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峰
(遼寧省遼陽縣水資源管理局,遼寧 遼陽 111200)
?
水資源開發利用狀況分析及保護策略研究
高峰
(遼寧省遼陽縣水資源管理局,遼寧 遼陽 111200)
摘要:通過對遼陽市遼陽縣太子河流域水資源現狀及開發利用程度分析,可以看出太子河流域為河谷平原區,水資源比較豐富,水資源人均占有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表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和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率不足水資源總量的1/4,具有可持續開發潛力,但是,仍然要加大水資源管理保護力度,提高人民群眾的節水意識和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意識,確保水資源真正得到合理開發利用。
關鍵詞:太子河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評價;保護策略
1基本概況
遼陽縣位于E122°35′04″~123°41′00″,N40°42′19″~41°25′22″,地處遼東半島中部,被遼陽市市區一分為二,山區位于遼陽市南部,平原區位于遼陽市西部,南靠鞍山,北靠燈塔、太子河區,東靠本溪,西與遼中搭界。遼陽縣境內河流較多,太子河貫穿全境,渾河為遼陽縣與遼中縣界河,其中流經遼陽縣境內流域面積在10 km2以上河流共80條,流域面積50 km2以上的河流共17條。主要河流有渾河、渾沙河、太子河、細河、蘭河、湯河、河欄溝河、湯河西支、王家堡子河、八盤嶺河、柳壕河、兵馬河、北地河、南沙河、判甲爐河、楊柳河、運糧河等。全境總面積3 641 km2,太子河流域面積為81.96 km2[1]。
2水資源狀況
本次分析評價的范圍是太子河流域,流域面積為81.96 km2,河長17.9 km,河道比降為2.1‰。項目區目前沒有較大的水利工程。河流為北——南流向,地下水流向基本與地表水一致。太子河經由本溪縣、本溪市區,到燈塔市雞冠山鄉瓦子峪村進入遼陽市境。由雞冠山南行至孤家子,逶迤西下,經安平、西大窯、沙滸、小屯、望水臺、沙嶺、黃泥洼、柳壕、穆家、唐馬寨等18個鄉鎮,至唐馬寨出境[2]。
2.1降水量及其時空分布特征
太子河流域內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41.3 mm,鄰近站太子河雨量站年最大降水量為853.7 mm,發生在1998年;年最小降水量為325.8 mm,發生在1965年;豐枯年降水量之比達2.62倍。雨量分布極不均勻,4~5月降雨量約占年降水量的11 %,6~9月雨量約占全年的75~80 %,7~8月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55 %[2]。
2.2地表水資源量
太子河地表水資源主要來源于汛期6—9月的暴雨洪水,受降雨影響地表水年際變化顯著,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為784.2 萬m3。
2.3地下水資源量
太子河流域為山丘區河谷平原,與遼陽縣渾河平原區南部東側接壤,根據《遼陽市水資源評價》成果,地下水資源量為1 764 萬m3,地下水較為豐富。
2.4水資源總量
根據《遼陽市水資源評價》成果分析,太子河流域內1956—2000年多年平均降水量541.3 mm,降水資源量為6 355 萬m3;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784.2 萬m3;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為1 764 萬m3,地下水開采系數采用0.7,則可開采量為1 235 萬m3,地表水地下水重復量為265.5 萬m3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 283 萬m3。產水系數為0.36,產水模數為19.5 萬m3/km2,人均水資源占有量1 900m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水資源較為豐富。水資源總量分布趨勢與降水分布趨勢相似[3]。
3水資源開發利用狀況分析
3.1供水工程與供水量
太子河流域內各類工程有效灌溉面積1 237hm2,其中水田面積206.67hm2,旱田灌溉面積1004.4hm2,菜田灌溉面積26hm2。全年有效灌溉面積中利用地表水灌溉的有206.7hm2,利用地下水的1 030.4hm2。供水量見表1。

表1 太子河流域實際供水量統計表 104m3
3.2地下水開采情況
