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溪 譚理武 趙順禹 周 興/南昌工程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
一種ZVT-PWM BOOST電源主電路仿真與設計
張 溪 譚理武 趙順禹 周 興/南昌工程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摘 要】開關電源相對于線性電源具有效率、體積、重量等方面的優勢,尤其是高頻開關電源正變得更輕,更小,效率更高,也更可靠,這使得高頻開關電源成為了應用最廣泛的電源。針對傳統的硬開關電源開關損耗大、工作頻率低的問題,提出了一種ZVT- PWM B OOST變換器,通過采用輔助開關T1和諧振電路使主開關在零電壓下啟動,降低開關損耗,提高開關頻率。設計過程中通過MATLAB/Simulink軟件對主電路進行仿真,調整優化相關的參數,得到理想的輸出電壓波形圖,仿真結果表明該設計的可行性和正確性。
【關鍵詞】開關電源;ZVT-PWM;軟開關;MATLAB
【Abstr act】Swi tchi ng p ower sup ply wi th r espect to li near p ower sup ply effi ciency,si ze,wei ght,and other ad vantages,esp eci ally high-frequency switching power supplies are getting ligh ter,smaller,more efficient, and more reliable, which makes h igh-frequency switching power supplies has become the most widely used power.This design for the traditional hard switch power switch problem of low loss,high operating frequency,ZVT-PWM BOOST converteri s proposed,through the use of auxiliary switch T1 and resonant circuit main switch star t at zer o voltage,r educe the sw itchi ng losses,i ncrease sw itchi ng fr equencies.Desi gn p rocess si mulati on b y MATLAB/Simuli nk software for primary circuit,adjust parameters to obtain the desired output waveform,the analysis of the matlab results proves the its feasibility and validity.
【Key words】Switching power supply;ZVT-PWM;soft switch;MATLAB
在電力電子器件中,磁性元件占總體的質量和體積的比例最大,如變壓器、電感器、電容等。在硬開關的狀態下,開關的損耗和頻率成正比,開關頻率增大,開關的損耗也會隨之增大,電磁的干擾強度增加。引入輔助諧振電路,使主開關管在ZVT狀態下開通,在ZVS狀態下關斷,有效降低開關的損耗和噪聲,減小電磁干擾。
軟開關技術的目的就是要實現開關管的軟開通和軟關斷,軟開通就是利用諧振電路,使得開關導通前,開關兩端的電壓先降為零,電流再慢慢升為導通值,避免了電的交疊,很大幅度的減小了開通損耗。另外寄生電容中的能量也可以通過輔助電路耗散,避免了容性開通問題。軟關斷就是利用諧振電路,先把電流降為零,電壓在慢慢升到斷態值,同樣避免了電流電壓的交疊,減小了關斷損耗,降低了感性關斷帶來的影響。
為了提高電源轉換效率,降低電源電路本身對能量的損耗,本文從軟開關技術入手,以ZVT-PWM BOOST變換器作為分析對象,運用MATLABsimulink 仿真軟件設計一個高效率的開關電源。
2.1 ZVT-PWM BOOST變換器基本原理
零電壓轉換PWM電路的基本思路是給主開關并聯一個緩沖電容,限制主開關導通時的電壓上升率。在主開關導通前,要將緩沖電容的電壓降。到零,從而實現主開關的零電壓開通。要使緩沖電容釋放電荷,需要添加一個輔助電路,先于主開關前導通。
零電壓轉換PWM BOOST電路的原理如圖1所示。在基本的BOOST變換器電路基礎上,加入了電感Lr、電容Cr、輔助開關T1、輔助二極管D2。形成的輔助諧振電路與主開關管T并聯,構成零電壓PWM開關基本拓撲電路。
在分析中,假設電路中的原件都為理想原件,忽略元件與線路中的損耗。電感L足夠大,因此可以忽略電流波動,在一個開關周期中認為IL為恒值;電容C也很大,因此在一個開關中期中認為輸出電壓U0為恒值。
在ZVT-PWM BOOST電路中,輔助開關T1先開通,而主開關T開通后輔助開關T1就關斷了。諧振電路的震蕩過程都是集中于開關T導通前后的時間段。

