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平, 黃溢華, 李自順, 黃共產, 林玉娟, 李建盛, 蘇菊花(福建省廈門市第三醫院檢驗科, 福建 廈門 361100)
?
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在結核性疾病中的診斷價值研究?
林燕平, 黃溢華, 李自順, 黃共產, 林玉娟, 李建盛, 蘇菊花
(福建省廈門市第三醫院檢驗科, 福建 廈門 361100)
摘 要:目的:觀察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在結核性疾病中的診斷價值。方法:230例肺結核患者作為觀察組,另選擇230例健康患者作為對照組,對所有患者均進行痰涂片結核桿菌檢測、T細胞斑點試驗檢測、TB-DNA檢測和抗結核抗體檢測。結果:痰涂片特異性最高,敏感性較低;TB-DNA敏感性最高,但特異性較低;抗結核抗體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雖然高于痰涂片和TB-DNA相關指標的最低水平,但其總體水平相對較低。T細胞斑點試驗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雖然低于痰涂片和TB-DNA相關指標的最高水平,但其總體水平相對較高。結論:T細胞斑點試驗具有快速,準確度高的特點,其綜合診斷價值較高,值得臨床考慮。
關鍵詞:結核分枝桿菌; T細胞斑點試驗; 結 核
結核性疾病的治療難度較大,給患者帶來了很大痛苦,一般發現越早,預后越好[1]。我們回顧性分析肺結核患者的臨床資料,以探討結核分枝桿菌T細胞斑點試驗診斷的診斷價值,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研究對象為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230例肺結核患者作為實驗組,均經過結核分枝桿菌培養確診。另選擇230例健康患者作為對照組。年齡(57.9±11.5)歲。病程(5.2±1.3)年。男161例,女69例。疾病類型:原發性肺結核36例,繼發性肺結核118例,血型播散型肺結核76例。
1.2方法:所有患者均同時采取4種方法進行檢測。①痰涂片結核桿菌檢測。痰涂片采用萋一尼抗酸染色法,第1次鏡檢陰性痰標本重復兩次留標本檢查。藍色為陰性,紅色為陽性。②T細胞斑點試驗檢測,試劑盒為英國Oxford Immunotec Limited公司提供,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陽性結果:對照孔斑點數為≤5個,樣本孔斑點數為比對照孔斑點數≥6個。對照孔斑點數為≥6,樣本孔斑點數為比對照孔斑點數≥2倍。③TB-DNA檢測:試劑盒為華大基因公司產品,采用實時熒光PCR法,Ct值<30為陽性,否則為陰性。④抗結核抗體檢測。試劑盒為宜昌人福藥業產品,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用酶標儀讀取光密度值(OD值),并在標準滴度曲線表中查找出相應標本中抗結核抗體滴度,陽性為>400U/ mL。
1.3數據處理:統計4種檢測方法的靈敏性,特異性和準確率,以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SPSS12.0軟件處理相關數據,卡方檢驗計數資料。
4種檢測方法相關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4種檢測方法相關指標統計

表2 肺結核組和肺外結核組的T-SPOT.TB檢測結果
細菌學檢測結果列于表2,從表中可以看出,結核病組中菌陰患者201例,T-SPOT陽性159例,靈敏度為79.1%,其中菌陰肺結核靈敏度為76. 7%(112/ 146),菌陰肺外結核靈敏度為85.5%(47/55);結核病組中菌陽患者308例,T-SPOT陽性281例,靈敏度為91.2%,其中菌陽肺結核靈敏度為91.5%(270/295),菌陽肺外結核靈敏度為84.6%(11/13)。