太子河流域為丘陵與平原區接壤區,降雨入滲補給是本區域地下水的主要補給源。太子河流域地層有間斷性的隔水底板,包氣帶含水層厚2~40 m,為亞砂土和淤泥;包氣帶以下承壓含水層厚度一般在5~15 m,為砂和礫石,最厚可達20 m左右,地層有較大的調蓄空間和調蓄能力,故區域地下水蘊藏量較大。區域為水量較豐富區(500~1 400m3/d):含水層厚5~15 m;巖性為細砂、粉細砂、中細砂、礫石等。區域地下水排泄主要為蒸發、河道排泄量、下游流出和開采量。多年平均潛水蒸發量為802.7 萬m3;多年平均河道排泄量為24.78 萬m3;多年平均地下流出量為14.54 萬m3;多年平均開采量為167.1 萬m3。近12年地下水平均年開采量為216.4 萬m3,最大年開采量為309.2 萬m3、最小年開采量為118.0 萬m3,區間變化幅度在-45.4~42.9 %,現狀年與2001年相比總體開采量增加了105.7 萬 m3[4]。
3.3地下水開發利用程度
太子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2 283 萬m3,地表水資源量為784.2 萬m3,地下水資源量為1 764 萬m3,地表水地下水重復量為265.2 萬m3,地下水可開采量為1 235 萬m3,現狀年地下水用水量為286.6 萬m3,地下水利用率為23.1 %,地下水開發利用潛力較大。
3.4現狀用水量及用水結構
經調查分析,2011年太子河流域內人口為12012人,農村生活用水定額為45 L/人·d,用水量為19.73 萬m3,全部為地下水。灌溉水田206.7hm2,定額為9 270m3/hm2,用水量191.6 萬m3,為地表水;灌溉旱田1 004.4hm2,定額1 875m3/hm2,用水量188.3 萬m3;灌溉菜田26hm2,定額3 825m3/hm2,用水量9.954 萬m3;灌溉總用水量為342.5萬m3,其中地下水198.3 萬m3。大牲畜10 762頭,用水定額為60 L/頭·d,小牲畜41 158頭,用水定額為30 L/頭·d,用水量為68.64 萬m3,全部為地下水;分析區域總用水量430.8 萬m3,其中地下水286.6 萬m3。見表2。

表2 現狀水平年分行業用水預測情況表 萬m3
3.5用水水平及用水效率
太子河流域為河谷平原區,地下水資源比較豐富,區域地表水資源量784.2 萬m3,地表水現狀用水量為191.6 萬m3,利用率為24.4 %。地下水資源量為1 764 萬m3,地下水可開采量為1 235 萬m3,地下水現狀開采量為286.6 萬m3,地下水利用率為23.2 %。
4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評價
4.1用水效率與用水水平現狀
2015年,遼陽縣總用水量12 648 萬m3,<2015年用水總量控制指標16 300 萬m3,占總量控制指標的 77.6%,還可利用水量3 652 萬m3。太子河流域現狀年總用水量430.8 萬m3,利用率為18.9%,地表水現狀用水量為191.6 萬m3,利用率為24.4 %,地下水現狀開采量為286.6 萬m3,地下水利用率為23.2 %。地表水資源利用和地下水資源都有持續開發潛力[4]。
4.2節水增糧工程項目建設用水影響
在節水增糧工程項目建成后年用水量為12.5 萬m3,平均用水量為0.0342 萬m3/d。對水資源及生態環境影響甚微。當太子河流域內的節水增糧2 468.6hm2微灌工程建成后,年增加農業用水量為193.9 萬m3,水平年2015年總用水量666.7 萬m3,利用率為29.2 %,地表水用水量為191.6 萬m3,利用率為24.4 %,地下水開采量為475.1 萬m3,地下水開采量占可開采量的38.5 %。水平年2020年總用水量669.5 萬m3,利用率為29.3 %,地表水用水量為191.6 萬m3,利用率為24.4 %,地下水開采量為477.9 萬m3,地下開采量占可開采量的38.7 %。由此可見,本區域地下水資源有持續開發潛力[5]。
5保護性策略
5.1建立建全水資源管理配套法律法規保障體系
目前太子河流域水資源管理還處在粗放的管理模式,相應配套法律法規還不完善,如:水功能區劃及管理辦法;重點水源保護區劃及管理辦法;水資源管理保護條例等水資源管理的配套法規,應加快制定,實現水資源有序開發、利用的動態調控,使水資源管理走向法制化管理的軌道[6]。
5.2加大治污力度,強化水資源保護
太子河流域內工農業兼有,以工業為主,由于一些點源和面源的污染,部分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了工業、生活排污的污染,污水破壞生態環境。因此應本著“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所有企業的排水必須達標排放[7]。另外,還要通過加大廢污水處理和回用來提高太子河流域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使污水資源化,有效改善遼陽縣水環境,加強水功能區的管理,不斷提高水功能區的功能和達標率,滿足各區域水功能區用水需求[8]。
5.3加強水資源水量水質監測和基礎工作研究
應提高太子河流域地下水觀測井網密度,增加觀測頻次,掌握地下水動態情況。太子河流域地下水動態觀測井只有3眼,遠遠不能滿足水資源分析的要求,區域地下水評價實測資料匱乏。在地表水中應加強水污染監測,在目前監測的基礎上,增加監測斷面,增加監測頻次,掌握污染點和污染面的動態情況,同時加強水資源計量管理工作,實現總量控制下的定額管理[9]。
6結語
