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春,王 盼
(北京市平谷區(qū)中醫(yī)醫(yī)院普外科,北京 平谷區(qū) 101200)
影像設備引導下穿刺活檢對乳腺部位微小鈣化灶的診斷價值*
楊秀春,王 盼
(北京市平谷區(qū)中醫(yī)醫(yī)院普外科,北京 平谷區(qū) 101200)
摘 要:目的:探討鉬靶X線導絲定位后在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對乳腺微小鈣化灶的診斷作用。方法: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普外科門診就診的100例觸診陰性,鉬靶X線發(fā)現(xiàn)微小鈣化灶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均采用鉬靶X線對乳腺鈣化灶導絲定位,在超聲引導下沿定位導絲對鈣化灶及周圍可疑病變組織進行穿刺活檢。待病理結果回報后,根據(jù)病理結果實施相應的手術方案。結果:100例患者中,穿刺活檢結果與術后切除活檢病理診斷相符率為98%,其中2例患者穿刺活檢診斷為導管原位癌,術后病理檢查診斷為原位癌伴微小浸潤,乳腺癌檢出率為27%。結論:對于臨床不可觸及僅鉬靶X線檢查發(fā)現(xiàn)鈣化灶的乳腺病變患者,采用鉬靶X線導絲定位聯(lián)合超聲引導鈣化灶穿刺活檢,其定位準確、診斷準確性高,可為后期的手術治療提供依據(jù)。
關鍵詞:鉬 靶; 超 聲; 乳腺鈣化灶; 穿刺活檢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10年仍呈不斷增長的趨勢,嚴重危害女性的健康[1]。隨著影像學檢查儀器的不斷改進,為乳腺癌的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創(chuàng)造了條件[2,3]。本研究采用鉬靶X線乳腺鈣化灶導絲定位聯(lián)合超聲引導沿定位導絲穿刺微小鈣化灶,獲得活組織進行病理檢查,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普外科門診就診,觸診陰性,鉬靶X線僅有線樣彌漫分布或成簇細小鈣化的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為女性,年齡35~68歲,平均年齡(48.3±9. 5)歲。患者均由經(jīng)驗豐富的高年資主治醫(yī)師級別以上的乳腺外科專科醫(yī)師查體未捫及腫塊,鉬靶X線檢查發(fā)現(xiàn)微小鈣化灶。排除拒絕穿刺活檢的患者。
1.2 鉬靶X線乳腺鈣化導絲定位采用全數(shù)字X光攝影系統(tǒng)及配套二維定位系統(tǒng),先進行常規(guī)乳腺頭尾位和內(nèi)外斜位的攝影。用窗形壓迫器固定患側乳房,選擇最佳進針位置及方向。常規(guī)消毒皮膚,局部麻醉后,采用乳腺專用穿刺針穿刺,穿刺針尖端到達病變部位后,引入乳腺定位導絲,導絲鉤住病變后鎖住導絲,拔出穿刺針,將導絲用血管鉗折彎盤旋,用無菌敷料貼固定。
1.2彩色多普勒超聲引導下穿刺采用PHILIPS EnVisor系列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美國巴德彈射式自動活檢槍及14號活檢針。實施穿刺操作醫(yī)師均有豐富的超聲檢查和穿刺活檢的經(jīng)驗。患者取仰臥位,雙臂上舉,充分暴露乳房,必要時取側臥位。先從患側乳房外上象限開始,以乳頭為中心,從腺體周邊向乳頭方向做扇形掃查,觀察鈣化灶的大小、形態(tài)以及距體表的深度。觀察完病灶位置后,將活檢針嵌入活檢槍底座、上膛;常規(guī)消毒鋪巾,1%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在彩超引導下沿定位導絲見活檢針經(jīng)皮膚皮下抵達微小鈣化灶,觸動活檢槍扳機快速取材,在穿刺導絲定位部位不同方向取材,一般3~5條,將穿刺所取活組織送病理檢查。
1.3治療方法:待病理報告回報后,良性病變則根據(jù)病變范圍切除病灶,切除后再次行鉬靶X線檢查,確認鈣化灶完整切除,標本再行病理檢查。惡性病變則根據(jù)病檢報告實施前哨淋巴結活檢術,根據(jù)前哨淋巴結活檢報告決定乳腺癌的手術方式,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或保乳乳腺癌根治術。

