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近現代革命中的經歷最全面
1946年朱德60壽辰時,中共中央致他的祝詞說:“你是中國人民60年偉大奮斗的化身”;周恩來的祝詞說:“你的革命歷史,已成為20世紀中國革命的里程碑”。為什么朱德能得到如此高的歷史評價?因為只有朱德經歷了20世紀中國革命的全過程。
20世紀初,朱德在中國最早的兩所軍校之一的云南陸軍講武堂,秘密加入同盟會,投入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活動。在辛亥革命的云南“重九起義”中,他是攻打總督衙門的前驅隊長。接著,他作為滇軍重要將領參加了護國戰爭、護法戰爭。他為尋找救國之路而遠赴歐洲,回國后即投入北伐戰爭。大革命失敗后,他參加領導南昌起義,經歷了10年土地革命戰爭全過程、8年抗日戰爭全過程和4年解放戰爭全過程。新中國成立后,朱德又作為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經歷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26個春秋。因此,朱德堪稱“20世紀中國革命的里程碑”。
由民主主義者向共產主義者的轉變最典型
在黨的老一輩革命家中,許多人(如董必武、林伯渠、吳玉章、徐特立等)都經歷過從舊民主主義到新民主主義的革命轉變,而朱德在實現這個轉變中更具有典型意義。
朱德曾是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忠勇戰士,但當他發現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理想終成泡影時,不惜拋棄高官厚祿去追求革命。他遠渡重洋,在德國見到張申府、周恩來,毫不猶豫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在舊勢力里已經是赫赫有名的高級將領,而在共產黨這里僅僅是個新兵,還要背著舊包袱甚至于一時不被理解信任,但他心甘情愿“投降無產階級”,從頭開始。他的轉變比其他人的轉變更為艱難,更有標志性意義。
人民軍隊歷史上唯一的全軍總司令
在人民軍隊創建、發展的各個關鍵時刻、重要時期,朱德都不僅親歷,而且作為主要領導者。朱德歷任人民軍隊的最高軍事首長,是紅軍總司令、八路軍總司令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是人民軍隊歷史上唯一的全軍總司令。
在黨的領袖群體和軍事將領中,只是朱德有這樣全面的經歷,因此早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國外媒體就稱朱德是“紅軍之父”。
在長征中走的路最多
二萬五千里長征,他比毛澤東、周恩來等多走了一年時間,多走了一萬多里。他3次過草地,3次過夾金山等四五座雪山。特別是在隆冬時節,他率領幾萬饑寒交迫的大軍翻越了比夾金山高得多、險得多的大雪山黨嶺山,這在人類遷徙史上、戰爭史上絕無僅有。朱德在長征的統帥部中年齡最大,但只有他沒有要給每個高級領導人配備的擔架,而只要了兩匹馬。
建國后向中央寫出的調研報告最多
新中國成立后,朱德幾乎每年都有幾個月時間到各地視察,調查研究。在黨和國家領導人中,他視察的地區和部門最多。他調研后及時向黨中央、毛澤東匯報情況、提出建議,寫出的調查報告、建議最多,且十分寶貴。比如:1953年在人們只關注搞工業化時提出要保護和發展手工業;1957年初他坐小飛機低空掠過海面登臨海南島,最早提出開發海南島;在大躍進刮共產風的狂熱中提出不能吃大鍋飯,要保留家庭和私有財產,要讓農民致富,等等。他的許多建議,至今看來也是十分寶貴的。
最早明確提出“建設中國式的社會主義”
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在1950年代,就開始了對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表現在毛、劉、周、朱等的著作與講話中。其中,第一次明確提出“建設中國式的社會主義”思想概念的是朱德。
1965年12月,朱德指出:“建設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過去我們是學蘇聯的經驗,現在我們要“建設中國式的社會主義”。朱德提出的建設“中國式的社會主義”思想主要包括這樣一些基本觀點:搞社會主義建設,既要向外國學習,但又不能一切都照抄照搬;搞社會主義建設不能“夜郎自大”和“閉關自守”,要搞好“內外交流”;應當讓農民致富,群眾生活越富越好,等等。
(摘自《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