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艷,韋 毅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婦幼保健院,廣西 桂林 541001)
一氧化碳吸入治療早產兒慢性肺疾病臨床護理觀察*
李紅艷,韋 毅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婦幼保健院,廣西 桂林 541001)
摘 要:目的:探討早產兒慢性肺疾病預防性應用一氧化氮吸入治療的效果及相關護理措施。方法:從本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早產兒慢性肺疾病患者中隨機選擇100例進行研究,隨機分為對照組(50例)和觀察組(50例),分別給予常規治療和常規治療聯合一氧化碳吸入治療,book=172,ebook=176并實施相應的護理干預。分析對比兩組早產兒的體重日增長、平均住院時間、管飼天數以及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的體重增長量(18.59±3.69)g/ d高于對照組的(13.90±4.01)g/ d,觀察組的管飼時間(14.49±4.89)d以及平均住院時間(16.72±5.46)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飼時間(18.30±7.99)d和平均住院時間(22.28±10.25)d,兩組間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不同的治療,觀察組治療達到顯效15例,有效30例,總有效率為9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早產兒慢性肺疾病實施預防性應用一氧化碳吸入治療并實施相應的護理干預可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并促進患兒的生長發育。
關鍵詞:早產兒; 慢性肺疾??; 一氧化碳; 吸入治療; 護 理
早產兒指的是胎齡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產嬰兒,容易出現各種疾病。其中,慢性肺疾病即為一種常見的新生兒疾病,在早產兒群體中的發病率較高[1]。本研究中,筆者即探討早產兒慢性肺疾病預防性應用一氧化碳吸入治療的效果及相關護理措施。現將本次研究的相關具體情況進行如下的報道:
1.1臨床資料:隨機選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 年12月收治的早產兒100例進行研究,其中男性早產兒58例,女性早產兒42例。18例胎齡小于28周,36例胎齡28~32周,56例胎齡33~36周。納入研究的早產兒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經統計學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一般資料具有組間均衡性。本次研究的相關內容和方法,患者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經本院倫理部門審核及批準。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綜合治療,包括營養支持和抗感染治療以及小劑量利尿劑和糾正貧血等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予以一氧化氮吸入治療,經質量流量控制儀將一氧化氮接入呼吸機的供氣管道予以吸入。
1.2.2護理方法:①營養支持。母乳營養均衡,易于消化,早產兒的營養補給提昌以母乳為主,因此護理人員要指導母親科學喂養。若母乳喂養因特殊情況無法進行,護理人員就要指導母親采用專用配方奶進行喂養,并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保證早產兒獲得足夠的營養。②環境干預。早產兒大多存在著視、聽覺發育缺陷,因此,在護理的過程中要為其提供良好的外界環境。注意保持環境的安靜,使用窗簾來降低光線和聲音對早產兒的影響,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③健康宣教。在開始治療前,耐心的向患兒家屬介紹霧化治療的相關知識,并告知相關注意事項,引導患兒家屬配合醫護人員的各項工作;④心理干預。一些患兒受到疾病和陌生環境的影響,容易出現煩躁和恐懼、哭鬧等情況,護理人員要及時的做好心理干預和安撫工作。并積極的鼓勵家屬配合,做好對患兒的護理和安撫,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⑤基礎護理。治療過程中,密切觀察患兒的臨床表現,注意觀察其表情和面色等,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醫生,并配合醫生進行針對性處理。⑥排痰護理。對可以正常自主排痰的患兒,在吸入治療之后,積極鼓勵其自行咳嗽使痰液排出。如果患兒排痰效果不佳,則在每次吸入之后給予適度叩背,促進其排痰,必要時進行吸痰。
1.3觀察指標:①體重日增長情況;②管飼天數;③平均住院時間;④治療效果。如果經治療患兒在5d之內停止吸氧則視為顯效;患兒6~7d可停止吸氧視為有效;如果治療7d以上患兒仍需吸氧則視為無效。最終統計時,總有效率為顯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統計學處理:本次研究所采集的數據應用PEMS3.2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兒相關指標分析(±s)

表1 兩組患兒相關指標分析(±s)
組別 例數 體重增長(g/ d)管飼時間(d)平均住院時間(d)觀察組 50 18.59±3.69 14.49±4.89 16.72±5.46對照組 50 13.90±4.01 18.30±7.99 22.28±10.25 t 5.159 1.5 80 3.985 P <0.05 <0.05?。?.05
2.1兩組患兒相關指標分析:觀察組的體重增長量(18.59±3.69)g/ d高于對照組的(13.90±4.01)g/ d,觀察組的管飼時間(14.49±4.89)d以及平均住院時間(16.72±5.46)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飼時間(18.30±7.99)d和平均住院時間(22.28±10.25)d,兩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分析:經不同的治療,觀察組治療達到顯效15例,有效30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0%,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分析