通過以上綜合分析,遼陽縣太子河流域區域內的水資源總量較為豐富,地表水資源利用和地下水資源都有持續開發潛力,目前地下水開發利用程度稍大于地表水開發利用,但是仍然要采取切實可行的保護性措施,加大水資源管理力度和保護力度,提高人民群眾的節水意識和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意識,確保水資源真正得到合理開發利用,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才慶欣.南票區水資源狀況及開發利用分析[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4(09):27-29.
[2]孫繼會.海城市水資源配置規劃環境影響分析[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5(05):30-32.
[3]高宏.喀左縣水資源開發利用分析[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5(03):34-35.
[4]于永波.建平縣保護水資源建設節水型社會分析[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4(11):27-29.
[5]王懷柏,李躍奇,李儒道.關于水質評價問題的探討[J].水利技術監督,2011(04):6-8.
[6]郎俊,孫曉菊,朱茂森.撫順市構建節水型社會的必要性及措施[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12(05):29-30.
[7]李玉虎,馬文林.銀南山區的淺層地下水開發利用形式[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2005(01):6-8.
[8]王兵.臨泉縣水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J].治淮,2014(03):65-68.
[9]高宏.喀左縣水資源開發利用分析[J].水利規劃與設計,2015(03):34-35,45.
Analysis of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tatus and Protection Strategy Research
GAO Feng
(Liaoyang County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Bureau,Liaoyang 111200,China)
Abstract: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degree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Taizi river basin in Liaoyang County of Liaoyang City,it can be known that the Taizi river basin belongs to river valley plain area and rich in water resources,per capita availability of water resources is higher than average level of the whole province,the development and use rates of surfacewater and groundwater are less than 1/4 of total water resources,ha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tential. However,the efforts still need to be enhanced to management and protect water resources,and to improve the people's awareness of water conservation and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ensuring the reasonable development and use for water resources.
Key words:Taizi river basin;water resources;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evaluation;protection strategy
文章編號:1007-7596(2016)02-0005-03
[收稿日期]2015-09-28
[作者簡介]高峰(1974-),男,遼寧遼陽人,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水土保持、水利工程施工、水資源管理等。
中圖分類號:TV213.4
文獻標識碼: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