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春幸
摘 要:根據教學內容你可設置一個懸念吸引學生;也可提出一個發人深思的問題,抓住學生;也可從直觀教具和演示開始。教學中,不能課本搬家,大聲念一遍,小聲念一遍,就算進行了教學。要善于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觀教具如掛圖、圖片、簡筆畫,設置情景。語言總是和情景連在一起的,沒有沒情景的語言,有了情景學生才印象深刻、聲形意有機結合,學得才有趣,掌握才準確。
關鍵詞:英語;教學;融洽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2-261-01
學習需要興趣,就某種意義上講,學英語就更需要興趣。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保持它,使之成為他們的學習的動力,正是趣味教學考慮的重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認為,趣味教學的核心問題是:創造一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做中學,學中用,從而激發興趣,學習主動,提高效率。
一、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總是教師“一言堂”,課堂上教師總是向學生灌輸,學生始終處于消極、被動的學習地位,沒有什么輕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無興趣可談。即使那些認真學習的學生,也無非把自己當作記憶器,為分數不得已而為之。但就多數而言,由于不感興趣也就逐漸放棄英語學習,從而導致“兩極分化”,教學質量不佳。課堂環境如何,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很大,教師的責任在于為學生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要以滿腔的熱情,全心地投入課堂教學,儀表要灑脫,精神要飽滿,表情要輕松愉快,目光要親切,態度要和藹,舉止要大方、文雅,言吐要簡潔,語言要純正、地道、流利,書法要規范、漂亮,版面設計要合理醒目等。
導入新課要講究藝術。根據教學內容你可設置一個懸念吸引學生;也可提出一個發人深思的問題,抓住學生;也可從直觀教具和演示開始。教學中,不能課本搬家,大聲念一遍,小聲念一遍,就算進行了教學。要善于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觀教具如掛圖、圖片、簡筆畫,設置情景。語言總是和情景連在一起的,沒有沒情景的語言,有了情景學生才印象深刻、聲形意有機結合,學得才有趣,掌握才準確。教師講解忌繁、雜、重。(即繁瑣、雜亂、重復)。要精講,長則生厭。要變講為提問,學生大量的時間是參與而不是旁觀者。學中用,用中學。只有這樣學生才感興趣。要注意在實踐中滿足學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問題和語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實踐。這樣,每個學生都可品嘗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從而情趣大振,熱情倍增。一旦學生出了差錯,不要埋怨訓斥、責怪,要注意糾正錯誤的技巧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不受挫這。
二、建立和諧、融洽師生關系
教和學是一對矛盾,作為矛盾雙方的代表教師和學生如何形成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對完成教學目的至關重要。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親師性”較強。如果他們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他們便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并分外重視,肯下大氣力,花大功夫學這門課,因而成績卓著。這種現象大概就是我們所說的“愛屋及烏”吧!反之,如果不喜歡某為老師,由于逆反心理,他們也就不愿意學或不學這位老師的課。這種現象也是大家司空見慣的。所以,教師要深入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情緒的變化,時時處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讓你在學生的眼中不僅是一位可敬的師長,更是她們可親可敬的親密朋友。當然,這并非說他們的缺點不可批評,可以聽之任之。而是批評和表揚是出于同一個目的的愛護他們。因而批評的方式比批評本身更重要。要讓他們不傷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從內心讓他們感到教師的批評是誠摯的愛,由衷地愛護和幫助。這樣,也只有這樣師生才能關系和諧,感情融洽,興趣盎然地進行學習。
三、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充滿情趣
單一的教學方法是乏味的。即使是一個好的方法,經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保持學生的興趣,鞏固學生的興趣,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如初學、鞏固和復習,就不能用一樣方法,這就要求教師付出心血,不斷地探索,不斷地追求。在教學中,這應該是教師大有作為的地方。比如教字母吧,26個字母說起來很簡單,但真正教得快、教得好、教得準,讓學生學得有趣味,也并非每一位教師都能這樣做的。有人照本宣科,每次幾個字母,依次教完就過去了。可有人把字母做成卡片讓學生做字母排隊游戲,分組進行字母排對比賽,教唱字母歌。這樣做學生學得快而好,還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反應靈敏能力,集體觀念。兩種做法,兩種效果,前者索然無味,后者其樂融融。開始教單詞,我們可充分利用直觀教具,比如教football,我們指著足球:“What's this ?It's a football .”football 、football再重復一下,足球的音形意深深印在學生腦子里,以后看到足球就會脫口而出football football,而不需要漢語翻譯作中介; 教詞匯也在教思維。教句子開始可進行聽力比賽,看誰最先說出所聽句子,看誰讀得好。進而進行單詞組句比賽等等,都可提高學生興趣,比老師一遍一遍的講,學生一遍一遍得讀,效果好得多。
四、適當運用多媒體
學習語言最怕缺乏語言環境,課上沒有英語氣氛,這會使具有好動、情感易變的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所以應因地制宜地用投影儀、DVD、多媒體等設備增加課堂教學的科技含量。這種聲、光、影視的效果同時出現,既生動又形象,把枯燥無味的英語變成鮮活、有趣的語言文化,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益。運用多媒體,精心設計好每一堂課,把抽象的語言、單調的詞匯、語段具體化、生動化、形象化,就會深刻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學英語的動力。比如,在講到長發、短發時,可以找些學生們喜歡的明星圖片放在課件上來進行教學,在這樣的情景中學習并操練,學生們會感到生動有趣且記憶深刻。
教課文,可根據不同題材和內容在不同階段上,可采用模擬對話,扮演角色,講故事,述大意、改變人稱,變對話為敘述,變敘述為對話,即行口頭作文,看圖說話,組句成文等多種形式。這樣就會把死教材活用,學生學得興趣濃,用的機會多,效果必然好。總之,以上幾方面只是簡單地勾劃了趣味教學所涉及的一些方面,如何在這些方面或更多的方面進行探討,我認為那是大手筆,非筆者能力所及,在這里只想“拋磚引玉”,若能得到同行的賜教則不勝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