圖1 ZVT PWM BOOST電路的原理圖
下面分階段介紹變換器的工作過程,其主要波形如圖2所示:
t0以前,開關T、T1均處于斷態,升壓二極管D導通,此時由輸出電容C給負載供電,有uCr= U0,iLr=0。
t0~ t1期間:t0時刻,T1導通,T處于斷態,由于此時二極管D仍然處于通態,電感Lr兩端的電壓變為U0,電流iLr按線性迅速增長,電流iD以同樣的速度線性下降。直到t1時刻,iLr上升到IL,iD下降到零使得二極管D自然關斷。在實際電路結構中,會出現二極管反向恢復的問題,其原因是二極管的結電荷需要時間來進行放電。
t1~ t2期間:Cr與Lr組成諧振回路,由于L很大,忽略諧振過程中其電流變化。諧振過程中Lr的電流增加,Cr中的電壓下降,t2時刻uiCr=0,開關T的反并聯二極管DT導通,uCr被鉗位于零,而電流Lr上升到最大值并保持不變。
t2~ t3期間:在該階段開始時,uCr被鉗位于零,電感上的電壓為零,因此電流自由輪回,電流iLr保持不變,這種狀態一直保持T的零電壓開通開通。
t3~ t4期間:在t3時刻,UC3842A/B檢測到T的漏極電壓為零,T在零電壓狀態下開通,所以沒有開關損耗。T開通的同使T1關斷,iLr線性下降,Lr中的能量通過D1向負載傳送,而主開關T中的電流線性上升。在t4時刻,iLr剛好下降到零使得二極管D1關斷,主開關中的電流iT上升到IL,電路進入正常導通狀態。
t4~ t5期間:在t4時刻,D1中的電流下降到零,實際電路中Lr與D2正極節點上的電容發生諧振。在t5時刻T關斷,T關斷時電壓會升上升,UCr有效限制了其電壓上升率,降低了關斷損耗。
t5~ t6期間:T關斷后,電源給Cr充電,uCr線性上升。直到t6時刻上升到U0,主二極管D導通并開始向負載傳送能量,到t7時刻介紹并進入下一個開關周期。

圖2 ZVT-PWM BOOST電路主要波形
2.2.變換器損耗分析
對于一般的硬開關轉換器,開關導通時會產生電流與電壓交疊,形成開通損耗。此外開關管存在寄生電容,其在放電過程中會產生容性開通損耗。而在改進的零電壓轉換電路中,主開關管是在零電壓狀態下開通,因此不存在硬開關導通時的兩種開通損耗。傳統的硬開關變換器,關斷過程中同樣存在電流下降的延遲和電壓上升的過快形成交疊,存在關斷損耗。而在改進的零電壓轉換變換器電路中,開關管兩端并聯的諧振電容,有效降低開關器件關斷后的電壓上升率,所以功率開關的關斷損耗很小。零電壓PWM變換器拓撲實現開關管的零電壓開通和零電流關斷,還實現了二極管的軟關斷,消除了開關管的開通損耗,并且降低了開關管和二極管的關斷損耗。但是,通過加入輔助諧振電路開關損耗的同時,也增加了輔助諧振電路的通態損耗和開關損耗。因此只有權衡總損耗是否有效的被降低,軟開關帶來的作用才有實際意義。
2.2.1開關管的開關損耗
MOSFET的開關損耗主要由兩個方面引起的,一個是容性開通損耗,另一個是電壓和電流的交疊損耗。由于場效應管的漏源電容CDs很大,而且導通時并聯的電容Cr中儲存得有能量,并耗散到N溝道中,產生容性開通損耗。
開通損耗PON一般可以用下式計算,有:

通態損耗一般可以用下式計算:

RQ— 開關管在給定溫度下的導通電阻
由于開關管等效并聯電容較大,關斷損耗POFF忽略不計。這樣,MOSFET的開關損耗

2.2.2快速恢復二極管的關斷損耗PDON
二極管的關斷恢復過程中,不易測到具體參數,一般僅以二極管的正向導通壓降VF和正向電流IF的乘積來計算在計算快速恢復二極管的通態損耗。二極管導通時存在的內阻設為rD,則:

