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綜合護理干預對小兒支氣管肺炎康復效果的影響
王蕾
目的 了解綜合護理干預對小兒支氣管肺炎康復效果的影響。方法 隨機選取41例支氣管肺炎患兒作對照組,實施一般護理;另選取41例支氣管肺炎患兒作研究組,在對照組患兒一般護理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對比2組患者實施不同護理干預后患兒疾病康復效果。結果 研究組患兒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后總有效率與常規護理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并發癥發生率、體溫恢復正常所用時間、住院時間等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綜合護理干預用于小兒支氣管肺炎中,可促患者早日康復。
綜合護理干預;小兒支氣管肺炎;康復效果;影響
小兒支氣管肺炎為兒科臨床常見疾病,典型癥狀為發熱、咳嗽、氣促、心力衰竭、呼吸困難、肺部濕性啰音等,多發于3歲以下嬰幼兒,嚴重威脅到患兒性命,臨床需及時對其展開科學治療,并根據患兒實際情況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提高治療效果,促患兒早日康復[1]。現將本研究對支氣管肺炎患兒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整個過程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從2014年1月~2015年12月來青島市黃島區人民醫院就診的支氣管肺炎患兒中隨機選取82例作臨床研究對象,分作研究組與對照組,各41例。其中男43例,女39例,年齡0.7~5.0歲,平均(3.1±0.7)歲。2組患兒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常規抗炎、抗感染、糾正電解質平衡等一系列治療,部分伴有缺氧或呼吸困難的患兒需給予吸氧治療,并酌情進行霧化吸入治療,肺部物理治療等,后對不同小組患兒實施不同護理干預。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即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注意通風,溫度盡量控制在18℃~22℃,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以免患兒著涼,多休息,不做劇烈活動與游戲,被褥應輕、暖,不可穿過多衣物,內衣應寬松,減少患兒哭鬧,降低機體耗氧量,更利于機體恢復。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患兒一般護理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主要內容如下。(1)呼吸道暢通護理。若患兒痰液過多,霧化吸入治療的同時,還可輕拍患兒背部,讓痰液盡快排出,拍背時力度應適中,并在飯前進行,拍背后半小時才能進餐,或在飯后2 h后進行拍背操作。拍背時,家長將患兒抱起,4~6歲患兒則可自行俯臥床上,頭偏向一側,護理人員或家長將一只手掌弓成空杯狀,輕輕不停的拍背部,手掌不應直接拍打患兒背部,還應通過手腕關節自然活動彎曲力量拍打背部,自患兒背部兩側從腰部拍至肩部。因患兒年齡偏小咳嗽后多將痰液咽入消化道,消化道中有消化酶,會消化清理這些異物,正確叩背能夠化解痰液,更利于肺部血液循環,促患兒早日康復[2]。(2)飲食護理。為患兒制定出科學的、易消化的高纖維、高熱量、高蛋白,營養豐富的流食或半流食,注重色、香、味搭配,本著少食多餐原則,不可吃的過飽,影響呼吸。鼓勵患兒多飲水,多食用新鮮水果蔬菜,確保呼吸道粘膜濕潤,更利于痰液咳出[3]。(3)發熱護理。支氣管肺炎患兒多伴有持續發熱現象,護理人員或家長應為患者松解開衣服,在患兒流汗后及時更換衣服,以免感冒,隨時關注患兒體溫變化情況,1~2 h測量并記錄1次體溫,若患兒體溫超出38.5℃,可通過物理降溫法治療,體質較差或營養不良患兒需通過溫水替代乙醇進行擦浴,降溫幅度不可過大,以免體溫下降過多引發危險[4]。若患兒體溫超過38.5℃,還應遵醫囑注射止痛類藥物。(4)心衰預防。心衰為肺炎患兒的常見合并癥,若患者伴有煩躁不安,呼吸頻率超出60次/min,心率超出160次/min,而心音低鈍,發紺加重,肝臟急速腫大或顏面四肢水腫,即應警惕心力衰竭,護理人員需及時告知臨床醫生[5],進行搶救治療,并遵醫囑為患兒使用洋地黃,但應嚴控用藥量,查看洋地黃作用于毒性反應,如患兒脈搏低于90次/min,需立即停止用藥,并告知醫生,搶救治療。(5)心理護理。患兒生病后仍容易出現急躁、煩悶、恐懼心理,護理人員應多給予患兒鼓勵,為患兒講述有勵志性的故事、笑話等,提高患兒戰勝疾病的信心,還能轉移患兒注意力,適當的給予患兒表揚,告知患兒很勇敢、堅強,讓患兒用健康的、愉快的心理接受治療,提高治療效果。(6)健康教育。為患兒家屬講述疾病有關知識與注意事項,告知患兒家屬應加強患兒飲食營養攝入,科學喂養,多開展戶外活動,體育鍛煉,增強抵抗力,改善患兒呼吸功能,讓患兒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在溫度驟變季節中應及時增減衣物,以免受涼,注意防寒保暖,適量補充鈣、鐵、鋅等多種微量元素,做好預防接種工作。
