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麗
摘 要: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一些新的教學模式隨之出現,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提了教學效率,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有了較大提高。但是,目前高中生物教學面臨諸多困難需要解決,重點要解決生物課程教學的復雜性問題。本文針對這一問題進行研究,找出有效的教學對策,希望能夠為高中生物教學工作提供幫助。
關鍵詞: 高中生物教學 教學分層 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一個高中班級里往往有幾十個學生,這些學生的學習能力、意識、積極性存在較大差別,這是高中生物教學面臨的最大復雜性,而且生物知識的難度較高,學生學習起來會遇到更多困難,因此,教師在教學準備階段,要照顧到所有學生,使他們都能聽懂和掌握。但是,這種統一的教學方法難以讓成績優秀的學生學到更多知識,而且對于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而言,這種方法可能仍然比較難,他們學到的知識也非常有限。為此,要針對不同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策略,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提高”,讓尖子冒出來,讓后進生不落伍,達到班級整體優化。筆者認為針對生物教學的復雜性問題,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結合學生實際,科學劃分層次
教學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學生接觸新知識之后,要有一個理解消化的過程。教師應當尊重這一客觀實際,從學生角度思考問題。首先,應當制定較明確的教學任務,按照先易后難的教學進度實施,使學生能夠穩扎穩打,逐漸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激勵學生,使他們能夠形成一種正向的激勵心理,增強學習信心[1]。
應當現對學生進行分層,這是該教學模式的基礎。教師在實施過程中,應當先召開全體學生座談會,聽取學生意見,然后根據學生的特點,將其劃入相應層次,一般會劃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主要是成績較好,學習能力較強,能夠幫助到B層、C層同學的學生;B層主要是成績處于中游的學生,他們能夠較快地理解知識,能夠獨立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在教師的幫助啟發之下,能夠積極向A層同學請教;C層主要是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他們理解知識存在障礙,在教師和同學的幫助下能夠掌握知識。三個層次的學生采取升降級制,每個層次表現較差的后三名則降組,每層次中表現較好的前三名升組,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制定具有層次的教學目標
教師應當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學目標,例如對于A組學生,教師應當將目標制定得更靈活,并提高其學習難度,要求學生能夠深刻理解知識,靈活運用知識,發展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對于B組學生,教學目標要相對簡單一些,同時提問的問題也要有點難度,要求學生能熟練掌握基本知識,靈活運用基本方法;而對于C層學生,教師要給予更多指導,問題要簡單易答,讓學生能夠體會到答對問題的良好感覺,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三、教學過程分層
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早在幾千年前由我國的大教育家孔子提出,但是,這種教學理念比較適合傳統的書院教學,對于現如今的學校教育則有些捉襟見肘。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不適合現代教學,而是應當探索有效的教學模式,揚長避短,發揮出其優勢。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當努力發現學生的不同,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并積極進行挖掘和開發,使學生的優勢能夠更強。例如在講解“平行四邊形”這一課時,教師應當讓基礎較差的學生學習定義和原理,讓基礎較好的學生進行習題訓練,提升不同學生的水平。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進行分層,為了讓C層學生能夠積極學習,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將同一個知識點進行分層,設計的問題要具有梯度,使得每個層次學生都能夠有機會回答問題,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感覺;難度適中的問題則應當讓B層學生回答,因為B層數量是最多的一層,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讓他們盡可能地表現自己;對于A層學生,則應當減少他們回答問題的機會,當問題較難時,可以讓這些學生回答。通過這種教學過程,課堂氛圍會更融洽和活躍。
例如在進行現代生物進化內容學習的時候,就可以讓小組成員搜集材料并進行組內分享,互相學習和交流,最終制作出一個完整報告。通過組內的交流溝通,學生會認識到對方的身上也具有一些優點,即使他們在某些方面不如自己,也有某方面的能力值得自己學習,所以,通過合作學習的方法能夠創造更平等的班級環境[2]。
總之,在現如今的高中生物教學工作中,教師的教學能力應當得到提高,教學方法要盡可能豐富,使自身能夠適應教學的要求。本文提到的分層教學模式并不是一種非常難以實現的教學方法,只要教師肯積極思考和實踐,能夠站在學生角度思考問題,就能體會到這種方法的精髓,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林文權.淺談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生物教學[J].教學研究,2011(5):4.
[2]孔慶郵.生物教學及研究性學習的探索實踐與思考[J].中學生物教學,20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