式中: ID(AV)— 二極管電流的平均值ID(RMS)— 二極管電流的有效值
由于rD的值一般非常小,但是輸出功率很大時,也會存在顯著的損耗對電路造成影響。
硬開關電路開關總損耗:

2.2.3電路中輔助換流網絡帶來的損耗
輔助開關的開關損耗
輔助開關T1有效的降低了主開關的開關損耗,實現主開關的零電壓啟動,但是輔助管的開斷卻是硬性的,存在開通損耗。另外輔助開關一般不并聯吸收電容,因此不應忽略其關斷損耗。在硬開關狀態下,由電壓電流交疊產生了開關損耗,現將電壓與電流按線性處理,然后近似計算,所以有:

式中CT1——輔助開關的結電容
tr1——開通時的上升時間
tf1——關斷時的下降時間
諧振回路的導通損耗
設輔助開關T1的通態電阻為RN,二極管的正向飽和壓降為UF,則諧振回路的通態損耗為:

輔助電路可以去除主開關管的開通損耗,然而卻帶來了輔助換流電路的其他損耗。因此設計電路元件參數時,需要保證主開關損耗小于輔助換流電路的損耗,才能達到提高電路的總效率的效果,軟開關電路才具有實際意義。
根據初步分析,可用知道諧振電容Cr的增大會使輔助電路的總損耗增加,因此選擇諧振電容值時不宜過大,另外諧振電感的值也影響輔助換流電路的損耗大小。電感的值越高,輸出紋波電流越小,相反紋波電流就越大,由于紋波電流是磁芯損耗的決定因素。因此在設計時,電感Lr應取合適的值,而電容Cr的取值應盡可能小。
主電路的主要參數為:
整流濾波后的直流輸入電壓U:9V輸出電壓U0可調范圍:12~36 V最大輸出電流I0:2 A開關頻率取:10 kHz輸出功率:50W
Boost電路工作在電流連續工作模式(CCM)
3.1.輸入電感L的設計
忽略電路的損耗,根據Boost電路輸出電壓表達式,由

可得PWM占空比:

根據占空比表達式可知,當輸出為36V時得到最大占空比Dmax,當輸出的電壓為12V時得到最小占空比Dmin
現取半載時輸入電流的30 %等于電感電流的變化量,即:

根據仿真調試效果,實際取值為200μH。
3.2.輸出濾波電容C設計
設計輸出電壓的紋波小于200mV,另外決定輸出濾波電容大小因素是其輸出保持時間tH。現主要考慮保持時間tH,且輸出的電流不小于3A,則濾波電容C可由下式求出:

實際根據仿真調試效果,折中保持時間和電容尺寸,選用1000μF/50V的電解電容。
3.3.諧振電容Cr與諧振電感Lr的設計
諧振電路LrCr回路的等效阻抗為:

由上式可知,LrCr并聯諧振回路的諧振頻率為:

根據前面電路原理分析可知,諧振電容Cr的作用是使主開關管實現T的零電壓關斷。因此Cr的充電電壓UCR的上升速度決定了Cr的容量大小,所以主開關管T兩端電壓上升速度不能太快。一般選擇在最大負載下,電壓從0上升U0的時間為(2~3)×toff,其中toff為主功率開關T的關斷時間,由所選的主開關型號參數得知tr=39ns,因此Cr的容量為:Cr=I(2~3)toff/Vo=1~1.5(nF)。其中Cr的最大電壓為輸出電壓V0,因此諧振電容Cr的耐壓值應大于輸出電壓V0。
輔助電路只是在主開關管T開通之前的一段時間工作,其它時間停止工作。為了不影響主電路的工作時間,開通之前的一段時間工作,其輔助電路的工作時間不能工作太長,一般去輔助電路的諧振周期小于主開關周期Ts的十分之一,由(13)式有:

因為諧振電容Cr的容量已計算出,由上式可以求得諧振電感Lr的值,根據仿真效果調整,取Lr=12uH
3.4 開關器件與二極管的選取
3.4.1 主開關管的選取
由于設計輸出電壓范圍要求為9~36V,所以主開關管承受的最大漏源電壓為36V,需考慮實際中路中的過載情況,所以開關管最大實際漏源電流為:

