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雪峰
摘要: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逐漸地形成了自媒體時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校園文化建設也逐漸地走進了自媒體時代,校園文化建設也越來越離不開自媒體。通過借助新媒體,發揮自媒體的積極作用,主動地引導學生塑造健康的校園文化,對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身心健康、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自媒體 校園文化 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4(a)-0139-02
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服務于學生成長和發展的文化,它是校園精神的具體體現,具有育人的目的。隨著網絡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校園文化也面臨著巨大的變革,自媒體的出現對于校園文化建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當前,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在自媒體時代背景下,緊密結合高職學生生活學習方式,努力搭建各級監管體系,主動地抵御各種不良思想、文化的影響,確保大學生接收到健康有益的信息,從而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1.自媒體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影響
1.1自媒體簡介
自媒體(外文名:We Media)又稱“公民媒體”或“個人媒體”,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自媒體平臺包括:博客、微博、微信、QQ,貼吧、論壇/BBS等網絡社區。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記者,人人都是新聞傳播者,每個人都可以是媒體的見證人,將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所看到的現象發布公開,從而被其他人所了解和傳播。自媒體工具的普及使用,使大學校園迅速成為自媒體用戶的核心圈。作為一種全新的傳播媒介,自媒體進入大學校園后,賦予了校園文化新的特質,使校園文化建設面臨著新的影響與挑戰。特別是隨著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和網絡的普及,為自媒體的出現和應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土壤。
1.2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影響
校園文化有利于促進高職院校的精神文明建設,對于提高大學生的身心素質具有重要的幫助。同時,校園文化建設也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對學生的思想產生積極的影響。自媒體的出現增加了大學生表達自我的途徑和方法,甚至成為了大學生展現自我、表達個性的重要空間,從而得到了大學生的廣泛認可。在自媒體時代,學生之間的聯系和獲知信息的方式更加地依賴網絡,對于信息的實時性和互動性等都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學生之間可以借助手機終端,利用微信、微博等APP來發布和接收自媒體的信息,這些信息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會影響到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自媒體時代的信息容量大,而且形式豐富,特別是微博、微信中的信息中包含了大量的圖片、文字以及視頻等,傳播速度非常快,能夠在學生之間快速地流傳,對于學生的思想狀態能夠產生比較大的擾動甚至是沖擊,最終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力。
2.自媒體下校園文化建設的創新載體和路徑研究
2.1將微博微信作為重要的載體和平臺
在自媒體時代,微信微博已經成為了大學生接收媒體信息和交流互動的重要平臺,對于校園文化建設來說,也應當充分地借助和應用好這一平臺,做好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工作。對于高職學生來說,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思想會受到各種信息深刻而廣泛地影響。特別是高職學生正處于人生最關鍵的時期,具有獨特的心理特點,例如:他們好奇心比較強,精力旺盛,而且個性張揚,但是社會經驗不足,對于信息的辨別能力不強。微信和微博成為了高職學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了高職學生交流信息和自由表達的重要平臺和渠道。在這樣的環境下和前提下,校園文化建設應當主動地適應自媒體時代背景下的發展要求,滿足大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在自媒體的基礎上,通過適當的引導,能夠提高高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學習到通過現象看本質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同時,這樣的方式也能夠得到大學生的廣泛認可,能夠提高大學生參與文化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微信、微博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了新的平臺,教師要深刻地認識到自媒體時代的特點,在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主動地適應時代的要求,探索和研究各種新媒體,將校園文化建設活動與自媒體平臺結合起來,使校園文化建設能夠受到學生的歡迎。
2.2建立完善的校園文化建設機制
自媒體時代各種信息的泛濫,甚至社會中一些文化沉渣的泛起,都對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帶來了沉重的負面影響。在這種情況下,要更加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發揮校園文化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指明燈作用,使學生能夠正確地區分健康和有益的信息,主動地擁抱積極的信息;使學生在校園文化的影響下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正確地看待人生各個時期的特點,特別是要正確地面對人生中的挫折、迷惘以及誘惑等;使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現階段的心理狀態,能夠寬容對待自己和他人的錯誤,掌握正確的排遣不良情緒的方法等。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它需要提前做好相應的規劃,需要制度來保障。例如:需要結合當下社會中的熱點信息來開展具體的校園文化建設活動,這樣才能起到校園文化應有的功能。對于高職院校學生教育工作來說,需要在校園文化建設制度下來開展針對性的工作,主動地利用自媒體來了解和影響學生的思想動態,掌握新媒體交流的主動權和話語權。特別是教師要主動地與學生通過自媒體來進行互動交流,這樣能夠在第一時間內了解到學生的思想動態。同時,對于教師來說,要主動地參與校園文化制度建設,將學生的個人利益和發展放到首位,不散布和轉發謠言等信息,應當多通過自媒體平臺來傳播對學生帶來積極影響的信息,使學生能夠對個人的生活和社會懷著積極的態度。
2.3建設有效的校園文化平臺
在自媒體時代,各種自媒體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但是如何利用好自媒體,體現出校園文化的魅力和價值,成為了校園文化建設所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在自媒體時代,內容和形式都成為了校園文化建設成敗的關鍵,需要將真善美的內容以學生能夠接受的形式表達出來,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對內容語言的設計,使校園文化能夠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使學生樂意接受。從而形成正面的輿論宣傳環境,提高校園文化傳播的影響力。此外,教育者要想提高校園文化建設的效率,還需要和學生建立伙伴式的關系,多引導、鼓勵,少批評,減少學生的叛逆心理。
3.結語
自媒體時代的到來對于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創新帶來了新的生命力和機會,這就要求教育者不僅要適應自媒體時代的發展趨勢,了解學生的信息需求,更要主動地做好校園文化建設創新工作。在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教育者要加強對校園文化內容的設計工作,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達到校園文化建設的目標,從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