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機械制圖課是高職材料工程技術專業非常重要的一門專業基礎課,課程改革以高分子材料加工典型設備為載體,采用理實一體、任務驅動、項目導向教學模式,教學做一體,編寫項目化教材,使教學內容、教學過程適應職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需求。
[關 鍵 詞] 機械制圖;理實一體;教學模式;過程考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28-0161-01
機械制圖課是高職材料工程技術專業非常重要的一門專業基礎課,近年來課程的教學效果越來越差強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傳統純理論課的課堂教學模式和課程設計,理論與實踐脫節,課程教學內容缺少緊密銜接專業技能的適應性和針對性。對于學習積極性差,缺乏有效學習方法的高職學生來說,并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能起到明顯的教學效果,課程改革迫在眉睫。
一、課程改革思路
課程以機械圖樣的繪制與識讀為主線,以高分子材料加工典型設備為載體,以高分子材料加工崗位典型工作任務為導向,采用理實一體、任務驅動、項目導向教學模式,教學做一體,使教學內容、教學過程適應職業高技能人才培養需要。通過全面的綜合訓練,使學生能看懂和繪制一般的機械設備零件圖和裝配圖,加強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實踐技能訓練,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規范和職業道德等綜合素質。
二、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一)整合優化課程內容
根據崗位任職的要求,參照職業資格標準,使職業崗位任職要求與課程有機結合,確定教學內容,強調對學生工程思維和技術技能的訓練。行動導向的項目化教學,課程內容及順序以完成項目的具體任務及目標統籌安排,針對性更強。遵循由易到難的認知規律,知識點只為完成這一個項目服務,勢必涉及知識點的拆分和整合,某個完整的知識點被拆分,只選擇完成項目所需要的部分,知識點的其余部分還要選擇其他的載體來學習。這樣的優點是針對性更強,缺點是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被破壞。但是這是項目化課程改革勢必要面對的。
課程采用活頁教材,活頁教材在課堂實施方面體現出靈活性和開放性。例如零件測繪的最終工作圖答案不是和教材一起發放,而是在學生獨立完成工作圖繪制后再發給學生用來校核圖樣。教學內容整合為如下教學項目:儲氣罐橢圓形封頭平面圖形的繪制;切膠機切膠刀的測量與繪制;開煉機輥筒三視圖畫法;化工三通的測量與繪制;管法蘭的測量與繪制;反應釜耳式支座繪制;硫化機螺紋連接繪制;開煉機滑動軸承、滾動軸承視圖繪制與識讀;密煉機齒輪減速器圓柱齒輪零件圖繪制;密煉機齒輪減速器從動軸零件圖繪制;齒輪減速器裝配圖識讀;擠出機組導輥的測量與裝配圖繪制。
(二)改革教學模式
采用理實一體教學模式,學習目標明確,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務為導向,項目教學過程完整。注重理論知識、技能訓練與練習測驗相結合。理實一體教學模式的實施依托學院高分子材料加工實訓中心,理實一體專業教室已初具規模,具備從材料配制、加工成型、產品制備檢測的基本條件,能夠滿足理實一體教學要求。
(三)改革課程考核方式
課程考核采用“過程考核+期末考試”的方法。過程考核占60%,期末考試占40%。更加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過程考核采用課程考核量化表及時記錄平時成績的方式,期末考試采用閉卷形式,最終折算出總成績。教學考核量化表中職業技能占70%,考核指標包括技術準備、圖樣繪制、尺寸標注、圖面質量四部分,職業素質占30%, 考核指標包括出勤紀律、學習態度、團隊協作能力三部分。
三、課程改革的實施
課程改革重在實施過程具體的落實,課程已經按照編寫的活頁教材授課在理實一體實訓中心上課。課程的實施采用邊講邊練,不是傳統課堂“填鴨式”的教學,在教的同時,使學生得到足夠的訓練,而不只是完成課后作業。通過課堂練習,教師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及時糾正,提高其動手能力。并且要求學生在當堂課完成作業(一般一個任務為4個學時),同一任務不能留在課下完成,否則學生在課堂上會拖沓,總想著課下去完成,不能在課堂上抓緊時間完成任務,因此項目工作任務的設計必須在4個學時內。
注重過程考核,利用過程考核量化表在課堂實行過程考核,在學生進行練習繪圖時,教師一邊進行指導,一邊對學生的繪圖情況進行考核,對偷懶的學生進行督促,對表現好的學生進行激勵,通過及時的督促和激勵激發學生學習,提高學習主動性,進而端正學習態度。
教學過程注重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的教育,企業需要高技能的實用人才,更需要較高的職業素質。
四、結論
課程改革只有找到更加適合的教學模式,更加適合的教材和考核方式,因材施教,才能幫助學生更加熟練地掌握該課程的知識及技能,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促進專業課程建設,這也是課程改革的目的和意義。
參考文獻:
[1]郭春梅.高職“機械制圖”課程理實一體教學改革研究[J]. 科技展望,2015(33).
[2]李霞,陳豫,辛李霞.“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改革實踐[J]. 科技資訊,2013(14).
[3]薛棟.基于項目課程的高職機械制圖課程改革研究[D]. 天津理工大學,2011.
[4]俞浩榮,王海濤.基于職業能力機械制圖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當代職業教育,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