表1 鉬靶X線表現(xiàn)與活檢病理結果的對照
2.1鉬靶X線表現(xiàn)與活檢病理結果:100例入組患者均一次性成功定位,穿刺組織均符合活檢要求,導絲外固定時間為3~8d,均未發(fā)生感染、導絲折斷、移位等現(xiàn)象。鉬靶X線檢查鈣化灶為多形不均質(zhì)鈣化或線樣分支狀鈣化的27例患者中,導管原位癌17例,微小浸潤癌5例,浸潤性導管癌5例,其他73例圓形和點狀鈣化的患者,病理活檢均為良性病變,穿刺活檢組織中均能看到鈣化,見表1。
2.2活檢結果與術后病理結果術后病理活檢良性病變73例,惡性病變27例,乳腺癌檢出率為27.0%。28例乳腺癌位于外上象限15例,內(nèi)上象限8例,內(nèi)下象限2例。穿刺活檢結果與術后切除活檢病理診斷98例完全相符,準確率98%,其中2例患者穿刺活檢診斷為導管原位癌,術后病理檢查診斷為原位癌伴微小浸潤。對于穿刺活檢為乳腺惡性病變27例患者,均成功實行了前哨淋巴結活檢術。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據(jù)統(tǒng)計目前全球每年乳腺癌死亡人數(shù)高達45.9萬。鈣化灶是乳腺疾病影像學檢查常發(fā)現(xiàn)的病變,呈細線狀、分支狀、成簇等多種形態(tài)。研究報道30%~50%的乳腺癌伴有微鈣化,其中約4%~10%的乳腺癌,微鈣化是其唯一陽性征象。對于不能觸及乳房腫塊的微鈣化,因病灶不可觸及,常規(guī)定位困難。而切開活檢對患者帶來的軀體損傷較大,且易引起相應淋巴通道破壞,對進一步的腋窩前哨淋巴結活檢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本研究為了避免切開活檢產(chǎn)生的這些不利影響,對有乳腺微小鈣化灶的患者采用了在影像學設備引導下穿刺活檢的方法。
結果發(fā)現(xiàn)鉬靶X線檢查表現(xiàn)為多形不均質(zhì)鈣化或線樣分支狀鈣化灶的27例患者穿刺活檢病理結果均為乳腺惡性病變,包括導管原位癌17例,微小浸潤癌5例,浸潤性導管癌5例,而鉬靶檢測顯示為圓形和點狀鈣化的73例患者,穿刺活檢病理結果均為良性病變,所有穿刺活檢組織中均能看到鈣化。可見鈣化灶的形態(tài)對判斷腫瘤的良惡性有一定的價值。超聲或鉬靶定位引導的鈣化灶的穿刺活檢,常由于穿刺針擊發(fā)時帶來部分位移而影響定位取材的準確性,本研究先采用導絲定位,固定病灶位置,再聯(lián)合超聲引導穿刺,使得穿刺部位更加精準。
根據(jù)病理報告,73例良性病變患者采取了局部病灶切除,27例惡性病變患者成功實行了前哨淋巴結活檢術,其中12例患者符合保乳乳腺癌手術指征,患者有保乳愿望,選擇了保乳乳腺癌根治術,術后接受放療。術后病理活檢良性病變73例,惡性病變27例,乳腺癌檢出率為27.0%。穿刺活檢結果與術后切除活檢病理診斷完全符合率為98%,其中2例患者穿刺活檢診斷為導管原位癌,術后病理檢查診斷為原位癌伴微小浸潤。這可能是由于穿刺取材部位比較局限造成,但二者在對病變良惡性判斷上符合率已經(jīng)達到100%。
參考文獻:
[1] 唐志柳,白潔,顧麗娜,等.2000年至2010年我國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流行狀況的系統(tǒng)性綜述[J].中國腫瘤,2013,22(4):260~265.
[2] 彭燕.彩色多普勒超聲與MRI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比較[J].河北醫(yī)學,2014,20(8):1330~1333.
[3] 倪俊,顧海峰,張杏梅,等.乳腺癌影像學診斷方法的ROC評價[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2,10(5):790,796.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 j.issn.1006-6233.2016.01.005
文章編號:1006-6233(2016)01-0013-03
*基金項目: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編號:060215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