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冠裕
加替沙星序貫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藥物經濟學分析
翁冠裕
目的 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加替沙星兩種不同給藥方式的藥物經濟學評價。方法 抽取66例下呼吸道細菌性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整理分析,隨機分為I組和II組,各33例,I組給予加替沙星注射液0.4 g,靜脈點滴,1次/d,連用10 d;II組則給予加替沙星序貫療法(即:在治療前3天給予加替沙星注射液0.4 g,靜脈點滴,1次/d,第4天開始改為口服治療,0.4 g/次,1次/d,連用7 d)。療程結束后觀察比對兩種治療方案的成本-效果(C/E)。結果 治療后,經統計學分析,2組患者在臨床治療效果、細菌清除率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組在成本-效果上,I組的C/E值高于II組,C/E比值越小越好,2組間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加替沙星序貫療法比單用加替沙星靜脈注射治療在成本-效果更具優勢,且安全性高,易被患者接受,可作為治療下呼吸道感染首選方法,值得臨床借鑒。
加替沙星;序貫療法;下呼吸道感染;成本-效果
近些年,全國藥品治療費用呈迅猛增長趨勢,增加了各醫院醫療事業的負擔,因此,醫院在治療疾病選擇藥物時除了要考慮藥物安全性外,還要重視藥物治療費用,而藥物治療費用現已成為臨床治療決策以及合理用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基于用藥安全性和藥物經濟學方面的考慮,序貫療法目前在國內外被大力提倡,該方法是在疾病急性早期時先采用抗生素靜脈點滴治療,待患者病情穩定后將其相應藥物轉為口服治療,此方法可避免因長期靜脈輸注抗菌藥物造成的不良反應以及靜脈用藥的并發癥,此外,抗菌藥物針劑和片劑在生物藥性上是等效的,治療效果及細菌清除率基本相同,因此,目前序貫療法已成為抗感染治療較為理想的選擇方法[2]。本研究以加替沙星序貫療法在治療下呼吸道感染方面經濟學價值進行探討,并與單獨采用靜脈點滴療法進行對比,結果見下。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收治的6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相關檢查,結合臨床表現均確診為下呼吸道感染,并且痰細菌檢查均證實有致病菌存在,所有患者近期未接受過任何抗生素治療,并簽訂知情同意書,同時排除對抗菌藥物過敏者、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礙以及哺乳期、妊娠期婦女。其中男38例,女28例,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42.5±13.28)歲。隨機分為Ⅰ組和Ⅱ組,每組33例。2組在年齡、性別、病情嚴重程度、細菌學陽性率、血常規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對比分析。
1.2 治療方法 本研究采用加替沙星注射液和片劑進行治療,加替沙星注射液(長春海悅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1153)0.2 g/支,10支/盒,零售價42.5元/支;加替沙星片(四川百利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0795)0.2 g/片,12片/盒,零售價25.8元/盒,2.15元/片。Ⅰ組采用加替沙星注射液0.4 g/次,1次/d,連續10d靜脈點滴;Ⅱ組采用加替沙星序貫療法,前3天給予加替沙星注射液0.4 g/次,1次/d,靜脈點滴,第4天開始改為加替沙星片0.4 g/次,1次/d,口服,連用7 d。療程結束后對比兩種治療方案的成本-效果(C/E)、臨床療效及細菌清除率。
1.3 療效評價標準[3]痊愈:療程結束后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消失,實驗室檢查及痰細菌檢查為陰性;好轉:經治療后,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實驗室檢查及痰細菌檢查有一項未完全恢復正常;進步:用藥后病情有所改善,但變化不明顯;無效:患者臨床表現未見好轉,甚至有加重趨勢,實驗室檢查和痰細菌檢查仍為陽性。以痊愈、好轉、進步計算總療效,細菌學評價按清除和未清除判定,并計算清除率。
1.4 成本計算及成本-效果分析 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藥品費、檢查費、治療費、住院費等,間接成本主要有勞務費、管理費、資產折舊費等,因間接成本具有不確定性,統計計算不精確,故本研究只計算直接成本。Ⅰ組和Ⅱ組治療10天總成本分別為850元和285元。成本-效果分析在于通過分析,尋找能夠達到相同治療效果的最經濟有效的治療方法,其療效不用貨幣單位表示,而采用一種特定的方法為衡量指標。成本-效果(C/E)比值即總成本/有效率。
1.5 統計學方法 所用數據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處理分析,2組間計量資料對比采用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2組臨床效果及細菌清除率 2組在療效與細菌清除率方面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表2。

