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群芳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出臺和完善,要求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也需要不斷完善和創新。分層合作教學是近些年來,我國初中教學中極為提倡的一種教學方式,它不僅強化了學生之間的聯系,也促進了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尤其是在生物分組實驗教學中應用,教學效果非常明顯,本文針對分層合作教學在初中生物分組實驗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具體分析。
關鍵詞:分層合作教學;初中生物;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2-102-01
分層教學是從學生的學習特點、思維規律出發,更加符合學生成長發育規律,更加關注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初中生物分組實驗中引入分層合作教學,能夠更好的促進生活實驗的開展,同時也可以全面提升學生的實驗能力,培養他們的團隊意識,從而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分層合作教學的優越性
首先,分組實驗教學強調學生的身體動覺智力和視覺空間智力的發展,重視完成目標的能力類型和水平的差異性,允許學生不同層次的能力發展,在較適宜的學習條件下,潛能低者能夠開發出潛能,潛能高者會發展得更快。 分層合作教學更具有情感性。
其次,分層合作教學中,學生可自主選擇適合自身實驗能力的材料和實驗目標,能夠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通過組內異質可滿足學生不同層次的實驗觀察能力;通過組間同質,相互學習實驗成果,能認識到自己小組與別組的差距,正視自己,齊心協力,共同進步。 在實驗過程中注重學生認知、情感和技能目標的同時,還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分層合作教學更加符合新課標的要求。
最后,分層合作教學運用于生物分組實驗中能實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實現教師指導的異步化,充分發揮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導作用。 教師在進行實驗效果分層評價的同時更看重學生實驗能力的逐步提升,而評價方式多元化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分層合作教學更符合學生發展需求。
二、組內異質、組間同質
教師在平時教學中做好調研工作,觀察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等,然后根據強弱將學生分為A、B、C三層,C層是生物基礎能力最差,實驗動手能力最弱;B層是基礎能力中等,實驗動手能力中等;A層則是基礎能力最好,動手能力最好。這部分學生不僅基礎能力好,一般在實驗中表現也十分活躍。基于學生的這些特點,每個小組都要分配2名A層學生,1-2名B層次學生,1-2名C層次學生,根據班級學生數量具體來定,但是必須要做到分組差異性,這樣有利于學生之間公平競爭,以及互幫互助,同組內相互質疑,能力好的學生能夠帶動學習能力差的學生一同學習,最終整個小組成員的整體實驗能力都會得到提升。
三、實驗過程分層合作
比如:進行“食物中主要營養成份鑒定”這個知識點,教師將學生按照以上方法分成小組之后,第一步完成“讓學生掌握各種食物成份的檢測方法,如何選擇實驗材料,實驗中注意事項”基礎教學目標。第二步,選擇饅頭、雞蛋清、花生、面包、頭發、羊毛線等學生常見的事物,對其成份進行檢測,實驗過程,教師要讓小組中能力較強的學生帶領能力較弱的學生,保障小組中每個學生都可以得到鍛煉,每個人都有動手的機會。第三步,總結了這些食物中的成份以及實驗結果之后,進行提高訓練, 對一些生活中不常見的食物進行成份鑒定,要求能力強的學生,積極主動,要帶領其他組員進行提高實驗,并能夠指導他們如何實驗。最后那個小組率先完成增強實驗,哪個小組獲得相應獎勵。
又如: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和目標,確定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的基礎性教學目標,包括生物教學目的、原理以及方法、操作步驟等。比如教學學生如何使用顯微鏡的使用、臨時裝片的制作等,第二個層次的教學目標具有一定的提高性,在實現這個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學生的實驗技能會得到提高。比如:教學學生符合正確、如何符合要求的進行臨時裝片,繪制真實生物圖,熟練掌握細胞染色方法等。第三個層次的教學目標要具有拓展性。拓展性教學,是注重學生能力的提升,在基礎性教學、提高性教學的基礎上,使學生更加熟練的掌握實驗技能。以根尖有絲分裂實驗中,以洋蔥根尖為材料,這種材料的特點是裝片易于制作,染色體少,并且大,學生觀察不十分困難。實驗能力強的同學會積極幫助其他組員,實驗能力差的同學也會為小組榮譽而努力,有助于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
四、實驗效果評價分層
在對學生實施評價時,要注意評價的相對性和絕對性。相對評價是在小組中進行對比,這時衡量的標準是相對的。絕對評價要與預定的標準相結合,只要達到了標準就稱為合格。如:實驗小組C層次的學生能夠找到處于分裂期的細胞就算是已經達到實驗目的,掌握了基本的實驗技能。教師要多加肯定和鼓勵,使他們體會到進步和成功,樹立信心,激發學習興趣。對于B層次的學生只要能夠使用自制的臨時裝片觀察到分裂期根尖細胞染色體變化的情況就算是達到了理想的實驗效果。教師的激勵評價既要揭示不足,又要指明努力方向,使他們不甘落后,積極向上。
生物是一門實驗性學科,實驗教學是生物教學的重要環節,學生通過實驗手段可以了解微觀生物世界、探索生命的奧秘,從而使教師的教學與學習者習得達到教學相長、教學互動的目的。 在生物實驗中實施分層合作教學,不但符合因材施教、量體裁衣的教學原則,而且能增強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和經驗共享意識,保證各能力層次學生的實驗能力均能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最終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總之,分層教學既能使學生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基本要求,又能使其學習能力和實驗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我們應大力提倡。
本文從學生整體分層、實驗過程分層、實驗效果評價分層三個方面立體化的對初中生物合作分層教學法的應用進行分析,希望能夠對我國初中生物教學工作者提供一些教學參考。
參考文獻
[1] 于如娟.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分層合作教學的實施[J].學園.2014(36)
[2] 韓檬檬.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分層合作教學的運用[J].生物技術世界.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