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
BHP紅外偏振光聯合普魯卡因靜脈封閉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臨床觀察
陳婷
目的 探討BHP紅外偏振光聯合普魯卡因靜脈封閉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臨床效果。方法 從68例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中按入院編號隨機選取34例設為治療組,采用BHP紅外偏振光聯合普魯卡因靜脈封閉治療,將另外34例患者設為對照組,采用普魯卡因靜脈注射治療。對比治療組和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組患者療后VAS評分(2.5±1.2)分與對照組(4.6±1.6)分相比明顯較低(P<0.05),治療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1.2%與對照組70.6%相比明顯較高(P<0.05)。結論 BHP紅外偏振光聯合普魯卡因靜脈封閉治療能有效緩解患者疼痛,提高治療效果,可在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治療中推廣運用。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BHP紅外偏振光;普魯卡因
帶狀皰疹常因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致病,該病毒常潛伏于患者脊髓后根神經元。該病毒可在人體中再次生長繁殖,并隨著神經纖維遷延至皮膚,引起患者皮膚、神經等出現炎癥反應,進而引起患者神經疼痛。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在老年人中較為多發,且患者年齡越大,疼痛越嚴重。此次研究中探討BHP紅外偏振光聯合普魯卡因靜脈封閉治療的效果,以期減少患者疼痛狀況。以下進行具體報道。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江西省贛州市皮膚病醫院收治的68例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皮膚病學》中關于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相關診斷標準;均出現疼痛時間>1個月;無其他皮膚病;無紅外偏振光及普魯卡因過敏患者;重要器官無嚴重疾病;均無嚴重精神疾病,能與人正常溝通。研究對象中男女比為31∶37,年齡33~79歲,平均年齡(57.9±4.7)歲;病程3個月~2年,平均病程(1.0±0.3)年。按入院編號從68例患者中隨機選取34例設為治療組,將另外34例設為對照組,治療組患者一般資料與對照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接受普魯卡因靜脈注射治療。治療方法:鹽酸普魯卡因注射液(20 mg/mL,山東方明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24 mL(480 mg)與0.9%生理鹽水500 mL配置靜脈注射液(皮試陰性后),緩慢靜脈滴注治療。以10 d為1個療程,本組患者均治療1個療程以上。治療1個療程后,評價臨床效果。
1.2.2 治療組 采用BHP紅外偏振光聯合普魯卡因靜脈封閉治療。普魯卡因靜脈封閉治療方法與對照組相同。BHP紅外偏振光治療儀器為BHP-L11A型紅外偏振光治療儀,參數設置:紅外偏振光波長0.6~1.6μm,治療輸出功率600~2800 mW。如若選擇A、B型治療頭,照射功率選擇30%~70%,照射時間4 s,間隔時間2 s為宜。如若選擇C、D型治療頭,照射功率選擇80%~100%,照射時間9 s,間隔時間3 s為宜。患者以仰臥位,左側臥位或右側臥位躺在治療床上,治療時需根據個體差異調節照射功率、照射時間和間隔時間,將治療頭對準相應的皮損累及區域的神經部位,進行固定式照射,以患者感覺有舒適的溫熱感為宜,并告知患者有灼痛時不要強忍,并告訴醫護人員進行調節,治療中如出現皮膚過敏或水皰者必須停止使用。每個部位總治療時間不少于10 min,最長時間為20 min[1]。本組患者每天行紅外偏振光治療1次,持續10 d,為1個療程;本組患者治療紅外偏振光治療儀1個療程后,評價臨床效果。
1.3 觀察指標 治療結束后,對比治療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效果,使用VAS(視覺模擬評分法)對患者疼痛狀況進行評分,總分10分,分數越高,疼痛越明顯。顯效:患者治療后VAS評分減少6分,臨床癥狀基本消失,不影響正常生活;有效:患者治療后VAS評分減少2分,臨床癥狀有效緩解,日常生活狀況明顯改善;無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基本無變化或加重[2]。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均采入到SPSS 18.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后VAS評分 治療組患者治療后VAS評分(2.5±1.2)分與對照組(4.6±1.6)分相比明顯較低(t=6.122,P<0.05)。
2.2 治療總有效率 治療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1.2%與對照組70.6%相比明顯較高(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效果綜合比較[n(%)]
帶狀皰疹患者體內病毒或感染癥狀轉移至末梢神經是引起后遺神經疼痛的重要原因。患者常出現刺痛、灼痛、跳痛等相關疼痛癥狀,嚴重時甚至會出現血皰、膿皰等,影響患者日常工作、休息、睡眠等[3]。
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與中樞神經異常及周圍神經病變存在關聯。此次研究中對治療組患者采用BHP紅外偏振光聯合普魯卡因靜脈封閉治療。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療后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紅外偏振光是利用紅外線的光學特性及激光拋物線、累積、穿透效應,對患者病灶部位進行照射,從而有效促進患者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微循環,改善患者神經病變狀況,促進炎癥吸收;此外,紅外偏振光還能直接作用于末梢神經,促進神經興奮,使得神經疼痛閾值變高,緩解患者疼痛[4-5]。普魯卡因屬于局部麻醉藥,具有短效、起效快、毒性小的特點,屬于脂類麻醉藥,能促進細胞膜穩定,降低離子通透性,從而減少細胞內外離子移動,阻礙神經傳導,發揮鎮痛作用[6-7]。治療組患者采取BHP紅外偏振光聯合普魯卡因靜脈封閉治療時,不僅能減少患者疼痛狀況,還能有效改善神經病變狀況,促進患者炎癥消失,改善機體內平衡,促進疾病恢復[8]。
綜上所述,BHP紅外偏振光聯合普魯卡因靜脈封閉治療能有效緩解患者疼痛,提高治療效果,可將其作為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治療的有效方法推廣運用。
[1] 周玉紅,周昆,胡恒,等.紅外偏振光聯合He-Ne激光治療頭面部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療效觀察[J].中國激光醫學雜志,2015,24(4):214-217.
[2] 徐鳳,馬國慧,劉小平,等.應用神經阻滯+紅外偏振光+臭氧治療帶狀皰疹皮損及后遺神經痛的臨床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2,23(18):3701-3702.
[3] 李建亭,馬真.C臂引導下椎間孔阻滯聯合紅外偏振光照射治療40例胸腰部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10,16(3):181-182.
[4] 張杰,陳玉明,吳玉蓮,等.神經妥樂平聯合紅外偏振光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痛療效觀察[J].食品與藥品,2014,16(1):39-41.
[5] 肖展翅,方麗萍,劉秋梅,等.直流電普魯卡因離子導入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臨床觀察[J].腦與神經疾病雜志,2014,22(2):129-132.
[6] 孫冰倩,丁衛方.藥物聯合刺血療法與紅外偏振光治療帶狀皰疹[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7):161-162.
[7] 楊健,趙秀萍.泛昔洛韋聯合針刺放血療法與紅外偏振光治療帶狀皰疹[J].解放軍藥學學報,2011,27(5):464-465.
[8] 王娟,波麗西,賈雪松,等.氦氖激光聯合泛昔洛韋治療老年帶狀皰疹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1,17(6):94-9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0.054
江西 341000 江西省贛州市皮膚病醫院(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