1.3 療效評價標準 所有患者均治療并護理1周,1周后進行療效評定,將最終效果分作4級,其中痊愈:臨床癥狀消失,胸片結果顯示炎癥已完全吸收,肺部聽診無濕性啰音;顯效:臨床癥狀大部分消失,胸片結果炎癥基本吸收,肺部聽診無濕性啰音;有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胸片結果炎癥部分吸收,肺部聽診濕性啰音減少;無效:護理后癥狀無任何變化或病情加重。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兒實施不同臨床護理方案后總有效率情況對比所有患兒均積極治療并輔以不同護理干預7 d,7 d后進行療效評定,研究組患兒實施不同護理干預方案后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2組患兒實施不同臨床護理方案后總有效率情況對比[n(%)]
2.2 2組患兒實施不同臨床護理方案后并發癥發生率對比研究組患兒無1例發生并發癥,但對照組患兒中2例轉變為心衰,2例食欲不振、3例哭鬧不安,均給予科學治療后并發癥消失,并發癥發生率為17.07%,2組患兒實施不同臨床護理方案后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8.08,P<0.05)。
2.3 2組患兒實施不同臨床護理方案后體溫恢復正常時間、住院時間對比 研究組患兒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后體溫恢復正常所用時間、住院時間等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兒實施不同臨床護理方案后體溫恢復正常時間、住院時間對比(x±s,d)
小兒支氣管肺炎為真菌、病毒、衣原體、支原體、細菌等所致的支氣管粘膜,肺泡或其間質炎性改變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也稱之為小葉性肺炎,屬于小兒常見病,冬春時節發病率較高[6]。因小兒呼吸系統未發育完善,與成人官腔結構相比更細小、狹窄,炎性滲出病變后對患兒肺部影響更大[7],若不及時治療,會使得氣道阻塞而引起肺不張[8]。基于此,本研究隨機選取了41例支氣管肺炎患兒在針對性治療過程中又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另選取41例支氣管肺炎患兒治療時實施常規護理,給予不同的臨床護理干預措施后雖然最終總有效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小組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體溫恢復正常所用時間、住院時間均優于僅給予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對支氣管肺炎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促氣道炎性分泌物、痰液等及時排出,強化營養供給,可提高患兒抵抗力,更利于支氣管肺炎患兒的早日康復。
[1] 楊夢君.淺談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護理[J].大家健康,2015,30(16):267.
[2] 羅鳳娟.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護理新進展[J].大家健康,2015,30(9):279-280.
[3] 凱維坤.小兒支氣管肺炎轉診的護理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3,31(24):154-155.
[4] 晉澍華.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護理[J].中國當代醫藥,2011,3(9):111-112.
[5] 范振麗.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2,6(6):7.
[6] 孫麗君.循證護理在小兒支氣管肺炎疾病中的研究[J].現代實用醫學,2015,27(6):827-829.
[7] 胡淑萍.小兒喘息性支氣管肺炎的護理[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3(12):2871-2872.
[8] 李玉琴.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護理干預分析[J].大家健康,2014,29(14):18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0.084
山東 266400 青島市黃島區人民醫院(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