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薇
摘 要: 作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以“有限資源”、“廣闊資源”及“學習特點”三個方面為切入點,就優化農村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進行了細致的總結與歸納。
關鍵詞: 農村小學英語 有限資源 廣闊資源 學習特點
農村小學英語課程的設置在于開闊農村地區孩子的文化視野范圍、豐富其人文知識積累,進而幫助其顯著縮短同城市發達地區學生在知識上的距離。可是,落實到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農村地區小學英語的教育教學現狀并不容樂觀,效率更是難以得到保障。在此狀態下,學生英語修養及實踐運用技能的切實提升與發展就成為一紙空談。鑒于此,筆者對農村地區的小學英語教學進行了一番細致的調查與探究,初步認為以下三個方面可以作為優化、改善農村地區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有效突破口。
一、結合農村的有限英語資源,誘發學生的濃厚學習興趣。
濃厚的學習興趣是保證學生最大限度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調動思維智慧進而取得高質量學習效果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對于初接觸英語這門學科的三年級學生來講,想方設法地激發他們對于英語該學科的濃厚學習興趣,這從很大程度上講將對他們日后的長遠英語學習活動將產生深遠而廣泛的重要影響。
這其中,筆者認為結合農村地區有限的英語資源,幫助學生認識到英語學習的必要性及重要意義,不失為誘發其英語學習動機、濃厚學習興趣的有效策略。如,筆者曾將衣服的尺碼S、M、L、XL、XXL的來源及所代表的真實含義詳細地講解給學生:S=Small(小號),M=medium(中號),L=large(大號),XL=extra large(加大號),XXL=extra extra large(超大號);還曾將電器上常見的一些英文單詞介紹給了學生:ON=開鍵,OFF=關鍵,Menu=菜單鍵,Start=開始鍵,End=結束鍵……學生的學習興趣大為高漲,紛紛驚呼原來常見的英文單詞竟然還有這么一層含義,使得初接觸英語該學科的他們深刻認識到:原來英語與農村生活有如此密切的聯系。這一認知的形成很顯然有利于他們對英語該學科產生強烈而濃厚的學習興趣,有利于他們堅定自身學習英語、學好英語的信念,有利于他們以更積極、踴躍的心態投入英語的持續學習活動,真正達到借助農村有限的英語資源充分促使學生產生積極英語學習動機的目的。
二、結合農村廣闊的生活資源,幫助學生實現對于英語知識的深刻理解。
農村地區的英語資源相對城市發達地區來講較少,但農村地區也有它獨特的資源,即有著廣闊、豐富的社會生活資源,英語教育工作者若能對農村地區的這一廣闊生活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運用,相信就能以此幫助學生實現對于具體英語知識點的深刻認知、理解與熟練掌握,確保最終的高質量英語學習效果。
例如,在學習Whats this/that?這一英語句型時,筆者帶領學生將英語學習活動充分轉移到農村地區廣闊的社會生活之中,并結合教材展開真實情景狀態下的英語教學活動。
——Whats this?
——This is a tree.
——Is this a river?
——No, this is a house.
——Whats that?
——This is a farmland.
——Is that a cat?
——No, that is a dog.
...
這樣就借助農村豐富、廣闊的社會生活資源,為學生精心營造了一個真實、親切的英語學習、使用情景,不僅使得原本抽象的英語句型、單詞等變得更貼近現實生活、更具直觀性與真實性,更重要的一點在于切實幫助學生實現對于英語知識的深刻理解與靈活掌握,真正為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及優化做好充分的鋪墊。
三、結合農村學生的學習特點,創設靈活、能動的英語學習情境。
農村地區的小學生相對來講性格更內向,既不善言談又不善于在公共場合表現自我,再加上英語是一門剛剛接觸到的新語言,他們懼怕因為發音不標準、語法使用錯誤等狀況招致他人的嘲笑,所以,不愿意也不傾向于運用英語進行口頭表達與交流。如此一來,農村地區大多數小學生對英語該門語言的實踐運用能力較為低下。
針對這一情況,一線教師必須結合農村地區小學生的上述學習特點,創設靈活、能動性較強的英語學習情境,以此作為發展其英語實踐運用能力的有效途徑。如,筆者在自身的英語教學實踐中,就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性質的英語對話活動。像,在學習“How old are you?”這章內容之后,筆者就要求學生利用所學到的英語知識進行“詢問年齡”的英語對話。如此,就為學生創設性地創設了一個良好的英語使用情境,有利于他們克服內心的膽怯與自卑,主動而積極地參與到詢問年齡的對話活動之中;此外,更是幫助他們在對話過程中進一步深化了對于“How old are you?”“Im...”這一句型的認知與理解程度,英語實踐運用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與發展。
總之,基層英語教育工作者應當正視農村地區小學生英語學習活動所面臨的諸多不利因素,并要想方設法將其克服、解決并加以利用,真正做到將不利的資源轉化為有利的學習資源,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在尊重農村地區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開展有針對性的英語教學活動,為高效率、高質量英語學習效果的切實獲得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曹春花.優化農村小學英語學困生學習方法的探索.陜西教育,201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