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濤
玻璃酸鈉用于膝關節半月板損傷關節鏡術后效果探析
馬海濤
目的 對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采用關節鏡治療術后應用玻璃酸鈉的治療措施,并探討其近期療效。方法 抽取110例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據患者的入院順序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55例。所有患者均采取關節鏡治療術,其中觀察組患者手術治療時配合使用玻璃酸鈉治療措施,觀察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并對其膝關節恢復情況進行評分調查。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優良率89.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1.8%,2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采用關節鏡治療術后應用玻璃酸鈉的靜脈注射治療可顯著提高患者的膝關節功能恢復情況,具有較好的近期療效,值得積極推廣。
玻璃酸鈉;膝關節半月板;關節鏡;近期效果
膝關節半月板是膝關節的主要部分,在骨科損傷中較為常見,若未能及時處理,則可能引起相鄰結構的進一步損傷。臨床通常采用關節鏡下的微創手術對半月板損傷進行治療,避免使用傳統的開放性手術,減少患者因較大創口而帶來的更高的并發癥發生率[1]。玻璃酸鈉屬于高分子多糖物質,作為一類關節黏彈補充劑,在臨床也達到了一定的推廣[2]。為了探討玻璃酸鈉對膝關節半月板損傷后行關節鏡治療術患者的臨床效果,對110例患者進行了對照實驗,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4年4月~2015年6月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鞍山醫院收治的110例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經X線片、MRI等影像學檢查均確診為膝關節半月板損傷。依據患者的入院順序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5例。觀察組患者中男32例,女23例,年齡28~43歲,平均(34.7±4.2)歲;病程3~20個月,平均(15.3±2.7)個月;對照組患者中男33例,女22例,年齡27~45歲,平均(35.1±4.0)歲;病程4~22個月,平均(15.4±2.9)個月。將2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基礎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知均衡可比。所有患者或家屬均被告知本次實驗目的,同意參與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關節鏡手術方法:取患者仰臥位,于硬膜外進行麻醉處理,對患肢進行驅血處理,選擇膝前內側、前外側入路,并在氣囊止血帶的輔助下降輔助器械以及鏡頭置入其中,對膝關節各個部位進行檢查,評估半月板損傷的類型以及主要部位。依據半月板損傷類型決定具體的手術方式,對后角進行修剪,并切除半月板,觀察期破裂范圍以及形式,對于部分破裂范圍較小的患者可對其采取半月板成形術,將30%的正常半月板組織進行保留,將其余部分修剪為月牙狀[3]。對于部分破裂范圍較大的患者可對其采取半月板的全切除手術,在關節鏡下采用射頻汽化儀對其進行切除手術,保證半月板內源具有平滑的斜坡面[4]。術后前四周對觀察組患者采用玻璃酸鈉的注射治療,經髕鈿帶外側或內側入路,給予玻璃酸鈉(山東博士倫福瑞達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 20067379)2.5 mL,將膝關節屈伸,使藥物能夠在關節腔內均勻分布,采用繃帶加壓包扎,1次/周,連續注射5次。
1.3 療效評價標準 依據膝關節功能恢復情況對患者的恢復情況進行評估,療效評價標準[5]:優:患者的膝關節功能恢復正常,疼痛等病癥均消失;良:患者的膝關節功能得到較好的改善,但疼痛癥狀偶有發生;可:患者的膝關節功能未達到正常水平,存在輕度障礙,活動時疼痛,但尚可忍受;差:患者的膝功能關節未達到正常,且疼痛病癥未得到緩解。
1.4 統計學方法 此次試驗采取對照試驗,最終數據均需進行統計學處理,將其輸入SPSS 19.0軟件,并依據不同類型的數據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比較2組患者的膝關節恢復情況,觀察組患者優良率89.1%(49/55)明顯高于對照組61.8%(34/55),2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膝關節恢復情況的比較[n(%)]
在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之下,臨床對于半月板損傷的治療也有了較大的進步,通過先進的技術,使得半月板損傷的診斷及治療效果大大提高。以往對于半月板損傷的治療通常采用切除術或部分切除術,其近期療效較為滿意,但遠期可能引起患者較高的并發癥發生率[6]。