慢性肺疾病即為一種常見的早產兒疾病,嚴重影響到患兒的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常規治療大多采用營養支持和抗感染治療以及小劑量利尿劑和糾正貧血等,但效果不佳[2]。一氧化氮能夠在人體的免疫系統中自主產生,是一種針對病毒、真菌、寄生物和細菌一種非常有效的抗菌劑。吸入一氧化氮在心肺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中具有一定價值。研究發現,一氧化氮在人體內扮演著調節細胞功能的角色。當一氧化氮在動脈內層(又稱內皮層)濃度充足時,細胞內皮就會變得持續平滑。而濃度不足時,細胞內皮就會變成具有黏性。血管健康影響著人休的全身器官,因而一氧化氮的濃度對于人體內幾乎所有器官的機能運作都有一定的影響。一氧化氮可促進血液循環,有助于性功能障礙、癌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患者的治療。一氧化氮吸入治療可選擇性松弛肺血管細胞,導致通過肺部的血流增加,并將含氧量更高的血液輸送到全身。一氧化氮吸入治療對肺血管和肺空腔的發育可能也具有有益作用[3]。另外,通過吸入用藥量少,可以減少全身用藥的機會,防止此些藥物對身體其它部位的副作用。通過吸入藥物是相當容易及方便的,它可使患者減輕癥狀主,并減少藥物的長期性的副作用。國內有學者通過研究報道[4],臨床對多種原因導致的新生兒嚴重低氧血癥患兒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予以一氧化氮治療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楊群[5]等也報道,對早產兒低氧性呼吸衰竭予以吸入一氧化氮治療,可以有效改善患兒的氧合和氣體交換,且并未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式。另外,在對患兒進行治療的過程中,積極的做好相應的護理干預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對早產兒的營養支持首選母乳喂養,因故無法實現母乳喂養的則采用專用配方奶進行喂養,以為其生長發育提供足夠的營養。其次,考慮到早產兒的視、聽覺情況,要注意外界環境的維護,降低噪聲和減少強光等不良刺激,以保證治療的順利開展。另外,在開始治療前,對患兒及其家屬進行必要的健康宣教,幫助其了解霧化治療的相關知識。尤其要注意將吸入治療的具體過程以及相關注意事項詳細的告知患兒及其家屬,以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其次,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很多患兒受到疾病影響,身體存在較多的不適感。并處于醫院特殊的陌生環境中,極易出現恐懼和哭鬧等情況,無法很好的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影響治療效果。因此,護理人員要注意做好對患兒的心理干預,并積鼓勵家屬配合,安撫患兒情緒。在治療過程中要做好基礎護理。注意密切觀察患兒的各項臨床表現,以了解吸入的適應性等,以免出現異常,保證患兒的安全。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患者,即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予以一氧化氮吸入治療,經質量流量控制儀將一氧化氮接入呼吸機的供氣管道予以吸入。觀察組的體重增長量(18.59±3.69)g/ d高于對照組的(13.90±4.01)g/ d,觀察組的管飼時間(14.49±4.89)d以及平均住院時間(16.72±5.46)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飼時間(18.30±7.99)d和平均住院時間(22.28±10.25) d,兩組間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即表明,對早產兒慢性肺疾病實施預防性應用一氧化碳吸入治療并實施相應的護理干預可以有效促進患兒的生長發育。在本次研究中,經過治療,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0%,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即表明,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聯合予以一氧化氮吸入治療獲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談笑,石靜云,易彬,等.新生兒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現狀及預防性應用一氧化氮吸入治療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1,34(6):71~73.
[2] Ballard PL,Gonzales LW,Godinez RI,et al.Surfactant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in a primate model of infant chronic lung disease: effects of inhaled nitric oxide. [J]. Pediatric Research,2006,59(1):157~162.
[3] Hoehn T,Krause M,Krueger M,et al.Treatment of respiratory failure with inhaled nitric oxide and 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 in an infant with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pneumonia and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J].Respiratio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Thoracic Diseases,1998,65(6):477~480.
[4] 李燕.一氧化氮在新生兒疾病中的作用機制與臨床應用[J].中國小兒急救醫學,2012,19(1):93~95.
[5] 楊群,邵肖梅,劉翠青,等.吸入一氧化氮治療早產兒低氧性呼吸衰竭的初步研究[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07,10 (3):174~178.
臨床檢驗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 j.issn.1006-6233.2016.01.060
文章編號:1006-6233(2016)01-0171-04
*基金項目: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科研項目,(編號:Z201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