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萍
全方位護理在不穩定性骨盆骨折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牛萍
目的 了解全方位護理在不穩定性骨盆骨折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隨機選取39例不穩定性骨盆骨折患者作本次護理調查研究組,給予全方位護理干預;另選取39例作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對比2組患者最終護理效果。結果 (1)研究組患者療后優良率高達94.87%,對照組患者療后優良率為76.92%,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研究組患者治療期間無1例發生并發癥,對照組患者治療期間并發癥發生率為15.38%,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全方位護理用于不穩定性骨盆骨折中,可減少并發癥發生率,促患者盡快康復。
全方位護理;不穩定性骨盆骨折;應用效果
隨著現代交通事業與建筑業的全面發展,骨盆骨折人數逐日增加,傷勢較嚴重,合并傷較多,且病況復雜,病死率較高[1]。不穩定性骨盆骨折治療時因出血量較多、損傷較嚴重,治療期間需長期臥床休息[2],而長期臥床會引起壓瘡、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等多種并發癥,還應結合不穩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實際情況,做好不穩定骨盆骨折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可促患者盡早康復[3]。基于此,本院對現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給予全方位護理,提高了護理質量,護理效果也較滿意。現對39例不穩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實施全方位護理整個過程詳細資料進行整理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3年5月~2015年12月青島市黃島區人民醫院收治的不穩定性骨盆骨折患者78例作臨床研究對象,分作研究組與對照組,各39例,其中男48例、女30例,年齡24~65歲,平均(37.2±5.9)歲。78例患者中閉合性骨盆骨折42例,開放性骨盆骨折36例;而合并傷包括胸部損傷10例,尿道損傷16例,直腸損傷13例,膀胱損傷3例,上肢骨折21例,出血性休克1例,下肢骨折14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生命體征均較穩定,均在局部麻醉條件下快速復位,并使用改良骨盆外固定器完成固定,若有必要可通過手術方法完成復位,手術前需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給予內臟損傷修復、抗休克治療,病情穩定后在治療其它合并傷,并利用骨牽引(15~20 kg牽引重量)來糾正治療不穩定性骨盆骨折,術后定期使用CT或X線了解復位情況。
1.2.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給予全方位護理干預,內容如下。(1)抗休克護理。因骨盆屬于松質骨,盆壁肌肉偏多,而鄰近又有不少靜脈與動脈叢,血液供應較豐富,骨盆骨折很容易造成大面積出血引發出血性休克[4]。患者入院后醫護人員需嚴密監測其生命體征、血壓等情況,掌握患者出血情況,并做好搶救工作,即:①先建構雙靜脈通路,以便于及時補血補液,改善患者微循環,確保血容量達標,警惕急性肺水腫與心功能衰竭;②進行氧氣吸入治療,確保呼吸順暢,若患者伴有煩躁不安、血壓持續下降,口渴等癥狀,需快速將其置于休克體位;③入院后,護理人員應及時為患者留置尿管,并定期查看并記錄患者尿液顏色、性質、尿量等,以了解休克糾正情況。(2)心理護理。待患者生命體征穩定后,即應為患者實施必要的心理護理,因骨折后患者更容易產生焦慮、恐懼心理,擔心預后效果,那么護理人員需多安慰患者,多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給予其同情、關懷,站在患者角度思考問題,微笑著解決患者遇到的所有問題,讓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的親和感,更愿意將自己內心的想法告訴護理人員,便于護理人員根據患者提供的信息制定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方案,讓患者用良好的心態接受治療。(3)骨牽引護理。入院后休克糾正情況較好的患者,待其病情較穩定后即可實施骨牽引術,依照骨折類別來決定牽引方向與牽引力度,后根據骨盆恢復情況適當調整牽引力度,牽引時應確保肢體外展10°~15°,足中立。牽引期間護理人員應注意查看牽引力線與角度,以免牽引弓與皮膚直接接觸部位出現皮膚壓瘡。牽引弓每天使用75%酒精消毒2次,以免骨針眼處感染[5]。(4)合并重要臟器損傷護理。治療期間,還應做好合并重要臟器損傷的護理工作,即:①膀胱損傷護理。膀胱破裂多發于頂部,尿外滲入腹腔,疑似膀胱破裂患者可進行導尿管注水實驗;若插入尿管僅少部分血尿流出,還應注入200 mL無菌生理鹽水,5 min后若抽出低于或高于注入量,均表明有膀胱破裂。