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一 李 娟 盧大群
小切口微創法治療頑固性肛周瘙癢的臨床療效分析
王偉一 李 娟 盧大群
目的 分析頑固性肛周瘙癢行小切口微創法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110例頑固性肛周瘙癢患者臨床資料,按不同治療方法分為2組,各55例。對照組行肛門封閉與外用膏藥治療,觀察組行小切口微創法治療,對比2組療效、并發癥與生活質量情況。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96.36%顯著高于對照組63.64%,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3.64%比對照組29.09%低,且總復發率3.64%顯著低于對照組100.0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頑固性肛周瘙癢患者行小切口微創法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改善臨床癥狀,降低并發癥發生率與復發率,值得推廣。
頑固性肛周瘙癢;微創;小切口;效果
肛周瘙癢癥為皮膚科和肛腸科常見性疾病,20~40歲為其多發人群,因其引發瘙癢原因眾多,導致治療效果不佳,且具有較高復發率,成為臨床研究重點[1-2]。選取55例小切口微創法治療的觀察組和肛門封閉與外用膏藥治療的對照組資料進行對比分析,旨在探索出更有效治療頑固性肛周瘙癢的方法,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河南省永城市人民醫院收治的110例頑固性肛周瘙癢患者臨床資料,按不同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5例。對照組男女比例30∶25,年齡19~64歲,平均(31.62±5.05)歲,其中10例伴發肛裂,25例并肛竇炎,20例內痔者。觀察組男女比例29∶26,年齡20~64歲,平均(31.65±5.08)歲,其中11例伴發肛裂,25例并肛竇炎,19例內痔者。2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行肛門封閉與外用膏藥治療:用2% 5mL利多卡因及2mL醋酸潑尼松龍混合后行肛門封閉,1次/ w,4次1個療程,且聯合外用膏藥。觀察組予小切口微創法治療:行左側臥位姿勢,常規消毒、鋪巾,于截石位9、3點距離肛緣2cm處作0.50cm放射型切口,依次將皮膚分離,將外括約肌的下緣顯露,進行游離,且兩側切口貫通,完全切斷肛周感覺類神經末梢,手術結束后止血,充分清除皮下積血,置沙條引流且用無菌紗布包扎,術后隨訪半年。
1.3 觀察指標和療效評價標準 臨床療效顯效:瘙癢癥狀完全消失,且無不適感;有效:瘙癢癥狀有所好轉,但遇熱或者刺激食物時有輕度瘙癢,尚可忍受;無效:瘙癢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難以忍受;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3]。并發癥:出血感染、肛周膿腫、尿潴留等。復發情況:輕度復發、重度復發。
1.4 統計學方法 對本研究所有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予以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臨床療效情況 經治療,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36%,比對照組63.64%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情況[n(%)]
2.2 2組并發癥情況 經治療,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3.64%顯著低于對照組29.0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并發癥情況[n(%)]
2.3 2組復發率情況 半年隨訪后,觀察組肛腸瘙癢輕度復發2例(3.64%),且未出現重度復發現象;對照組輕度、重度復發分別為8例(14.55%)、47例(85.45%),由此可知觀察組總復發率3.64%比對照組100.00%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肛門部若出現嚴重瘙癢現象,且經久不愈將引發瘙癢癥。肛門瘙癢為常見局部瘙癢癥,其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包括皮膚病變、肛門直腸病等局部因素與過敏反應、寄生蟲等全身因素,多使用藥物與手術治療[4]。肛門瘙癢癥伴有局限性神經功能性障礙,使患者日常生活與工作受限[5]。為探討頑固性肛周瘙癢行小切口微創法治療的臨床效果,本研究針對本院收治的110例頑固性肛周瘙癢患者臨床資料予以分析。
本研究通過分析2組臨床療效情況,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96.36%比對照組63.64%高(P<0.05),表明頑固性肛周瘙癢患者行小切口微創法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有利于改善其臨床瘙癢癥狀。可能因為采取小切口微創法治療時,能夠將病變部位皮下組織神經末梢予以徹底切除,發揮神經末梢異常傳導阻滯作用,使末梢神經異常傳導困難,且可消除患者肛門的病變區因瘙癢對機體中樞神經產生的刺激,從而取得較好療效,利于患者瘙癢癥狀改善[6]。
此外,通過分析2組并發癥情況,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3.64%顯著低于對照組29.09%(P<0.05),表明頑固性肛周瘙癢患者行小切口微創法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有利于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可能因為頑固性肛周瘙癢患者行小切口微創法治療時,予以常規消毒、鋪巾,且手術結束后及時止血,充分清除患者皮下積血,置沙條引流,并用無菌紗布包扎等均可有效減少感染,改善預后,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本研究結果還表明,觀察組總復發率3.64%比對照組100.00%低(P<0.05),表明頑固性肛周瘙癢患者行小切口微創法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有利于降低復發率。可能因為行小切口微創法治療時,手術切口小(0.50cm),對患者造成的傷害較小,且此微創法臨床療效較好,促進患者術后恢復,從而有利于降低復發率[7-8]。本研究因受外部環境、樣本例數等制約,未分析頑固性肛周瘙癢患者行小切口微創法治療對其遠期生活質量的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予以驗證補充并做合理改善。
綜上所述,頑固性肛周瘙癢患者行小切口微創法治療具有顯著效果,有利于緩解其瘙癢癥狀,改善預后,降低并發癥發生率與復發率,值得推廣。
[1] 李家發,何玉峰,程廣康,等.選擇性肛周皮膚切除加肛周皮淺神經離斷術治療頑固性肛門瘙癢癥臨床體會[J].贛南醫學院學報, 2013,33(3):427.
[2] 張俊林.外敷濕潤燒傷膏治療肛門瘙癢癥32例[J].中國民間療法, 2013,21(4):20.
[3] 吳晶晶,吳洪,占煜,等.硼酸粉聯合康復新液在繼發性肛周瘙癢治療中的應用[J].中醫外治雜志,2014,23(6):38-39.
[4] 藍志平,夏媛.復方克霉唑軟膏聯合痔點挑治治療肛周瘙癢癥臨床觀察[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2(7):537-538.
[5] 梁水清.重度痔源性肛門瘙癢臨床治療研究進展[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14):3164-3166.
[6] 秦宇伯,梁德森,汪大偉.小切口大汗腺清除術治療肛門瘙癢癥[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2,18(5):301-302.
[7] 潘少驊,彭小南,洪衛祥.小切口微創治療肛瘺臨床總結[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2(6):357-359.
[8] 陳永革,楊體泉,韓佳.腹部小切口輔助經肛門先天性巨結腸根治術31例臨床分析[J].廣西醫學,2012,34(8):1042-104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6.049
河南 476600 河南省永城市人民醫院(肛腸科) (王偉一 李娟盧大群)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6.26.050