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宇 周東雷
[摘 要] 目前,醫學生基層就業成為醫學生就業的主渠道,但往往崗位多,學生意愿偏低,醫學生普遍不愿基層就業,對醫學生面向基層就業的心理特征進行了調查和分析,提出解除醫學生基層就業心理困惑的方式。
[關 鍵 詞] 醫學生;基層就業;心理分析
[中圖分類號] G64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28-0187-01
基層醫療機構是面向管轄區域的居民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的場所,承擔居民最基本的醫療保障。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基層醫療機構的政策投入,國務院辦公廳最新公布的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中表示“到2020年,實現政府在每個鄉鎮辦好1所標準化建設的鄉鎮衛生院”。醫療硬件、醫療保障和基層醫務人員待遇在不斷提高,同時,加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隊伍建設、人才培養,例如“西部計劃”“三支一扶”以及“黑龍江省鄉鎮醫院公開招聘”等國家、省級政策就業形式都在鼓勵醫學生投身基層醫療。然而,基層醫療機構醫學專業人才的缺失、空有高端設備卻無人使用的尷尬現狀、基層患者求醫難“小病不看大病出鄉”的現實,常常引人深思。
一、醫學生基層就業的心理困惑表現及原因分析
(一)盲目的從眾心理,自身定位不準
醫學生由于五年或者八年的學習經歷,學制較長,無論在經濟上還是自身時間上付出較多,因此對自身定位較高,認為只有到大城市的正規公立醫院,才不枉自己的學習經歷,高付出有高回報。同時,家庭傳統觀念的影響往往阻礙了醫學生基層就業選擇,認為去基層醫療機構是不體面的工作,辛辛苦苦培養出的大學生又回到鄉村,是沒出息的表現,學生也往往贊同這種觀點,礙于面子而做出選擇。沒有正視大多數醫學畢業生就業壓力大,畢業后可能找不到工作或是找不到理想工作的現實。
(二)對基層就業認識不清,職業目標混亂
由于社會、家庭以及學校教育對學生的影響,學生對于就業思想過于功利,已沒有了醫者責任的激勵,過于重視物質表象,忽略醫者治病救人的高尚情操。部分學生沒有關注基層就業的發展趨勢,認為基層醫院相對落后,醫學條件太差、醫療設備落后、病人少,到基層就業是迫不得已的選擇或者是過渡選擇,基層就業不是長期發展的就業方式。為數不多的基層就業的醫學生,等到自身條件配備齊全,例如考取執業醫師之后,會選擇二次擇業。
(三)對生活質量期待過高,擔憂上升空間
大部分基層地區的物質和文化水平相對落后,與城市相比,在經濟收入、居住條件、交通信息、社會保障、子女就業、醫療衛生、社會交際、休閑娛樂等方面依然存有較大差距。基層醫護人員工資待遇低、培訓機會少、發展前途渺茫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醫學畢業生到基層醫療機構就業的積極性,是阻礙醫學畢業生面向基層醫療機構就業的最主要因素。
二、解除醫學生基層就業心理困惑的探索
(一)加大政策的宣傳和執行力度
我國部分基層醫療機構的現狀是醫療服務條件差,這是制約醫學生到基層就業的一個重要原因,主要體現在:1.硬件條件較差,沒有大型醫療儀器;2.醫生固定工資,待遇較差;3.百姓就診人數較少,降低了醫生的工作積極性,尤其對新進醫生,缺少實踐機會;4.個人發展受限,培訓、晉升空間較小。因此,政府要加強基層醫療體制改革,一方面提高基層醫院基礎設施、醫療設備,縮小城鄉醫療差距,增加百姓對基層醫院的信任和使用率,另一方面通過出臺政策,增加基層醫務工作者的工作待遇、獎勵和晉升培訓機會,提高醫學生下基層的熱情和堅定醫學生扎根基層的信心。
(二)加強高校基層就業動員與指導
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對于學生了解就業形勢、找準自身定位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校通過更全面的基層就業指導,可以讓醫學生對基層的現況和基層未來的發展有更多的了解,讓他們客觀地去看待基層就業,排除傳統社會輿論對基層的偏見。因此,要加強就業指導工作,轉變學生的就業心理,營造深入基層就業的濃厚氛圍,引導醫學生到基層就業。高校要立足當地基層醫療機構對人才的需求,多方面宣傳動員,引導醫學畢業生面向基層醫療機構就業。同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加強對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目標。
(三)加深醫學生人文培養,鼓勵在校期間參與基層工作
醫學生是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重要人才資源,應加強醫學生人文素質培養,增強醫學生職業認同感和職業使命感,提高醫學生思想道德素養,擔當醫療發展建設的神圣職責。鼓勵醫學畢業生要調整就業心態和就業期望值,認清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醫務工作能力。在校期間,經常性組織開展志愿服務和義診活動,帶領學生走進基層,服務基層,在基層中發現自身的價值,同時也發現基層對醫療人才的渴求,鼓勵學生以此為契機,在基層醫療崗位建功立業。
基層醫療機構是一個將醫學高等人才自身價值合理發揮的理想去處,基層醫療就業在拓寬醫學生就業渠道的同時,緩解了醫學生的就業壓力。醫學生只有正視當前就業形勢的嚴峻性,樹立正確的職業觀、擇業觀和就業觀,調整就業心理,改變對基層醫療就業的認識誤區,才能抓住大力發展基層醫療的契機,以積極、樂觀、健康的心態投身基層醫療,服務基層人民。
參考文獻:
[1]趙蘭芳,何崇軍.試論醫學畢業生出路指導[J].藥學教育,2011(3).
[2]夏杰,王蓉.對農村醫學專業建設的思考[J].衛生職業教育,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