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玲
出院訪視護理在痛風性腎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研究
楊玲
目的 探討出院訪視護理在痛風性腎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進行評價分析,為今后的臨床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方法 抽取符合痛風性腎病診斷標準臨床患者110例,將其按照出院時間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5例。2組患者在出院前3 d均經責任護士展開常規出院指導,互留聯系電話。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實施出院訪視護理。1年后對這2組患者的尿酸、腎功能指標、遵醫行為、復發率、護理滿意度、生活質量變化情況等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1年后隨訪結果顯示,2組患者腎功能指標、遵醫行為、復發率、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出院訪視護理能明顯提高痛風性腎病的遵醫行為,更好地鞏固療效,明顯地減緩了痛風性腎病的進展,并降低了痛風性腎病的復發率。
出院訪視護理;痛風性腎病;遵醫行為;復發率
痛風性腎病又稱慢性尿酸性腎病,是體內嘌呤代謝障礙,血尿酸增高,尿中尿表現輕微的尿常規變化,最終可發展為慢性腎功能衰竭。痛風的生化標志是高尿酸血癥,腎臟是嘌呤代謝的主要器官,嘌呤代謝產物30%由腸道和膽道排出,而70%由腎臟排出。尿酸在酸性環境下極易析出結晶,尿酸的結晶對腎小管造成一系列損傷,引起尿酸性腎病。歐洲透析移植協會報道,終末期腎功能衰竭由痛風引起所致者0.6%~10%[1],因此,如何做好痛風性腎病的護理顯得尤為關鍵。而大部分患者在醫院期間能夠有相對較好的遵醫行為,一旦癥狀好轉出院后依從性差,很容易造成疾病復發,加快疾病向腎衰發展。本文對出院訪視護理在痛風性腎病的影響進行分析探討,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間在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住院均符合痛風性腎病患者110例,其中男66例,女44例,年齡30~82歲,平均年齡(62.5±7.2)歲,平均體重指數(25.9±3.2)。隨機將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實驗組,各55例。入院后均給予常規治療,出院后給予相應出院指導。
1.2 方法 對照組未實施出院訪視護理,實驗組由專人實施出院訪視護理,具體方法如下[2]。
1.2.1 訪視人員安排與培訓,醫院科室建立訪視組,由責任心強,專業水平高服務態度好,善于交流的護士經過嚴格培訓合格后上崗。
1.2.2 實驗組患者填寫詳細的回訪檔案如姓名、年齡、性別、住院號、地址、入出院時間、聯系電話等,訪視組通過出院患者信息與患者取得聯系,確定訪視時間與地點,首次訪視在出院后3~7 d,以后每隔1個月1次,首次訪視對患者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根據實際情況準備相關東西,如血壓計、體溫計等。
1.2.3 對患者進行家庭訪視時,評估其一般資料,病史,目前用藥,生活習慣及其依從性,更要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社會支持系統,生存質量.使患者了解到痛風性腎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但還是可防可治的,不僅要遵醫囑服藥,但更要改變不良的健康行為和生活習慣,尤其是飲食對此疾病影響相當大,訪視組為制定嘌呤含量食物一覽表。并且指導其何種烹飪方法最適宜痛風患者。比如,葷菜類可先用水在鍋里涮一遍,嘌呤大大降低,又為患者提供了必要的營養。給予低嘌呤飲食,少吃大魚大肉,多吃富含纖維蔬菜,肥胖者要控制體質重在正常范圍內,增強身體鍛煉服藥期間同時服用堿性藥物,多飲水,每天尿量要在2 000 mL以上。戒煙、戒啤酒、白酒,可飲適量紅酒,以上貴在堅持。并督促其定期復查血尿酸、腎功能、尿微量蛋白等。其次,還要給予心理疏導,能夠保持積極,樂觀,平和的心態是促進健康的關鍵。整個程序嚴格按照評估,診斷、計劃、實施、評價的步驟來進行,指導患者及其家屬如何將知識轉化為日常行為并形成習慣
1.2.4 回訪方法 采用多種方法聯合,如口頭講解,發放健康宣教小冊子,播放DVD等。
1.2.5 評價方法 通過發放調查問卷,電話回訪等形式對2組患者及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遵醫行為等情況進行評價分析。
1.3 統計學方法 采取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腎功能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尿素氮、肌酐、尿酸以及24小時尿蛋白水平均較對照組發生明顯降低(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腎功能指標比較(x±s)
