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俊, 覃 霞, 李國暉(.重慶市中醫院腫瘤科,重慶 4000 .廣西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柳州腫瘤醫院放療科, 廣西 柳州 545000 .云南省中醫醫院放射科, 云南 昆明 6500)
?
尼妥珠單抗聯合順鉑結合放化療治療中晚期鼻咽癌的臨床療效?
程 俊1, 覃 霞2, 李國暉3
(1.重慶市中醫院腫瘤科,重慶 400021 2.廣西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柳州腫瘤醫院放療科, 廣西 柳州 545000 3.云南省中醫醫院放射科, 云南 昆明 650021)
摘 要:目的:探討尼妥珠單抗聯合順鉑結合放化療治療中晚期鼻咽癌的臨床療效。方法:將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80例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兩組患者均給予三維適形放射治療技術(3D-CRT)聯合TP治療方案(紫杉醇+順鉑),觀察者在上述基礎上加用尼妥珠單抗。治療3個月后對兩組患者的療效、毒副作用和生存質量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的總體有效率為95%,顯著高于對照組(82.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7.825,P<0. 05);觀察組的總體不良反應率為32.5%,顯著低于對照組(47.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4.688,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FACT-H&N量表評分為(110.3±17.1),顯著高于對照組(105.9±16.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2.202,P<0.05)。結論:尼妥珠單抗聯合順鉑結合放化療治療中晚期鼻咽癌療效顯著,毒副作用小,患者生存質量高,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尼妥珠單抗; 順 鉑; 放化療; 中晚期鼻咽癌
本研究采用尼妥珠單抗聯合順鉑結合放化療對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進行了治療,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被診斷為局部中晚期鼻咽癌的患者80例。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齡為25~71歲,平均年齡為(50.2±8.7)歲,所有患者均經病理確診,預計生存期均≥6個月。于治療前均行鼻咽部及頭頸部MRI和CT、肝腎心等主要臟器功能、血尿常規等身體檢查,排除伴嚴重心腦肝腎功能不全者及血液系統疾病者。依據2008年鼻咽癌臨床分期標準[1],80例患者均為低分化鱗癌,其中Ⅲ期66例,Ⅳ期14例,所有患者均未發生遠端轉移。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8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為26~71歲,平均年齡為(50.6±9.1)歲,鼻咽癌臨床分期Ⅲ期31例,Ⅳ期9例;觀察組中男26例,女14例,年齡為25~70歲,平均年齡為(49.8±7.9)歲,鼻咽癌臨床分期Ⅲ期35例,Ⅳ期5例。兩組患者的性別比、年齡和臨床分期等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簽署了本院倫理委員會出具的知情同意書。
1.2方法:兩組患者均采用三維適形放射治療技術(3D-CRT),參考患者的鼻咽MRI和CT圖像勾畫靶區,包括整個鼻咽腔黏膜及黏膜下5mm,根據腫瘤侵犯或淋巴受累區域適當對位置與范圍進行擴展,同時盡量減少對腮腺及腦干的照射。鼻咽病變處的照射劑量為DT 70~75Gy/30F,頸部淋巴結低危引流區劑量為DT 50Gy/25F,高危引流區劑量為DT 60Gy/30F,淋巴結受累區的照射劑量為70Gy/35F。放療前及放療期間兩組患者同時給予TP化療方案,即紫杉醇175mg/ m2,靜脈滴注,1次/ d;順鉑20mg/ m2,靜脈滴注,4周一次,共3個周期。兩組患者治療前均常規使用地塞米松和異丙嗪抗敏。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于放療前4h靜脈滴注100mg尼妥珠單抗,每周一次,持續7周。治療3個月后對兩組患者的療效、毒副作用和生存質量進行統計和比較。
1.3療效判定標準:兩組患者的療效評定依據2000年的歐洲實體瘤評價標準(RECIST)[2],即治療效果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疾病穩定(SD)和疾病進展(PD)四項。CR:所有病灶消失維持4周;PR:病灶最大徑總和縮小30%以上,且維持4周;SD:病灶最大徑之和縮小低于30%或增大少于20%;PD:病灶最大徑之和增大20%及以上,或增加新病灶。總有效率=CR+PR,總臨床受益率=CR+PR+SD。采用美國國立癌癥研究院通用毒性標準(NCI-CTC)對本研究的不良反應進行評定,分為0~Ⅳ級[3]。治療結束前后采用頭頸部腫瘤患者生存質量測定量表(FACT -H&N)對其生存質量進行測評,共包括身體狀況(PWB)、社會/家庭情況(SWB)、情感狀況(EWB)、功能狀況(FWB)和附加問題(FACT-HN)等,得分范圍0~144分,總分數越高,代表患者的生存質量越好。
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7.0軟件包對本研究的數據進行分析和統計,計量資料采用(-±s)來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的療效比較:所有患者均按計劃完成了放療,未出現中途退出者。治療3個月后經CT或MRI檢查對患者療效進行分析,結果發現觀察組中CR23例,PR15例,SD2例,總有效率為95%,總臨床受益率為100%;而對照組中CR19例,PR14例,SD6例,PD1例,總有效率為82.5%,總臨床受益率為97.5%。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7.825,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療效比較(%)