尿道損傷患者大多是后尿道膜部損傷,需讓患者平臥,切勿隨意移動患者,若患者尿潴留嚴重,應及時取消導尿管,以免插入血腫部位加重出血,并行膀胱穿刺抽吸尿液與膀胱造瘺,尿道狹窄或閉鎖者,還應治療3個月后進行二期尿道狹窄瘢痕切除吻合術;②直腸損傷護理。若骨盆與軟組織傷勢較重,很容易牽連直腸,導致直腸損傷。輕度乙狀結腸損傷者護理人員應協助臨床醫師做好保守治療,為患者制定科學飲食方案。但中毒損傷者不得不行手術治療,那么術前還應為其制定高熱量、高蛋白、維生素豐富的飲食方案,增強自身抵抗力,以提高機體抵抗力,準備手術,促傷口盡快愈合[6]。(5)壓瘡護理。骨盆骨折患者病情恢復時間較長,治療期間需長期臥床,護理人員應定期協助患者做好翻身工作,保持患者衣服、被套干凈、清潔、干燥、無皺褶,以免汗液過多打濕衣服讓皮膚受熱受潮,并使用溫水擦洗受壓部位,按摩受壓部位,預防壓瘡的發生。(6)預防便秘護理。骨盆骨折患者因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更容易出現便秘。那么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術后需飲食清淡,忌食刺激、辛辣、易產氣的食物,多飲水,多食新鮮蔬菜、水果等,飲用牛奶、多食粗糧等易消化的食物,減輕胃腸壓力。若病情穩定后,護理人員可讓患者每天以臍為中心,按順時針方向自我按摩,加快胃腸蠕動,促進排便。(7)康復指導。針對性給予手術治療后,待患者病情逐漸恢復之際,應協助患者盡早下床活動,進行康復訓練,第1周可簡單的進行雙上肢、胸部與健側肌肉伸縮性運動,并進行股四頭肌收縮放松訓練,背伸鍛煉等,1天3次,3~5 min/次,后逐漸增加鍛煉難度與鍛煉時間。第2周即可進行抬臀、屈髖、收腰等訓練,后逐漸進行臀中肌、屈髖肌、外展肌等的鍛煉,若骨折已基本愈合,即可指導患者正確下床,下床時先將健側肢體移至床邊,讓健側肢體先離床,后在家人或護理人員協助下離床。
1.3 療效評價標準 優:經X線拍片可見骨折解剖或近解剖復位,無疼痛,愈合較好,已恢復至與骨折前無異;良:經X線拍片可見骨折有移位,愈合良好,偶爾疼痛,但可從事較輕松的工作;差:經X線拍片顯示對位較差,愈合差,疼痛感明顯,無法工作。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療后優良率對比 研究組患者療后優良率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療后優良率對比[n(%)]
2.2 2組患者治療期間并發癥對比 給予全方位護理干預的研究組無1例發生并發癥,而給予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2例便秘,2例壓瘡,2例泌尿系統感染,并發癥發生率為15.38%,對不穩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實施不同護理方法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50,P<0.05)。
不穩定性骨盆骨折患者病情危重,變化較快,甚至威脅患者性命,需針對患者實際情況積極給予針對性治療,以免耽誤病情[7],雖說臨床手術救治非常重要,但仍需術后給予全面臨床護理工作的配合治療,才能減少并發癥,促患者盡快康復[8]。因此,本文在臨床實踐中,也隨機選取了39例不穩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從抗休克、骨牽引、心理、合并重要臟器損傷、便秘等多方面展開護理,治療優良率高達94.87%,且無1例發生并發癥。由此可見,全方位護理融合了基礎護理、康復護理、專科護理、心理護理等多個環節,更突出了“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更利于患者疾病的盡快康復,對不穩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實施全方位護理很有必要,意義重大。
[1] 劉全艷,高琳.不穩定骨盆骨折83例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8):1918-1919.
[2] 沈麗華.66例不穩定性骨盆骨折患者的急救護理體會[J].內蒙古中醫藥,2011,30(5):165-166.
[3] 廖玲菲.69例不穩定型骨盆骨折病人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0,8(13):1148-1149.
[4] 張書靜.骨盆骨折初期救治中的護理體會[J].中國民康醫學,2012,24(10):1228-1229.
[5] 姑麗米熱·伊薩木丁,祖麗皮亞·艾海提.不穩定型骨盆骨折的急救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5):339-340.
[6] 周志羽.29例兒童骨盆骨折的護理體會[J].中國傷殘醫學,2012,20(8):97-98.
[7] 盛永軒.不穩定骨盆骨折的護理干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15(30):35.
[8] 左莉紅,周淑英,陳丁峰.針對性護理在不穩定型骨盆骨折治療中的應用[J].健康研究,2016,36(1):118-11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0.082
山東 266400 青島市黃島區人民醫院(牛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