實際電路中存在尖峰電壓和沖擊電壓,所以耐壓值留2.5倍的裕量,同樣尖峰電流 和沖擊電流的存在,耐流值留2倍裕量。所以應選擇耐壓高于90V,最大電流高于12A的開關管。實際選擇了型號為IRF540N的MOS管,其參數如下,Id連續:27A;Vds最大:100V;Rds最大:52m?;漏極電流最大值33A;功率Pd:54W。由參數可知,可以滿足設計要求。
3.4.2.快恢復二極管的選取
二極管的選取可以根據通態平均電流:

式中,IF為通態平均電流,η為波形系數。根據實際情況,由最大峰值電流選取二極管型號為FR607。
4.1 軟開關ZVTboost仿真模型
ZVT-PWM boost仿真電路如圖3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到,相比一般的boost電路,增加了諧振電感Lr、諧振電容Cr、輔助功率開關管T1、二極管D2和D3。

圖3 ZVT-PWM BOOST仿真電路
仿真相關模塊參數設置:
仿真時間:0.01s,電源電壓:100V,開關頻率:10KHZ
solver :ode15(stiff/DNF);
Pulse Generator1: period 為0.0001,pulse width 為50%,phase delay:0.00001
Pulse Generator1: period 為0.0001,pulse width 為10%
輸入電感L:0.0005H,輸出濾波電容C:2200 Fμ
諧振電感Lr:4μ H,諧振電容Cr:3 Fμ
負載電阻R:10 ?
其輸出電壓波形如圖4所示。
仿真結果輸出波形如圖5,圖中第一、二波形圖分別是主開關管T和和輔助開關管T1的PWM驅動信號,第三個波形為通過諧振電感電流iLr波形,第四、五個波形為主開關的電流和電壓值波形,第六、七個波形為輔助開關管的電流和電壓波形,第八個波形為通過二極管D1的電流波形。

圖4 電路輸出電壓波形

圖5 電路輸出波形
根據仿真波形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5.1由波形圖可以看出,仿真結果與理論相符合,但也有部分細小區別,比如仿真輸出電壓比理論輸出電壓偏高。
5.2對比第3、4、5和8個波形圖中可以看出,iLr在T1導通時呈線性上升,二極管D中電流線性下降,一段時間后,二極管電流下降到零。諧振電感與電容發生諧振,電容釋放能量,電感電流繼續上升,直到電容變為零。可以看出,此時主開關管兩端的電壓為零,主開關管啟動時是在零電壓狀態下啟動。且主開關電流上升較軟,電路開通損耗近似為零。
5.3從輔助開關的波形可以看出,輔助開關的通斷都在硬開關狀態下,存在開關損耗,對電路的轉換效率存在影響。因此本次設計仍然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以使輔助開關同樣實現軟開關。
5.4輸出電壓比理想電壓偏高,初步分析其原因在于,諧振電感上的能量通過D2傳輸到負載端,使得輸出端的電壓相對偏高。其次,整個電路設計的帶載能力有待提高。
參考文獻:
[1]D.K.Min Direct digital Current Control of a Three-phase PWM Converter Based on a New Control Model with a Delay and SVPWM Effects.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EEE Industry Electronics Society,1998,2:774-779.
[2]劉勝利.現代高頻外關電源實用技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1.9月356-369.
[3]Yoon-Ho Kim Member IEEE,Yun-Bok Kim,Yong-Hyun Cho.A High Performance ZVT-PWM Boost Rectifierwith Soft Switched Auxiliary Switch.2008 IEEE.798-801.
[4]楊旭,王兆安.零電壓過渡PWM 軟開關電路損耗的計算[J].電力電子技術,1999,1:29-32.
[5]劉萬強,張代潤,黃念慈.全軟開關Boost ZVT-PWM變換器[J].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02,32(3):24-26.
[6]Kwang-Hwa Liu a nd Fred C.Y.Lee,“Zero-VoltageSwitching Technique in DC/DC Converters,” IEEE T rans.on P.E.,vol.5,No.3,pp.293-304,July 1990.
[7]Guichao Hua and F red C.Lee,“Soft-Switching Techniques in PWM Converters,”IEEE IECON,1993,pp.637-643.
項目:南昌工程學院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20141047;南昌工程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級)201311319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