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定建
2016年3月,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和全國人大十二屆四次會議,分別于3月3日和3月5日在北京開幕。作為外界觀察中國政治經濟走向的重要窗口,2016年兩會聚焦的最新“熱詞”備受關注。這些“熱詞”也必將成為高考政治命題的高頻詞,特別是作為背景材料考查《生活與哲學》知識的可能性更大。欲知今年《生活與哲學》高考的命題走向,讓我們從2016年兩會熱詞中找答案。
一、“十三五”規劃
2016年全國兩會的主要議題之一是審查和批準“十三五”規劃綱要,“十三五”規劃無疑成為兩會的首要焦點。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確立為“十三五”乃至更長一段時間內中國五大發展理念。
意識具有目的性,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主觀印象。意識指導人們通過實踐活動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人們通過實踐活動把觀念的東西變為現實的東西,改變和創造出世界上以前沒有的物質形態。“十三五”規劃設置了今后五年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也為我國如何扮演在世界舞臺的角色繪制了藍圖。
二、五大發展理念
“十三五”規劃綱要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強調要牢固樹立和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牢固樹立和貫徹這“五大發展理念”,是事關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重大變革,攸關“十三五”乃至今后更長時期我國的發展方式、發展思路、發展著力點。
世界是不斷變化發展的。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認識都處于永恒變化發展之中。五大發展理念,是針對發展不協調、不平衡、不可持續等突出問題,提出的發展行動的先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新,更是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出的與時俱進的思路和方法。
三、供給側改革
以去庫存、去產能、降成本、去杠桿、補短板為重點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去年經濟工作會議定調后,已正式開始啟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兩會上推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如何控制和承受改革陣痛,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未來的中國經濟,也影響著外界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聯系的環節,也是發展的環節。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既不是簡單肯定一切,更不是簡單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供給側改革實質上就是創新政府公共政策的供給方式,也就是創新公共政策的產生、輸出、執行及修正和調整方式,更好地與市場導向相協調,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
四、脫貧攻堅戰
“十三五”開局之年,脫貧工作如何開局非常重要。到2020年,要使現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去年以來,從層層立下“軍令狀”彰顯脫貧決心,再到設立考核“指揮棒”引導各級官員全力脫貧,中國脫貧攻堅戰布局緊鑼密鼓。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社會歷史的主體。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李克強同志說:“人民群眾之所望,就是我國政府施政之所向。”堅持“精確扶貧”、“精準扶貧”,只有徹底打贏脫貧攻堅戰,黨和國家才是真正地為人民服務,才能維護好、實現好最廣大人民的利益。
五、中國制造2025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之際,如何重振“中國制造”,是一道必須直面的難題。在兩會上,人們期待看到中國制造業未來10年的行動綱領和互聯網怎樣加速融合,為中國產品、中國經濟帶來新動能。
發展具有普遍性和辨證否定觀,要求我們堅持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樹立創新意識。創新推動社會生產力、生產關系的發展,推動社會制度的變革,推動人類思維和文化的發展。迎接未來科技的挑戰,最重要的是要勇于創新,堅持創新。“中國制造2025”,既是我國創新驅動戰略實施的重要步驟,更是加快建設質量強國、制造強國的必然要求。
六、五大戰區
中國軍事改革歷來牽動世界神經。201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五大戰區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軍隊進入戰區新時代,使存在30年之久的七大軍區走入歷史。作為本戰略方向的唯一最高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戰區擔負著應對本戰略方向安全威脅、遏制戰爭、維護和平、打贏戰爭的使命。
系統是由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諸要素構成的統一整體。從整體出發,把各個部分、各個要素聯系起來考察,統籌考慮,系統優化,形成關于這一事物的準確完整的認識。撤軍區設戰區,是中國實施全面改革強軍戰略的最新標志性舉措,是對軍區作戰指揮系統的優化和升級,為推動實現“強軍夢”打下堅實基礎。
七、經濟增速區間
每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對經濟增速的表述都會引發國內外的廣泛關注。根據之前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要實現GDP較2010年翻番的目標,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主要預期目標定為6.5%~7%,這是我國首次將GDP預期目標確定在一定區間內。
量變和質變是事物變化過程中兩種不同的狀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設置經濟增速區間,是對我國當前經濟發展規律的正確把握,也是為了通過對量變的控制實現有序持續質變的最終目標。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知識包容萬象,不同熱詞既可能體現不同的原理,又可能體現某個共同的原理。我們既要學會用某一特定的原理分析熱點事件,又要學會分析某一特定詞語體現了哪些哲學原理。用哲學思維解讀兩會熱詞,既可以深化對時事熱點的理解,更可以靈活運用哲學知識解答以熱詞為背景的政治試題。
參考文獻:
[1]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新華網,2006-3-5.
[2]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科書必修4.生活與哲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4.
[3]2016年兩會看什么?十大熱詞搶先看!.騰訊網,2016-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