如今,關節鏡技術使得半月板的損傷治療達到了更好的效果,通過縫合修補,使得患者在更小的創口下獲得較好的恢復效果,疼痛較少,且并發癥發生率低,目前已在臨床廣泛推廣使用。關節腔內具有較多的黏多糖類物質,該物質對關節及軟骨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通過注射該物質,可對患者的半月板損傷起到較好的修復作用,也可于術后對關節內組織結構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玻璃酸鈉為透明質酸的鈉鹽形式,由D-葡萄糖醛酸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構成的高分子量物質,相對分子量在200×103~7 200×103范圍內。玻璃酸鈉主要集中于細胞內部,且多在細胞核以及細胞漿內,可達到彈性、黏性以及潤滑性等物理學性能,具有高度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因此它可以作為一種安全的生物材料在醫學領域具有多種用途,在關節修復治療中具有較好的作用。
作為生物材料的外源性玻璃酸鈉在臨床醫學領域有著廣泛的用途,安全性較高,而內源性玻璃酸鈉則在關節軟骨、滑膜以及關節滑液中的含量較高。有學者通過研究發現[7],對患者采用膝關節半月板損傷關節鏡術,其中試驗組患者術后采用了玻璃酸鈉的治療措施,而對照組則未采取玻璃酸鈉的治療措施,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利用Lysholm評分對患者的恢復情況進行評價,結果試驗組在術后2、3、4、5周得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將外源性玻璃酸鈉注入膝關節后,該物質可在滑膜以及關節軟骨表面形成一種保護屏障,降低滑膜因化學物質或酶的影響而造成的破壞。
本次試驗通過對110例研究對象的對照試驗可知,觀察組患者的優良率89.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1.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玻璃酸鈉應用于膝關節半月板損傷關節鏡術后達到了更好的近期療效,患者的膝關節功能達到較高的優良率,且疼痛病癥明顯緩解,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次實驗結果與張亮等[8]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均于半月板損傷且行關節鏡術后采用玻璃酸鈉的注射治療促使患者的膝關節功能得到較好的改善,且術后并發癥控制在較低的范圍。
綜上所述,對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采用關節鏡治療術后應用玻璃酸鈉的靜脈注射治療可顯著提高患者的膝關節功能恢復情況,具有較好的近期療效,值得積極推廣。
[1] 張鵬.關節鏡下縫合成形結合玻璃酸鈉治療膝關節半月板損傷38例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28):3548-3549.
[2] 劉俊陽,張卓,馬連君,等.關節鏡術后玻璃酸鈉關節內注射治療半月板損傷伴骨關節炎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3): 5327-5328.
[3] 唐進,吉明,廖乙名,等.盤狀半月板損傷修復:關節鏡下縫合成形結合玻璃酸鈉注射[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5,17(37):5943-5949.
[4] 曹琳玲.關節鏡下縫合成形結合玻璃酸鈉治療膝關節半月板損傷38例護理[J].山西醫藥雜志(下半月版),2012,41(22):1217-1218.
[5] 吳建偉,樊國峰,張天一,等.關節鏡下Fast-Fix聯合玻璃酸鈉注射修復半月板損傷[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5,32(24):3788-3792.
[6] 丁英奇,劉英飛,李耀華,等.關節鏡手術聯合玻璃酸鈉關節腔內注射治療半月板損傷臨床療效觀察[J].疑難病雜志,2014,17(1):85-87.
[7] 羅志勤.關節腔內局部注射玻璃酸鈉注射液治療膝關節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療效研究[J].當代醫學,2015,21(19):130.
[8] 張亮,張憲,周偉,等.半月板損傷患者關節鏡術后注射玻璃酸鈉效果研究[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3,26(7):3185-318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1.086
遼寧 114011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鞍山醫院骨科二病房(馬海濤)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6.31.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