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力維
120例腦血管病后癥狀性癲癇的臨床治療體會
郭力維
目的 探討腦血管病后癥狀性癲癇的臨床治療體會。方法 選擇120例腦血管病后癥狀性癲癇患者為研究對象,將上述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接受丙戊酸鎂緩釋片治療。結果 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為8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上述2組患者均未出現嚴重并發癥。結論 丙戊酸鎂緩釋片治療腦血管病后癥狀性癲癇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進一步研究推廣。
腦血管病;癥狀性癲癇;丙戊酸鎂緩釋片
癥狀性癲癇屬于腦血管疾病的常見并發癥,該病發病率約占0.5%,致殘率與死亡率居高不下,嚴重威脅患者神經功能恢復與生命安全[1]。癥狀性癲癇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且臨床表現多樣性,為了進一步探討腦血管病后癥狀性癲癇的臨床治療體會,對120例腦血管病后癥狀性癲癇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2年3月~2013年3月湖北省鐘祥市人民醫院收治的120例腦血管病后癥狀性癲癇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頭顱MRI或CT檢查確診。原發疾病分析:82例腦梗死,24例腦出血,14例蛛網膜下腔出血。將上述患者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中男36例,女24例,患者年齡48~85歲,平均年齡(59.5±2.3)歲,患者病程0.5~5個月,平均病程(3.0±1.0)個月。觀察組中男33例,女27例,患者年齡47~80歲,平均年齡(61.3±2.6)歲,患者病程0.5~6個月,平均病程(4.1±1.2)個月。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積極給予患者控制血壓、血糖、降顱壓治療,有效改善患者水電解質紊亂與腦循環狀態;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接受丙戊酸鎂緩釋片治療。初始劑量為2次/d,500 mg/次,之后維持劑量改為2次/d,1 000 mg/次,連續治療12周,比較2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1.3 療效評價標準 將臨床治療效果分為4級[2],(1)顯效:患者癲癇發作次數大幅度下降,下降幅度超過75%;(2)有效:患者癲癇發作次數有所下降,下降幅度在50%~75%之間;(3)差:患者癲癇發作次數降低幅度在25%~49%之間;(4)無效:患者主要臨床體征惡化,患者癲癇發作次數降低幅度小于25%。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數據處理軟件進行綜合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為8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2.2 2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2組患者均未出現嚴重并發癥,對照組2例患者出現并發癥,分別為精神抑郁和血壓升高,觀察組3例患者出現并發癥,分別為精神抑郁、顱內血壓增高和體溫異常。
各種腦血管疾病是導致患者出現癥狀性癲癇的重要因素,與此同時,隨著腦血管疾病的病程、隨訪時間增長,患者發生癥狀性癲癇的次數就越高。相關研究資料證實,腦血管疾病發生后約有27%的患者出現癥狀性癲癇,在起病后2周內出現的稱之為早發癲癇,在起病后2年內出現的稱之為遲發癲癇[3]。腦血管疾病嚴重性與早發癲癇密切相關,無須長期應用抗癲癇藥物,遲發癲癇與患者腦組織損傷情況密切相關,遲發癲癇嚴重影響患者神經功能正常恢復,必須及時治療與預防,以免造成惡劣后果。因此,筆者建議,一旦患者發生癲癇癥狀,必須給予規范性的全面治療。
丙戊酸鎂緩釋片是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的廣譜抗癲癇類藥物,其可作為治療失張力發作、癲癇大發作的首選治療藥物。相關研究資料證實,丙戊酸鎂緩釋片能有效保護患者神經功能,對機體智力損傷較小,也適用于兒童癲癇患者治療中[4]。丙戊酸鎂緩釋片通過有效抑制機體神經元向膠質細胞的大量分化,進而降低對腦機體損傷程度,進而降低癲癇病灶形成與發作[5]。因此,丙戊酸鎂緩釋片的臨床應用效果顯著。動物研究實驗證實,丙戊酸鎂緩釋片能有效提升大鼠腦皮質神經元細胞活動,有效抑制細胞分化、肝細胞分化,大幅度降低對大鼠腦細胞損傷與瘢痕形成,進而大大抑制癲癇發作次數,有效延長大鼠壽命[6]。大量臨床實踐證實,丙戊酸鎂緩釋片對于癥狀性癲癇臨床效果顯著,尤其是對腦囊蟲、腫瘤、頭外傷、腦血管疾病等導致的癲癇,臨床治療效果尤為明顯,對癲癇發作控制率均超過50%[7]。值得注意的是,在臨床應用丙戊酸鎂緩釋片時需要充分考慮該藥物的不良反應,其能影響女性患者卵巢與內分泌的正常發育,因此,需要綜合考慮、做好藥物不良反應應對措施,進一步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提高臨床治療有效率[8]。通過本文研究證實,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為8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0.0%(P<0.05),2組患者均未出現嚴重并發癥,可見,丙戊酸鎂緩釋片治療癥狀性癲癇臨床效果良好。
綜上所述,丙戊酸鎂緩釋片治療癥狀性癲癇療效確切,有效減少患者臨床體征與癲癇發作次數。
[1] 夏輝,徐桂華.腦卒中后繼發性癲癇52例臨床分析[J].河北醫學, 2012,18(2):245-247.
[2] 江素芹,高文芝,劉憲紅.繼發性癲癇患者68例臨床特征分析[J].中華神經醫學雜志,2011,10(4):338-340.
[3] 丁亞楠,李春暉,田春輝,等.出血性腦卒中后繼發癲癇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1,13(10):1695-1697.
[4] 趙紅東,陸敏,楊雪梅,等.卒中繼發癲癇216例臨床分析[J].腦與神經疾病雜志,2012,20(4):314-315.
[5] 劉耿峰.淺析腦血管病后繼發癲癇的康復方法與效果[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2):136-137.
[6] 梁盛華.腦血管病后癥狀性癲癇118例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4):411-413.
[7] 姬文珍,張雪青.老年癲癇患者的臨床特點及誤診原因分析[J].山東醫藥,2014,54(6):80-81.
[8] 許燕平.老年癲癇61例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5,21(9):75-76.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0.094
湖北 431900 湖北省鐘祥市人民醫院(郭力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