2.2 2組患者遵醫行為、復發率比較結果統計 將患者按照是否能夠良好遵從醫囑者視為遵醫行為良好,無法遵從醫囑者視為遵醫行為不良。觀察組患者遵義行為良好率較對照組發生顯著升高(P<0.05);復發率較對照組發生明顯降低(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遵醫行為、復發率比較結果比較[n(%)]
2.3 2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結果統計 患者生活質量評價采取FLIC量表法[3],該量表共包括22個條目,每個條目的回答均在一條標有1~7數字的線段某一點做標記,統計時將離標記點最近的數字作為最終的得分,各條目得分之和構成生活質量總分,最高分為154分,最低分為22分,分值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好。經統計發現,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平均為(114.4±23.6)分,對照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平均為(87.4±17.6)分。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較對照組發生顯著升高(t=6.802,P<0.05)。
2.4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55例患者中非常滿意32例,滿意20例,不滿意3例,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為94.55%,對照組55例患者中非常滿意20例,滿意24例,不滿意11例,對照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為80.00%,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χ2=5.238,P<0.05)。
3.1 出院護理訪視是患者出院后對患者繼續提供的一種護理模式 大部分痛風性腎病患者在醫院期間能夠有相對較好的遵醫行為,一旦癥狀好轉出院后,不久就放松警惕,缺少耐心,依從性差,很容易造成疾病復發,加快疾病向腎衰發展。因此,開展出院訪視護理對痛風性腎病患在出院后提供了及時有效的提醒與督促,并且為患者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護理措施,良好的護理干預往往能夠減輕和避免患者痛苦,有利于改善其健康行為[2],明顯降低了痛風的復發率,不僅減輕患者的痛苦,而且減輕了家庭的經濟負擔[4]。
3.2 對痛風患者進行出院訪視,護理訪視是患者出院后對患者繼續提供的一種護理模式 責任護士通過電話回訪,全面了解患者出院后身體恢復情況,用藥情況,督促患者合理飲食,定期復查血尿酸[5]。在電話回訪中,大多數患者可以直接說出自己內心感受,建立回訪反饋登記本,以方便對患者進行持續跟蹤。開展出院患者訪視,將醫院的專科服務整合了以家庭為單位連續,綜合,協調性服務,解決了患者出院后護理支持不足的問題[6-7]開展出院患者訪視,將醫院的專科服務整合了以家庭為單位連續,綜合,協調性服務,解決了患者出院后護理支持不足的問題[8]。更好地延續了醫院的整體護理,同時豐富了優質護理的內涵,擴大了護理服務的范圍,讓患者在家也能享受到醫院的人文關懷,大大提高了患者對醫院的滿意度。
[1] 劉穎,黃玉萍,寇菊花.痛風性腎病的護理體會[J].中國民康醫學, 2009,21(7):79.
[2] 劉鵬,姚茶花.全程護理干預對經尿道膀胱鏡檢查的影響[J].使用臨床醫學,2011,12(6):114-115.
[3] 許粉年,王紫英,楊雨芹.對出院病人開展護理訪視的方法與體會[J].護理管理雜志,2009,9(2):58.
[4] 尤黎明,吳瑛.內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5] 李良.中醫藥治療痛風性腎病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 2010,21(1):112-114.
[6] 葉釗.中藥保留灌腸治療痛風性腎病40例[J].河南中醫,2013, 16(10):99-102.
[7] 劉博,郝桂香,鄭燕飛,等.復方青秦液治療痛風性腎病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13,17(32):772-778.
[8] 張漢新,麻志恒,施志琴,等.加減“四四二合方”治療原發性痛風性腎病[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26(16):1109-111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0.071
江西 344000 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