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淑貞
促紅細胞生成素對糖尿病腎性貧血患者網織紅細胞參數的影響
雙淑貞
目的 分析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糖尿病腎性貧血患者的效果以及其對網織紅細胞參數的影響。方法 選取糖尿病腎性貧血患者40例作為觀察組,本組患者均給予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評估本組患者治療效果,同時選取同時期的健康人40名作為對照組對象,統計2組患者在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前網織紅細胞的差異,同時統計觀察組患者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后2、8、14 d內網織紅細胞參數的變化。結果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2.5%。觀察組患者治療前網織紅細胞參數與對照組相比,其各項指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在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后,網織紅細胞參數發生明顯變化,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促紅細胞生成素對糖尿病腎性貧血患者有著良好的治療效果,并對患者網織紅細胞參數有非常大的影響。
糖尿病腎性貧血;促紅細胞生成素;網織紅細胞參數;治療效果
由于各種器質性腎臟疾病的發生,患者慢性腎功能逐漸衰竭并導致腎臟缺血,這種疾病被稱為慢性腎性貧血,而糖尿病腎病作為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合并癥之一,患者遷延不愈也會引發慢性腎性貧血,這種疾病被稱為糖尿病腎性貧血[1]。本研究將探討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糖尿病腎性貧血患者的臨床效果以及其對患者體內網織紅細胞參數的變化,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腎性貧血患者40例作為觀察組,男35例,女5例,年齡55~85歲,平均(70.4±5.3)歲,本組患者入院后檢查結果均符合WHO制定的糖尿病腎病診斷標準[2]。同時選取本院同期接收的健康人40名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6例,女4例,年齡55~84歲,平均(71.1±5.2)歲。觀察祖患者均符合以下排除標準[3]:(1)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骨髓纖維化以及系統性疾病患者;(2)急慢性感染、失血以及嚴重營養不良患者;(3)對促紅細胞生成素有過敏史患者;(4)治療前或者治療過程中并未給予透析治療患者;(5)降壓治療后血壓測量結果仍然≥165/110 mmHg者。2組患者性別、年齡等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利血寶:麒麟鯤鵬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 20010075)治療?;颊呓o予利血寶3 000~6 000 U/次皮下注射,3次/周,同時本組患者均給予硫酸亞鐵(上海黃海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 31020458)300 mg口服,2次/d。觀察組患者持續治療
8周,治療過程中禁止給予患者輸血、透析以及免疫抑制劑服用治療。
同時在觀察組患者治療之前,使用一次性真空EDTA-K 2抗凝試管抽取2組患者靜脈血樣2.0 mL,觀察組患者治療2、8、14 d各個時間段內再次抽取患者抗凝靜脈血樣2.0 mL,按照儀器說明書在2 h內使用BECKMAN COULTER HMX血細胞計數儀上進行血細胞以及網織紅細胞的計數,做好記錄。
1.3 觀察指標[4]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評估標準,有效:患者治療結束后貧血癥狀明顯改善,血細胞比容升高≥0.05;無效:患者治療后癥狀未改善,血細胞比容未達到上述標準。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37例,無效3例,治療有效率為92.5%。
2.2 觀察組患者治療前網織紅細胞參數與對照組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前網織紅細胞參數與對照組相比,其各項指標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患者治療前紅細胞參數與網織紅細胞參數與對照組比較(x±s)
2.3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不同時間段網織紅細胞參數的變化觀察組患者在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后,網織紅細胞參數發生明顯變化,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不同時間段紅細胞參數與網織紅細胞參數的變化(x±s)
糖尿病腎病患者的病發原因主要是由于其腎臟血流量不足、腎臟功能受損、腎臟內促進紅細胞生成素的分泌明顯減少,最終引發患者腎性貧血[5]。腎性貧血患者臨床癥狀主要以血液稀釋、溶血、紅細胞生成減少、腎臟內分泌功能衰竭等為主,部分患者伴有出血癥狀[6]。
促紅細胞生成素是將人體內紅細胞基因轉入哺乳動物細胞內并使之能夠高效表達,最終形成能刺激人體紅細胞生成的糖蛋白激素[7]。研究顯示[8],促紅細胞生成素在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癌癥放療以及化療而產生的貧血上有良好的效果。促紅細胞生成素在人體內能通過一系列反應而促使紅細胞生成素不斷分泌,促進人體內網織紅細胞的分泌數量不斷增多,從而有效糾正腎性貧血患者的貧血癥狀,而網織紅細胞作為骨髓造血功能的標志,對患者骨髓造血功能有著積極的影響。
本研究中給予觀察組患者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治療有效率高達92.5%,同時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網織紅細胞明顯提高,證明促紅細胞生成素對糖尿病腎性貧血患者有著良好的治療效果,并對患者網織紅細胞參數有非常大的影響。
[1] 張守清.促紅細胞生成素不同給藥方式對終末期糖尿病腎病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腎性貧血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24):230-231.
[2] 聶仁麗.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慢性腎性貧血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10,50(35):98-99.
[3] 匡彬.蔗糖鐵聯合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血透患者腎性貧血的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21):77-79.
[4] 周康永,左顯明.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腎性貧血的臨床應用分析[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1,3(4):46-47.
[5] 彭耀和.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68例慢性腎性貧血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8):96-97.
[6] 李洪琴,陳波,江桂林,等.補腎益氣生血方聯合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腎性貧血的觀察和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20):35-38.
[7] 蒙如慶,牙秋艷,覃勛,等.終末期糖尿病腎病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促紅細胞生成素使用方法對腎性貧血的影響[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1,29(5):744-745.
[8] 陳秋牛.依那普利或厄貝沙坦對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腎性貧血的影響[J].現代醫藥衛生,2010,26(16):2452-2454.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1.100
江西 344000 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雙淑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