表1 2組療效比較[n(%)]

表2 2組細菌清除率比較[n(%)]
2.2 對比2組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時間 2組在咳嗽、咳痰、發熱、肺部啰音消失時間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對比2組成本-效果比值 2組在成本-效果上,Ⅰ組的C/E值高于Ⅱ組,C/E比值越小越好,在療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時間以及細菌清除率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時間相同的情況,成本越低者可作為優先選擇方案。見表4。

表3 2組臨床表現消失時間對比(x±s)

表4 對比2組C/E值
下呼吸道感染是臨床呼吸內科常見性、多發性疾病,主要是指支氣管-肺部感染或肺部感染,常見下呼吸道疾病有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支氣管擴張激發感染、各類型感染性肺炎、肺膿腫等氣道或肺部實質感染。臨床上針對細菌感染的抗生素藥物種類繁多,但選擇藥敏性較強、安全、有效且經濟實惠的藥物是治療的關鍵[4]。所選藥物除了能治療疾病外、還必須能減少醫療開支、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是當前醫學界研究的重點話題。加替沙星屬于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該藥物通過作用于DNA旋轉酶,干擾DNA超螺旋結構,從而抑制DNA復制,達到抑菌殺菌的效果,該類藥物作用較強,具有較好的耐受性,半衰期長、穿透性好且不良反應較小,是臨床上常用抗菌藥物。但長期靜脈給藥會對靜脈血管造成刺激,引起靜脈系統并發癥[5-6]。藥物經濟學在優化治療方案、節省醫療資源、指導臨床安全合理用藥以及最大程度減少患者醫療開支及經濟負擔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而臨床上對抗生素采用序貫療法則是依據藥物經濟學的原則制定的[7-8]。隨著序貫療法的實施,臨床上將該療法應用于抗感染治療中,取得了顯著性效果。序貫療法是將抗生素在治療嚴重感染性疾病時,最初幾日采用靜脈給藥,當病情趨于好轉時改為口服用藥的一種治療方案,該方法在保證臨床治療效果同時,還降低了治療費用,以最小的治療耗費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加替沙星靜脈治療以及后續口服治療在生物利用度、不良反應、治療效果以及細菌清除率方面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通過本研究結果不難看出,采用靜脈給藥的治療效果為93.94%、細菌清除率為84.85%,采用序貫治療的療效為90.91%、細菌清除率81.82%,2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在治療成本以及成本-效果比值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靜脈給藥組治療成本為850元,成本-效果比值為9.05%,而序貫療法治療成本為285元,成本-效果比值為3.13%,充分說明在療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時間以及細菌清除率方面相同或接近的情況,治療時間相同的情況,C/E比值越小越好,成本越低者可作為優先選擇方案。可見,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加替沙星序貫療法比單用加替沙星靜脈注射治療在成本-效果更具優勢,值得臨床借鑒。
[1] 宋軍俊.加替沙星治療老年呼吸道感染的療效觀察[J].黑龍江醫學,2014,1(38):55-56.
[2] 馮樹.左氧氟沙星不同給藥方案治療下呼吸道細菌性感染的藥物經濟學評價[J].藥學實踐雜志,2015,33(3):278-282.
[3] 聶紅濤,王利萍.加替沙星序貫治療老年呼吸道感染療效及安全性探討[J]中外醫療,2014(32):121-122.
[4] 陳朝利.洛美沙星靜脈滴注致不良反應文獻分析[J].中國藥業,2014,23(23):87-89.
[5] 于航光.氟喹諾酮類藥物的臨床應用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4,9(9):194-195.
[6] 王志安.頭孢克肟與加替沙星配伍治療下呼吸道感染62例臨床觀察[J].陜西醫學雜志,2013,1(42):93-94.
[7] 焦慧蘭,張邦升.3種方案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1,33(11):1091-1093.
[8] 王全洪,何勇,王玉和.莫西沙星注射液與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隨機對照治療社區獲得性肺炎藥物經濟學評價[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8(33):36-3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0.091
江西 334600 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人民醫院(翁冠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