2.2毒副作用比較:對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的Ⅲ、Ⅳ級毒副反應進行了比較,觀察組中出現骨髓抑制2例、黏膜反應3例、消化道反應5例和放射性皮炎2例,總體不良反應率為32.5%;對照組中出現骨髓抑制3例、黏膜反應5例、消化道反應6例和放射性皮炎5例,總體不良反應率為47.5%。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4. 688,P<0.05)。針對不良反應采取相應治療措施后患者均有所好轉,未影響后續治療。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的Ⅲ、Ⅳ級不良反應比較(%)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FACT-H&N評分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FACT-H&N評分比較(±s)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0 96.3±5.8 110.3±17.1對照組 40 97.0±6.0 105.9±16.2 t值 0.53 2.202 P值 >0.05 <0.05
2.3生存質量比較: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生存質量采用FACT-H&N量表進行比較,結果發現治療前兩組患者的FACT-H&N評分無顯著性差異,而治療后觀察組的FACT-H&N評分為(110.3±17.1),顯著高于對照組(105.9±16.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2.202,P<0. 05)。見表3。
鼻咽癌多發生于鼻咽部、咽隱窩以及頂前壁,病灶可表現為結節、潰瘍以及粘膜下浸潤。鼻咽癌早期癥狀并不典型,待患者不適就醫時往往已處于中晚期,另外由于鼻咽癌的特殊生理位置,其惡性程度非常高,可直接侵犯周圍組織或器官,一旦發生顱腦轉移則預后極差[7]。目前同步放化療療法已經成為治療晚期鼻咽癌的主要方案,但其毒副反應也隨之增加,部分患者表現為無法耐受,嚴重降低生活質量。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屬于一類跨膜糖蛋白,主要配體為表皮生長因子和轉化生長因子等,EG-FR與配體結合后可生成二聚體,并通過自磷酸化作用激活多種細胞的增殖分化通路,與腫瘤的高侵襲性和高轉移性密切相關。有研究顯示,在多種實體瘤中EGFR高度表達,而鼻咽癌中的EGFR表達率竟高達85%[8]。尼妥珠單抗,是我國第一個用于治療惡性腫瘤的功能性單克隆抗體藥物,可針對特異性抗原,競爭性結合EGFR靶點,從而阻斷EGFR介導的下游信號轉導通路,進一步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和分化,促進腫瘤細胞凋亡,抑制新生腫瘤血管的生成,增強放、化療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結束后觀察組的總體有效率為95%,顯著高于對照組(82.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尼妥珠單抗作為一類特異性強的高親和EGFR單抗,封閉EGFR的同時使得腫瘤細胞對電離輻射更加敏感,起到同步放化療的增敏作用,促進癌細胞凋亡;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主要包括骨髓抑制、黏膜反應、消化道反應和放射性皮炎,其中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率為32.5%,顯著低于對照組(47.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是由于尼妥珠單抗的人源化程度非常高,聯合放化療可在較大程度上降低放化療對人體造成的毒副危害,提高患者的耐受性;治療后觀察組的FACT-H&N量表評分為(110.3±17.1),顯著高于對照組(105.9±16.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尼妥珠單抗聯合放化療可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 黃軍榮,張純,張玉蘭,等.基于2008分期標準的PET/ CT 與MR對鼻咽癌T分期的差異[J].廣東醫學,2014,35 (1):18~21.
[2] Eisenhauer EA,Therasse P,Bogaerts J,et a1. New response eva1uation criteria in so1id tumours:revised RECIST guide1ine (version 1.1)[J].Euro Cancer,2009,45(2):228~247.
[3] 皋文君,劉硯燕,袁長蓉.國際腫瘤化療藥物不良反應評價系統-通用不良反應術語標準4.0版[J].腫瘤,2012,32(2):142~144.
[4] 傅志超,程惠華,李東石,等.鼻咽癌調強放療聯合尼妥珠單抗加同期順鉑化療的臨床觀察[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1,18(18):1475~1477.
[5] 唐冬寒,張鈺霞,蔡靜.西妥昔單抗聯合放化療治療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臨床療效觀察[J].腫瘤藥學,2013,3(2):119~121,129.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 j.issn.1006-6233.2016.02.013
文章編號:1006-6233(2016)02-0213-03
基金項目:?衛生部醫藥衛生科技發展項目,(編號:W2013GJ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