對于肺結核疑似患者來說,許多患者缺乏典型的影像學征象,部分初發患者也缺乏典型的結核癥狀。細菌培養是診斷結核病情的金標準,具有非常高的特異性和靈敏性,但其最大的局限在于所需時間較長[2],最快也要兩周左右,不利于結核病情的大規模快速篩查,而且醫療資源緊張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難以有較大改觀,花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成本檢測病情對于大多數醫院來說都不太現實,此外,對于結核性腦膜炎患者來說,診斷所需時間太長,可能延誤治療,因此尋找合適的檢測方法,對于提高結核疾病的檢出率具有重要意義。
痰涂片方法所需時間較短,技術要求低,即使在很多基層醫院也可開展,由于其基于結核分枝桿菌對特定染料顯現特定顏色的原理,特異性較高,因此在臨床上應用廣泛。但由于提取和制作標本的過程中,主觀因素較大,特別在含菌量少的情況下,敏感性較低。本次結果顯示,痰涂片方法在4種方法中特異性最高,敏感性最低,其具有較為明顯的局限性。抗結核抗體檢測具有快速的特點,其原理是基于結核分枝桿菌對特定抗體產生反應,從而成為臨床上可觀察到的指標,從理論上來說,具有較高的特異性,但由于許多患者有卡介苗接種史[3],假陽性率較高,從而使其特異性較低,此外,由于特異反應受所取樣本濃度影響,敏感性相對較低。本次結果顯示,抗結核抗體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較為均衡,但均處于較低水平,這對于提高檢出率是不利的。TB-DNA是利用PCR反應,將原本濃度很低的結核分枝桿菌DNA序列擴增到較大水平,從而使其更容易檢測到,具有很高的敏感性,而且可以很快拿到結果,但由于非特異性序列也可能隨之擴增[4],影響到對定性結果的評定,因此其特異性較低。本次結果顯示,TB-DNA檢測在在4種方法中敏感性最高,特異性最低,這同樣不利于大規模篩查。
在結核分枝桿菌中存在RD1基因序列,這種序列在大部分其他分枝桿菌基因序列和卡介苗菌株基因序列中不存在,交叉反應少,從而保證了較高的特異性。RD1基因序列編碼產生CFP-10和ESAT-6蛋白,其作為特異性抗原,可刺激T淋巴細胞成為致敏T淋巴細胞,并釋放特異性的IFN-γ細胞因子。T細胞斑點試驗本質上是一種酶免疫技術,每1個顯色斑點代表1個致敏T淋巴細胞,根據斑點數來判斷是否存在結核分枝桿菌。其可以從單細胞水平進行檢測,有報道顯示,其可以從6萬個致敏T淋巴細胞中檢出1個細胞,具有很高的特異性。此外,由于致敏T淋巴細胞是受刺激而產生,且壽命較短,因此T細胞斑點試驗還可以判斷患者治療后體內是否還存在結核分枝桿菌。本次結果顯示,T細胞斑點試驗具有較高的靈敏性和特異性,顯示了較高的診斷價值。靈敏度高的原因是在實驗過程中,需要對受試者的白細胞進行計數,使每位受試者加入反應孔的白細胞數均為25萬個,細胞計數雖不能完全克服免疫力異常的問題,但能讓受試者基本在相同的水平進行測試。特異性高的原因是CFP-10和ESAT-6兩個抗原的高特異,能排除絕大多數非結核分枝桿菌和卡介苗接種的影響。但此方法檢測結核特異效應T淋巴細胞,不能區分活動性和潛伏性結核,因此也是導致特異性較低的原因。
參考文獻:
[1] 儲新民,孔建新.酶聯免疫斑點試驗診斷結核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研究[J].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012,47(5):613~615.
[2] 吳靜,徐建,張映銘,等.γ-干擾素釋放試驗對活動性肺結核的診斷價值[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1,25 (12):1154~1155.
[3] 張瑛,孫亞蒙,徐欣暉,等.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在結核性疾病中的診斷價值[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0,4(12):2431~2434.
[4] 韋海旭,席薇蓮,陸利歡,等.γ-干擾素釋放分析T-SPOT. TB在結核性疾病中的診斷價值[J].臨床肺科雜志,2012,17(8):1439~1440.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 j.issn.1006-6233.2016.02.048
文章編號:1006-6233(2016)02-0305-03
基金項目:?福建省廈門市科技計劃項目,(編號:2011S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