少宮內出血,促分裂作用[7]。服用米非司酮后部分患者會出現閉經的現象,但停藥后可恢復,提示米非司酮對機體的影響是可逆的。在米非司酮作用之下,卵泡中早期可長時間保持機體雌激素穩定,有效預防雌激素波動而出現的突破性出血或撤退性出血。由此可見,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不規則出血效果值得肯定。
遺憾的是,目前臨床上并無完整統一的用藥方案。大量的研究經證實長期小劑量用藥,效果較好,對血脂、肝腎功能、電解質的影響較小。本項目對圍絕經期女性陰道不規則出血治療問題展開研究,通過對女性圍絕經期陰道出血的原因進行分析,總結不同劑量下米非司酮對不規則出血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8]。本項目擬采用不同劑量的米非司酮對200例圍絕經期陰道出血女性進行治療,觀察總結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的效果、雌激素水平、復發、不良反應發生率等情況,結果提示米非司酮各個劑量組均有可能導致患者閉經,在圍絕經期陰道不規則流血的治療有效率上差異不大,6.5 mg劑量組復發率要高于其他各組(P<0.05),15 mg劑量組不良反應反應方面的發病率較高(P<0.05);各組在米非司酮治療后血清孕酮、雌激素、LH、FSH濃度均有下降,10 mg劑量組作用效果更為明顯。
綜上所述,隨著醫療水平在不斷提高,女性對于圍絕經期的特殊性也有了更深的認識,對這一特殊時期出現的各種疾病的治療也更加重視,必須將對機體的影響降到最低,米非司酮在治療圍絕經期陰道不規則流血治療效果明確,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陰道不規則流血治療效果明確,不良反應15 mg劑量組較大,而
10 mg劑量組雖不良反應稍大于6.5 mg劑量組,但是其綜合療效更佳,該劑量對圍絕經期陰道不規則流血安全有效,相關機理還有待于接下來更深入的研究。
[1] 袁桃芬.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0,3(10):66-67.
[2] 鄭蔓嘉.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劑量與療效[J].廣東醫學,2011,32(14):1874-1876.
[3] 樂杰.婦產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3.
[4] 王娜,趙薇,石磊,等.米非司酮用于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3):341-343.
[5] 徐曉仙.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異位妊娠40例療效觀[J].江西醫藥,2013,48(6):543-545.
[6] 張燕,唐宏偉.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54例療效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0,29(15):2-3.
[7] 康清華,肖龍華,肖文琴.米非司酮與甲氨蝶呤聯用治療未破裂型異位妊娠的臨床分析[J].江西醫藥,2015,50(4):347-349.
[8] 王麗鴿,孫麗萍.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臨床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16):2300-230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1.083
江西 330000 江西省婦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 (艾丹) 江西省婦幼保健院婦科門診 (鐘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