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寧

[摘 要] 醫藥類“3+2”高職學生與同專業普通大專高職學生生源、特點和培養方法的不同,使得就業指導必修課必須做出適應的調整,以促進該類學生更好就業。通過對樣本進行調查分析,探討醫藥類“3+2”學生就業指導課開設內容和形式,并對其職業道德培養進行探索和實踐。
[關 鍵 詞] “3+2”高職;醫藥類; 就業指導;職業道德培養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28-0094-02
中高職“3+2”辦學模式符合教育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發展需求,為構建現代職教體系做出了有益探索,推進了現代職教體系構建的進程。教育部出臺的《關于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修訂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專業目錄,做好專業設置的銜接,高等職業教育要以提高質量、創新體制和辦出特色為重點。“3+2”類高職學生在高職階段只有兩年時間,在校理論課甚至往往只有一年時間,而以往就業指導課都是使用三年制學生大綱,并在其中選擇兩個學期內容進行授課,因此如何開展“3+2”類高職學生就業指導必修課需要我們進行調研和探討。
一、研究對象
本次調研面向我校在校的2015級、2016級和已經畢業的2006級、2009級“3+2”類藥物制劑和生物制藥專業學生(包括五年一貫制學生)。
二、研究方法
本次調研采用調查問卷形式,在校生無記名發放調查問卷125份,收回有效問卷120份,回收率95.8%,已畢業學生通過微信平臺進行無記名調查,收到調查結果105份,同時對學生開展座談進行信息收集。
三、調研結果
(一)學生對就業指導課開設內容重要性和實用性進行比較,其中選項設置基于目前我校該課程三年制學生的教學大綱,要求學生選出認為最重要和實用的四個學習內容。(見下表)
(二)分析
根據調查結果,發現已畢業學生的前四個選項分別為:提升就業能力、了解相關職業與行業狀況(醫藥食品類)探索工作世界、角色轉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就業程序與權益保障,而在校生的前四個選項分別為:就業準備與求職方法、了解相關職業與行業狀況(醫藥食品類)探索工作世界、探索自我特性(興趣、性格、技能)、角色轉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
通過該結果和座談情況,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結論:畢業生通過一段時間的工作,發現更需要在大學階段重視和不斷提升自己的實際就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同時掌握必備的行業信息和就業法律法規知識,以適應社會要求,另外,已畢業生對創業教育也覺得相對比較重要。在校生更關注個人的特性分析,由于對走向工作崗位不確定性更大,對于求職準備和求職方法等馬上要用到的知識需求比較迫切。但是兩類學生都認為了解相關職業與行業狀況(醫藥食品類)探索工作世界這方面內容比較重要。
“3+2”類學生的理論學習時間往往只有一年,如何在相對有限的教學課時中選擇上課重點是我們需要進一步討論的問題。
四、討論
(一)重視相關職業與行業狀況(醫藥食品類)介紹和探索內容
對于醫藥類學生來說,雖然專業課程不斷深入學習,但是對行業內的概況和就業形勢,部分學生仍不十分了解。行業發展情況和各醫藥企業現狀對于學生考慮是否要改行,以及學生初次和再次就業都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所以,應和其他專業教師和學生始業教育配合起來,重視向學生展示專業相關行業和產業,并結合實際行業走訪和實踐,或者要求學生向企業和已畢業學生展開調研,使學生對醫藥行業信息的了解不僅僅停留在表面,促進學生更深入地了解醫藥專業的社會背景。
(二)重視就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教育——職場勝任力
職場勝任力是當前新興的一種職場素質論和能力論。國內研究認為,大學生職場勝任力是指通過在校期間的學習和實踐,使大學生能夠擁有工作晉升所必需的知識、技能和品質等,確保其能正確擇業和高質量就業,并提出構建包括個人特質、基礎技能、關系建立、崗位適應、解決問題、持續進步等六方面能力的職場勝任力模型。畢業生走向工作崗位后,往往感覺個人的發展和職務進一步提升與就業能力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我們在走訪和調研中,發現用人單位也常常表示,學生的溝通能力、崗位適應、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等往往會影響到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成長速度。“3+2”類學生相對三年制高職學生而言,早一年進入職場,所以對于其職場勝任力的培養和教育必須提早抓起,并且延伸至整個就業指導課程之中,向學生強化綜合能力的重要性。
(三)重視就業指導課形式的靈活性和多樣性,重視學生自學調研和實踐環節
作為用來解決學生問題的一門實用課程,就業指導課需要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并增強實踐環節。雖然課堂理論學時相對較少,但是可以和其他活動結合起來,增強學生的自學調研和實踐環節。例如,開展模擬職場和職業生涯大賽、開展專項暑期社會實踐、加強校企合作聯合培養授課等形式,延伸就業指導課的廣度和深度,使學生對將來的職場有切身的體會。
(四)重視醫藥類“3+2”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
職業道德教育是醫藥類高等院校的責任和義務,行業和用人單位也迫切需要提高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但當前高校中尤其是“3+2”類學生職業道德教育仍存在不少問題,例如,教學針對性不強、方法較為單一等,從而得不到學生重視,不能取得更好效果。在“3+2”類學生就業指導課中,不能縮短學時,應當整個在課程中進行滲透。
關注就業市場需求變化,建立有針對性、更具交互式的高職就業指導課程體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觀,使他們能夠順利并且高質量就業,這將是高職院校義不容辭的職責。對于醫藥類“3+2”高職學生,需要根據其實際對就業指導課不斷加以設計和改進,以培養適應社會需要并擁有高素質、高職業道德水平的醫藥類人才。
參考文獻:
金建孟.職場勝任力視域下高職就業指導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