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逢時
[摘 要] 近幾年,學前教育專業在我國的高職教育中非常受歡迎,很多學生都選報了這門專業。與此同時,社會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是高職院校中學前教育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積極貫徹新課改的理念,實現語文教學職業化的改革和創新十分重要。
[關 鍵 詞]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語文教學;職業化;改革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28-0059-01
語文是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中的一門學科,它可以有效地豐富學生的頭腦,讓學生獲得扎實的知識,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發展得更為完善。近幾年,我國對于幼兒學生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因此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強化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增強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讓學生為將來的職業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了有效地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語文教學進行職業化的改革,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強化職業能力,整合語文教學內容
目前很多的學前教育院校都非常注重對學生的口語教學,因為很多學生的年齡都非常小,無法有效地和他人進行溝通,表達自己的意思,因此,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對語文教材和口語交際材料進行整合,有效地提高高職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目前,很多的高職院校中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所學的文學知識大多為古詩詞和一些中外名人傳記,與學生的職業需求有較大的出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調整和取舍課文,加強與學前教育專業相關的文學知識的教學,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專業知識,為學生以后從事相關的職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教授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學習文學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盡量選擇一些兒童文學名著和國學名著,讓學生在學習這些課文的過程中掌握大量的嬰幼兒喜歡的知識,這樣學生在走上職業道路的時候就可以對嬰幼兒學生有知識可教,讓學生在自己以后的職業中能當一個知識淵博、受學生歡迎的好教師。同時選擇一些兒童文學名著和國學名著進行教學,能夠有效地規范學生的語文用語,在提高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同時,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內涵,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使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把職業能力的訓練融入語文教學的活動中
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語文課堂中,教師除了對語文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強化學生的職業能力外,還要使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中能夠有效地進行職業方面的訓練,讓學生能夠對自己未來工作的內容、環境有所了解,以便學生在畢業以后能夠快速適應自己的工作環境,滿足職業要求。
例如,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進行一些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的活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前接觸自己未來的工作環境。比如,可以采用多媒體播放一些關于幼兒園教學的真實場景,針對真實場景的一些內容進行提問,讓學生快速地回答和應對,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和思維創新能力。教師還可以通過情景模擬方式讓學生模擬嬰幼兒課堂中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鍛煉學生的傾聽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在學校課堂的學習中學到一些處理實際生活問題的技巧,這樣學生在畢業以后從事相關工作時就能表現得有條不紊,從而幫助學生在職業道路上獲得更好的發展。
三、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職業意識
在高職院校中進行學前教育專業語文教學時,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語文實踐活動的指導,多開展一些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自主學習、思考、探索,以便學生形成良好的應變能力。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大多采用的是“我說你聽”的教學方法,為了有效加強語文教學的職業化,教師在教學時應該對傳統課堂做出改變,讓學生自己講解課本知識,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當“小老師”的感覺,讓學生畢業以后從事教師職業時能夠冷靜沉著地面對自己的學生。教師還可以在語文課堂上開展一些故事演講比賽、課文朗讀比賽、兒童文學賞析比賽等,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以后職業中會用到的知識,為以后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在高職的語文課堂中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有效地激發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高職語文課堂,使學生掌握更加扎實的基礎知識。
總之,高職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因此,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語文教學中開展行之有效的改革,加強學生的職業化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提高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讓學生畢業以后從事相關職業時,能夠快速地適應工作環境,有效地服務于自己的工作。
參考文獻:
[1]劉力.試論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語文綜合能力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S1).
[2]李莉.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改革探析[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4).
[3]侯曉莉.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如何做好語文教學分析[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